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多发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18F-FDG PET/CT扫描的59例(87个淋巴结)侵袭性NHL患者及66例(97个淋巴结)多发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资料.采用MaZda软件对PET/CT融合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和判别,根据最小误判率筛选最优纹理参数,对比两组患者的纹理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一致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PA+NDA组合误判
【机 构】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辽宁 大连 116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多发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18F-FDG PET/CT扫描的59例(87个淋巴结)侵袭性NHL患者及66例(97个淋巴结)多发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资料.采用MaZda软件对PET/CT融合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和判别,根据最小误判率筛选最优纹理参数,对比两组患者的纹理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一致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PA+NDA组合误判率最低,为11.41%(21/184).筛选出的10个最优纹理参数中Variance、Vertl_ShrtREmp、S(5,0)DifVarnc、S(3,0)DifVarnc、S(4,0)DifVarnc、Teta 3、WavEnHH_s-3、Horzl_RLNonUni 8个纹理参数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在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AUC值分别为0.614、0.649、0.858、0.850、0.854、0.656、0.743、0.828和0.733.其中S(5,0)DifVarnc、S(3,0)DifVarnc、S(4,0)DifVarnc及Horzl_RLNonUni 4个参数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85.1%、81.6%、80.5%、69.1%和72.2%、73.2%、75.3%、79.3%,均高于或等于SUVmax(敏感度67.8%、特异度72.2%).两名医师测量PET/CT图像纹理参数值一致性较高(ICC=0.87~1.00).结论:18F-FDG PET/CT纹理分析用于鉴别侵袭性NHL与多发淋巴结转移癌具有一定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主动脉瘤(AAA)术前诊断及评估AAA腔内隔绝术(EVAR)后内漏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116例高度疑似AA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SCTA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并进行术前评估,确诊的患者行EVAR,术后定期进行MSCTA随访,观察是否发生内漏.结果:116例疑似患者经DSA确诊112例,MSCTA检出110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CHD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MSCTA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CAG与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评估结果,分析MSCTA检出的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斑块性质.结果:120例CHD患者完成了2040个节段的检查.其中CAG检出464个节段狭窄,MSCTA
PET/CT的出现,拓展了核医学在疾病诊断、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其不断的发展,不但缩短了扫描时间,提升了图像质量,同时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分期,从而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治疗,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步成为肿瘤及相关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前检查方法.本文对近年来PET/CT在设备、药物及肿瘤方面应用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系统的阐述.
肌上皮癌(Myoepithelioma carcinoma,MEC)是主要发生于头颈部大小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以腮腺最为多见,偶见发生于肺部、乳腺、皮肤、胃等[1-3].原发于鼻腔鼻窦者极为罕见,发病年龄约21~67岁[4].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鼻腔鼻窦MEC,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