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评价不同年龄人群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对照组采用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比较两组临床对象在疫苗接种后所有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532例,脱落7例,对照组500例,脱落10例,脱落率分别为1.3%和2%;两种程度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1.9±2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7±23)岁,两组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反应症状中除红肿外,观察组在触痛、瘙痒和其它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症状中除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和头痛头晕外,观察组在发热、变态反应和其它全身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比较,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在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总体较低,且减少了接种次数,降低了接种成本,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Zagreb;Essen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48—02
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病死率极高,人被动物伤后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可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1]。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部分患者被犬咬伤后,因费用高,注射次数多,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发病死亡。目前只有注射狂犬病疫苗才是预防狂犬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的最有效的方法 只有人体产生了直接作用于狂犬病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的病毒中和抗体才能真正使狂犬病病毒中和掉[2]。本文拟评价不同年龄人群分别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和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签署知情同意的常住健康人群,自愿参加并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的暴露人群,且声明以前无狂犬病疫苗接種史及其它疫苗接种禁忌症者。按“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调查和体检,并填写《筛选记录》;筛选合格者为受试者。受试者可根据自己意愿随时退出试验。接受免疫抑制剂的受试者须终止观察,防止其受到因必须给予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疾病的伤害。严重不良事件,根据研究者判定需中止观察。
1.2 研究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Zagreb2-1-1(0天左右臂各注射一剂、7、21天各注射一剂)程序,对照组按照Essen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本次临床试验所用的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病毒株为PV-2061株(厂家: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4036-3),分别采用Zagreb 2-1-1及Essen方案接种同一批次疫苗,对性别无特殊要求。
1.3 信息采集
所有受试者在疫苗接种后应于接种现场观察即时反应30分钟,经过培训上岗的研究人员对每一个受试者进行系统地观察和体检。记录30分钟内的局部和全身疫苗接种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现场应备有应急设备、药品和医务人员。在疫苗接种后研究人员应对受试者进行系统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填写《人用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系统观察记录表》。从接种疫苗后至最后一针的第4周止,受试者需要主动报告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由医务人员填写《人用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
1.4 统计分析
数据将评估临床安全性,比较在疫苗接种后至研究终止日期的所有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描述,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定性资料,( )描述定量资料。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共有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1032例,其中观察组532例,脱落7例,脱落率1.3%,对照组500例,脱落10例,脱落率2%;两种程度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74,P=0.388)。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1.9±2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7±23)岁,两组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01),见表1。
3讨论
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984-2002 年的19 年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发病41317 例,确认死亡41142 人,占各种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20.97%;19 年间病死数有7 年均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4 年居第二位,即便是在发病率较低的1993-1998 年期间,也在前10 位内。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死亡率居法定传染病之首,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2]。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1]。
本次观察结果表明,成大速达 “2-1-1” 狂犬病疫苗和成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5 针次)接种后局部反应的症状中“2-1-1”组与5 针次组发生率最高的均为触痛(分别为17.3%和28.4%),两组局部反应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可见除红肿外,“2-1-1”察组在触痛、瘙痒和其它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5 针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的症状中“2-1-1”组与5 针次组发生率最高的均为发热(分别为9.3%和13.3%),两组全身反应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可见除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和头痛头晕外,“2-1-1”组在发热、变态反应和其它全身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5 针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比较,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在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总体较低于,且减少了接种次数,降低了接种成本,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另有文献表明[3, 4],两种接种程序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2-1-1”免疫程序与传统的5 针次免疫程序在全程免疫后能达到同样好的免疫效果。并且而成大速达 “2-1-1” 狂犬病疫苗仅接种 3 次,接种周期从 28d 缩短至 21d。加之其明显的优势使伤者易于接受可提高伤者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全程免疫的完成率,减少因未全程接种而导致发病的人数,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 杨正时,严子林. 狂犬病疫苗的发展与现状及评述[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2):217-222.
[2] 刘丹,刘艳,黄费湘,等. 2009-2011年湖南邵阳地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682-683.
[3] 周庆荣. 江山市2009年-2011年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监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4):943-944.
