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历史演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以下简称“职技高师”)教育是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三种类型教育集成的一种新型教育,被看作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职技高师的政策为视角,论述我国职技高师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教育政策;职技高师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95-02
  一、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产生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教育的职能转变成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成为职技高师滋生的沃土。
  1979年2月,国家劳动总局、国家教委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在天津、山东、河南、吉林设立4所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吉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这4所学校的建立,标志我国专门为服务于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职技高师院校的正式产生。八十年代初,中等学校约有三分之二是新建校,学校规模和办学条件远不能与过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严重匮乏的矛盾还无法通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职能得以解决。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随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一批职技高师院校(两种类型:一是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如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二是普通大学下设的二级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如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两种类型并存)。
  师资不足,直接制约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职技高师的产生正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体制不断变革而引发的高等师范类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向多元培养模式转变的产物。职技高师从产生开始就有着独有的价值属性——服务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拓宽了师范类教育的范畴。
  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是职技高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986年,国家在农村推行“星火计划”,全国开始展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1986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报告的通知指出,缺乏师资是当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到1985年底,我国已建立118所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以及各级各类培训中心的建立,对职技高师无论是在规模、规格还是在质量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0年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座谈会,指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立反映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指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和输送合格师资方面,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会议对职技高师发展的必要性、职技高师的地位、职技高师的内涵都给予了深刻的阐述。
  1990年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604.8万,占全部高中阶段教育人数的45.7%,在这一时期,职业学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随着大量城市普通中学转型为职业中学,其原有教师也直接从普通高中转到职业中学,同时职技高师也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但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1991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特别是技能教师来源的问题。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本世纪末,中心城市的行业和每个县,都应当办好一、两所示范性骨干学校或培训中心。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近期全国高等学校设置审批工作的意见》指出,严格控制高校数的增长。职技高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职技高师的发展还未能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在这一阶段,职技高师发展不再是设立单独的院校,而转向在普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如甘肃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同时职技高师的发展更加注重内涵的建设。
  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做出了规定,要具备本科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而1995年,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仅28.99%。因此,职技高师不再是仅仅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大批师资,还要承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和培训这一新的任務。1996年《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逐步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主要由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和理、工、农、林、医等类高等学校培养,其他高等师范学校参与。1997年《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首次提了“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明确了职技高师的培养目标。
  职技高师院校经过15年的发展,到1999年底,已建立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9所,普通大学下设的职技高师二级院(系)近200余所,职技高师在规模上取得了质的跨越,尤其是在1994年之后,职技高师的发展从注重规模转向内涵建设。职技高师在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普通大学相结合,依托普通大学的优势资源环境建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教育“工作母机”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承担了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和培训任务。
  三、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变革
  到2000年初,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增长,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40.53%,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71.49%。然而,中职学校教师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充实,但学生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学校教师的增长速度,师生比由原来的1:8到现在1:15.48,同时,高职院校数量已经达到我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9.26%,而其师资薄弱的问题给职技高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委托若干有条件的省市重点建设一批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200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上指出,要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支撑体系,各地区参照教育部50个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本地区的师资培训基地。2001年《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職业教育和教学理论研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方面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进入新世纪后,相关文件集中在中职教师结构、素质以及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从客观上促使职技高师内涵建设。
  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出,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2002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有关高校建设若干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开展高职(高专)在岗骨干教师的轮训工作。《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初步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还指出,师范类院校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队伍。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在师范类院校的深化——逐步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建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培养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单一向多元培养的体系,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取向。这些都为作为师范类型的职技高师提出了发展、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指出,全面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大力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2007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合格率达到90%,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基地培养培训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内涵建设得到加强。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职技高师在规模上与20世纪末基本持平,普通大学下设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200多所,以“发展教育师资先行”为原则,职技高师的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开展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合格的“双师型”,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合格的师资。职技高师的发展进入以提升内涵、提高层次、结构优化、提高质量为特征的重要时期。但是,职技高师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重重挑战:中、高等职业学校招聘教师是面向全社会的,职技高师面临着社会各行业的挑战;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对职技高师专业设置、技术革新不断提出挑战;职技高师还面临这来自其它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挑战。
  师资问题长期以来并在今后一段时间都是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职技高师在未来依然面临着变革的使命,人才培养观念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现有的层次上,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层次,起到职业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真正办出职、技、高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炳耀.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改革方向探析[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3).
  [2]张炳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3]张社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新使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张社字.师范教育发展趋势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定位调整[J].师范教育研究,2001(3).
  [5]翁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J].职教论坛,2009(5).
其他文献
昆明小鼠(KM mice)在国内被广泛地用于免疫学教学与科研,但作为封闭群动物,其显而易见的个体遗传背景差异对免疫应答的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探讨二者之间的确切关系,本试
【摘要】剪板机作为冶金企业板材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之一,在板材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冶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编码器在冶金设备控制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主要是应用PLC与编码器配合实现对剪板机控制系统的改造。  【关键词】剪板机控制系统;高速计数器;中断  【中图分类号】TG33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86-02  剪板机控制系统采用高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化学课堂必须要配合国家的教育改革需求,充分改良原有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如此才能够真正通过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有效手段,间接带动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针对该教改方向,文章从五个要点展开研究,旨在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形式,真正营造出创新和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由于刚刚起步处于尝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运行机制与模式,各方面均有待完善。民间资本投入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本文从民间资本投入的动机方面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社区体育;体育俱乐部;动力机制;民间资本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
【摘要】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系统的子属系统,在人们的出行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和科学的保养空调系统是当前车主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维修人员要掌握的专业技术之一。本文对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故障排除技术  【中图分类号】U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92-0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市场对综合型实用人才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大大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發展。目前,各高校及政府先后推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及政策,意在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因此,本文就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及现状方面入手,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提供帮助。  【关键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对新疆地区来说,要结合课改的背景,对初中的物理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调整,以此来提升培训的有效度。通过系统化培训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他们从业的信念,为新疆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地保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内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一直是重点,英语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也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由于高中英语的特殊性,英语学习技巧是高中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就高中英语学习及其技巧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体会及技巧进行了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体会;学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TU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93-01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神经细胞再生的可行性与人脐血间充质干/祖细胞最佳的诱导培养条件。寻找一种合适的细胞来源进行移植以代替受损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
【摘要】全新速腾,行驶706公里,车辆打开点火开关和启动发动机后电子风扇可以正常停或工作,车辆熄火后约1分钟电子风扇高速常转,直至车辆电瓶亏电,需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  【关键词】电子风扇;常转;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94-01  汽车发动机在可燃混合气的燃烧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可高达2073-2375K,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