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青年站成一排,肩并肩,小手指勾住小手指。姑娘们站成一行,小手指也勾住小手指,站在男青年的对面。男的手一摇脚一摆,舞了起来,如狂风逐浪,热烈而又激荡。随着,歌声飞起,长短徐疾,粗犷激越,像群马奔腾,像洪水下坡,山和水应。男的歌罢,女的腰身一扭一晃,随之起舞,如春风抚柳,婀娜多姿。歌声就在舞蹈中缓缓飘动,柔和悦耳,婉转清雅,似丝竹之声,似春莺夜啼,荡漾于旷野,摇动人的心旌。——这就是儋州调声。记者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欣赏过儋州调声表演,每次都心潮澎湃,非常愉悦,这就是儋州调声的魅力。
  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美誉。“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调声是流传于海南儋州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是儋州特色文化的重要品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更被誉为“南国乐坛的奇葩”。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儋州考察时给予高度的评价:“儋州山歌不亚于唐诗。”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直至今日,农闲时分,节假日里,只要天气好,晚饭过后,三三两两的人就走到广场上,田地空旷处,手拉着手,男一排,女一排,手拉着手唱调声。人多的时候,唱的唱,看的看,笑的笑,评的评,人多的时候能上万,少的时候,也能有几十上百人的排场。那个热闹劲儿,一点也不亚于风靡全国的广场舞。
  当地人说,调声用儋州话唱“最有味道”。在海南,儋州话只有儋州地区常年居住的人才能听懂。但这并不妨碍调声在自己的“地盘”生生不息。甚至在外地的儋州人,也聚起来唱歌:儋州人出来唱调声,说唱就唱,他乡与故土,似乎也近了些。
  调声,其实就是集体对歌,在舞蹈中对歌。男的或女的每唱一首歌,歌词中就留下一段空白,在演唱中根据当时调声的情景和对方歌词表达的意思,有针对性地即兴嵌入山歌词,巧妙地对答。所以,男的和女的轮流歌之舞之,就是你来我往在对山歌。当然,调声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山歌,也在表现声乐旋律和舞蹈姿态,其实,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才艺展示。更可贵的是,男女青年在歌声和舞蹈激荡中,情感在流淌,心声在碰撞,也就溅起斑斓的浪花。当年田汉先生来儋州视察,听罢调声,为之惊讶,兴奋地称赞说:这是南国艺苑的一株奇葩!
  调声的歌曲主要来源于乡间,青年男女自行创作,或者出于民间艺人之手。歌词承载他们心里的声音,生动活泼,灵动抒情,富有生活的质感,浸润地方的情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儋州调声都生长于野外。人们在田间劳作,突然兴趣来了,就走到田边,排成一行,手舞足蹈唱起来,歌声在田野上飞翔,人的情绪随之飞翔,一天的劳累就在不知不觉中抖落了,心里也就满满地收获了欢乐。青年男女穿着漂亮上镇赶集,手就痒,嘴也痒,不来一场调声,就怅然若失,也对不住这身打扮。于是就在街边或者镇口摆开架势唱起来,舞起来。顿时,街上的行人就一哗啦围过来,街上的气氛马上随着调声的节拍涌荡沸腾,这一个集日,欢愉快乐的色彩也就缤纷在集镇上。
  唱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
  走进世人的视野中
  儋州调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调声节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为情歌,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时,集体对歌、娱乐传情。到清末民初,调声又吸收了"学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纪"五四时期",调声又出现了许多革命题材内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成为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工地上的赛歌会曾掀起儋州调声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新时期,儋州调声雄姿英发,来个完美转身,不再局限于男女青年用来交流情感迸发青春的火花。儋州人赋予她更丰富的内容,将渔农牧副工学商的话语融入她的本体,她也就堂而皇之从野外阔步走进儋州人的日常生活中。节日假期或者有喜庆之事,她就毫不犹豫地跻身在人们的面前,给喜欢她的儋州人展现出自己新的风采。她又理直气壮地踏入艺术的殿堂,在舞台上斗妍争艳。而且,她英姿勃勃地走出儋州,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各地,风骚在世人的视野中。儋州调声队曾赴武汉、广州、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阵"儋州风"。电影《椰林曲》、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都引用了儋州调声旋律。调声还参加了中南六省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2001年,调声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更是大展风采,中央电视台及浙江卫视等还专门到儋州采风,将调声制作成专题节目在多家省级卫视播放。2001年,海南首次举办儋州调声节,儋州市城乡一下子涌现出278支调声队伍,近万名群众分别参加了调声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2006年,调声以独特的艺术品格荣登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她的名声大噪。她于是风靡儋州城乡,村村都有调声队,平常的日子里,经常活跃着她美丽的身影。遇上盛大节日,她更是意气风发,动辄就数千成万人汇集一起,且歌且舞,在儋州各地营造出一个个欢乐的海洋。