[4] 杨溥. “2-1-1”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4):471-472.
[5] 王桂红,张金华,齐桂华. “2-1-1”与传统“5针次”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不良反应的比较[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3):400-401.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Zagreb;Essen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48—02
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病死率极高,人被动物伤后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可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1]。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部分患者被犬咬伤后,因费用高,注射次数多,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发病死亡。目前只有注射狂犬病疫苗才是预防狂犬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的最有效的方法 只有人体产生了直接作用于狂犬病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的病毒中和抗体才能真正使狂犬病病毒中和掉[2]。本文拟评价不同年龄人群分别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和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签署知情同意的常住健康人群,自愿参加并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的暴露人群,且声明以前无狂犬病疫苗接種史及其它疫苗接种禁忌症者。按“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调查和体检,并填写《筛选记录》;筛选合格者为受试者。受试者可根据自己意愿随时退出试验。接受免疫抑制剂的受试者须终止观察,防止其受到因必须给予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疾病的伤害。严重不良事件,根据研究者判定需中止观察。
1.2 研究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Zagreb2-1-1(0天左右臂各注射一剂、7、21天各注射一剂)程序,对照组按照Essen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本次临床试验所用的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病毒株为PV-2061株(厂家: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4036-3),分别采用Zagreb 2-1-1及Essen方案接种同一批次疫苗,对性别无特殊要求。
1.3 信息采集
所有受试者在疫苗接种后应于接种现场观察即时反应30分钟,经过培训上岗的研究人员对每一个受试者进行系统地观察和体检。记录30分钟内的局部和全身疫苗接种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现场应备有应急设备、药品和医务人员。在疫苗接种后研究人员应对受试者进行系统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填写《人用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系统观察记录表》。从接种疫苗后至最后一针的第4周止,受试者需要主动报告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由医务人员填写《人用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记录表》。
1.4 统计分析
数据将评估临床安全性,比较在疫苗接种后至研究终止日期的所有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描述,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定性资料,( )描述定量资料。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共有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1032例,其中观察组532例,脱落7例,脱落率1.3%,对照组500例,脱落10例,脱落率2%;两种程度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74,P=0.388)。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1.9±2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7±23)岁,两组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01),见表1。
3讨论
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984-2002 年的19 年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发病41317 例,确认死亡41142 人,占各种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20.97%;19 年间病死数有7 年均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4 年居第二位,即便是在发病率较低的1993-1998 年期间,也在前10 位内。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死亡率居法定传染病之首,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2]。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1]。
本次观察结果表明,成大速达 “2-1-1” 狂犬病疫苗和成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5 针次)接种后局部反应的症状中“2-1-1”组与5 针次组发生率最高的均为触痛(分别为17.3%和28.4%),两组局部反应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可见除红肿外,“2-1-1”察组在触痛、瘙痒和其它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5 针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的症状中“2-1-1”组与5 针次组发生率最高的均为发热(分别为9.3%和13.3%),两组全身反应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可见除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和头痛头晕外,“2-1-1”组在发热、变态反应和其它全身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5 针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Essen方案5针次免疫程序比较,采用Zagreb2-1-1方案4剂次免疫程序接种辽宁成大速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在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总体较低于,且减少了接种次数,降低了接种成本,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另有文献表明[3, 4],两种接种程序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2-1-1”免疫程序与传统的5 针次免疫程序在全程免疫后能达到同样好的免疫效果。并且而成大速达 “2-1-1” 狂犬病疫苗仅接种 3 次,接种周期从 28d 缩短至 21d。加之其明显的优势使伤者易于接受可提高伤者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全程免疫的完成率,减少因未全程接种而导致发病的人数,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 杨正时,严子林. 狂犬病疫苗的发展与现状及评述[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2):217-222.
[2] 刘丹,刘艳,黄费湘,等. 2009-2011年湖南邵阳地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682-683.
[3] 周庆荣. 江山市2009年-2011年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监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4):943-944.
[4] 杨溥. “2-1-1”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4):471-472.
[5] 王桂红,张金华,齐桂华. “2-1-1”与传统“5针次”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不良反应的比较[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3):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