  目前儋州已经收录的调声有600多首。常用的曲调大概有50来首。唱调声,不需要伴奏,不需要舞台,随走随唱。只要是块能站开人的开阔地带就能唱;也不需要特别的创作,即兴发挥,看到什么唱什么。有特别爱唱的人,在家拿个毛巾也能编到曲里,叫人吃饭也能唱着表达。
  在儋州泊潮村,村里的喇叭依然经常会放起调声的曲子。村里的起哥,是远近有名的调声粉丝。起哥原来在市里务工,工作之余,只要听说哪里有调声唱就赶去唱歌。后来索性不干了,直接回村里拉起队伍自己当起调人唱歌。却难免生活受到影响,日渐困窘。村里人见状,也编了调声来唱他。大概意思是“家里下顿没着落,愁坏家里的老婆;大哥依然对着歌,谁也没有他快活。”配上调子,并不觉得讥讽,倒有几分同情甚至艳羡之意。
  愿使青年爱调声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随着电视、歌舞厅、网吧等的普及和社会经济化,儋州调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80年代后,学唱调声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不断离去,这种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调声面临着断层和失传的危险。在陈照荣、郭炳圣们看来,和很多民间艺术的情况一样,调声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青黄不接,首先表现在唱歌的人方面。“现在看着还可以,再过几年估计就悬了。”郭炳圣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愿意唱调声的太少了。“调声能传承到今天,就是因为民间青年男女爱唱,要是他们都不唱了,调声的前景就不乐观了。”陈照荣说。
  青年人中唱得好的越来越少,国家级儋州调声代表性传承人唐宝山已经年过60,而省级儋州调声代表性传承人也年逾50。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历届领导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儋州文化馆就组织了有关人员整理调声1000余首,编辑成歌集。此外,儋州市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调声山歌协会,积极开展民间调声活动及抢救保护;鼓励支持业余调声队,开展调声活动;鼓励和支持个体户或者爱好者录制出版调声CD、VCD光碟,传播调声;举办调声培训班,提高调声艺术人才素质。
  2016年4月7日,东成镇新坊村举行儋州调声传承基地、基层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儋州第一个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在此正式落。
  目前,新坊村有200多户,村道基本硬化,并建成文化室、村民文化广场,村内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备。该村组建了调声队伍,全村男女老少,大多会演唱调声、山歌。
  最令陈照荣高兴的,是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儋州市的中学“结上了对子”。第四中学、第二中学等学校成了儋州调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基地。 陈照荣们抽空就去给初中生上课培训,教孩子们唱调声。“现在很多孩子都会唱了,能唱能和,有的还会打腰踢腿,挺像样的。”陈照荣说:“调声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传承之路,还应使更多的青年爱上调声。”
其他文献
海南今年首度成为“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家之星评选活动” (简称“社创之星大赛”)的分赛区,这个素以“碧海蓝天、人间天堂”著称的旅游岛,不仅怀抱来自各地的人民,更孕育了众多心系天下的社会创业家。每位走进我们视线的“社创之星 SEStar”,或许只是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却指引一个方向,照亮前行的路。他们,或者是你,正在生成未来的主角。  经过紧张角逐,“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家之星评选活动”12星名单出炉。
老爸茶乐队?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你是否会好奇:他们的音乐像老爸喝的茶?他们是一支由“老爸”组成的乐队?“老爸茶”这个名字确实给不了解海南文化的朋友一种另类的好奇。其实,喝老爸茶是海南人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几张茶几,几把椅子,一壶茶,一碟点心,就可以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轻松而随意。做海南本土音乐,像喝老爸茶一样轻松把音乐“聊”给你听,这就是老爸茶乐队取这个名字的初衷。  老爸茶乐队成立于2009
民营书店将死。这已不是危言耸听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这几年,我们看到了风入松、光合作用书店关门,季风书屋连锁店一路关停,单向街书店、万圣书园等几经搬迁。民营书店的代名词似乎就是步履维艰、惨淡经营。  基于此,正在进行的两会当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女士提交了一份关于扶持民营书店的提案。该提案主旨是建议各级政府推出政策扶持民营书店,同时用行政手段限制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价格。张抗抗女士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海洋是“地球之心”,森林是“地球之肺”,那你知道“地球之肾”又是什么吗?  没错,那就是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可别看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但是它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
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李雨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去年夏天的《超级女声》,一个站在舞台上时,并不能自带闪光与聚集的平凡女生。而李雨的作品同样也并不现代,在二次元、EDM、摇滚和各种动次打次的节奏声中,甚至显得有些弱势和孤单。即使如此,李雨在去年《超级女声》的舞台,仍然是辨识度最高的一个存在,这一切全是因为她的创作。  别的歌手往往需要通过造型、定位,来为自己创造一个鲜明的人设,而缺少鲜明的人设,也是很多歌
三年前,穿越剧《步步惊心》引发收视热潮,吴奇隆趁机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迎来事业的“第二春”,而另一个收获就是结识了北京姑娘刘诗诗。之后,他们在《步步惊情》中续写缘分,“张晓”和“殷正”的恋情也延续到现实中。  自从公布恋情之后,吴奇隆只要在公众场合露面总会被媒体“逼婚”,吴奇隆调侃道,外界对这段感情过分关注,不时帮两人制定计划。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反而是,如何在密不透风的工作安排里找到拍拖的时间,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7点,2016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正式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诺贝尔文学奖。文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迪伦因为“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
唱吧,一款在手机上唱歌的应用软件。自2012年5月31日在苹果App Store上线以来,唱吧的成长速度连创始人陈华都未预料到——上线短短5天,跃升至App中国区总榜第1名,至今一直保持在总榜的前列,每天有超过百万用户为此着迷,其中还不乏很多明星大腕。  二次创业 一次豪赌  当很多互联网产业关注者得知时下热门手机应用“唱吧”创始人是陈华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个陈华,就是当年酷讯的那个陈
近日,由海南省青年联合委员会、海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了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一行17人赴台湾开展了为期7天的考察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以“琼台青年心连心 凝聚共识促发展”为主题,通过与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统一集团等部门和企业的青年座谈交流,进一步探寻琼台两地企业经济发展合作项目,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青年工作开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考察团以“中国
苏曼:四川成都人,女中音歌手,词曲创作人。成名较早的她,近年来人气顿旺,上两张专辑《佳人曲》《苏曼的夜晚》获得业界不少好评,同时她还参与了电影《梅兰芳》、《建国大业》等影片的首映式演唱。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她坚持长期写作和独立创作,她拒绝了酬劳颇丰的商业合作与包装。在沉淀了4年多时间后,她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让人期待已久的首张个人原创音乐专辑《壹玖柒零》。  苏曼:是一位潜心于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