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看病不再难也不再贵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当你打开国家发改委的网站,其中新开辟的“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引人注目,截至10月18日已有949位网民纷纷对全社会日益关注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医疗保障、医药监管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由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社会和劳动保障部等部委,日前已就我国医改最终方向成立了高层次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此举表明,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期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高度关注人民健康,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任务要求,进而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社会总体和谐。
  医疗体制改革虽已推进了20年,但改革的总体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绿皮书》就直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导致目前存在着“有病不敢就医”、“医生变成商人”、“医院建筑气派”等诸多不合理现象。《绿皮书》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众多民众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医疗费用昂贵,群众普遍对到医院看病抱有恐惧心理,导致诸多小病生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仅覆盖了35%的国民。2005年,分别有20%的城镇居民和26%的农民曾因费用问题,在生病之时放弃去医院治疗。“群众个人负担医药费用的比例过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年认为,世界各国都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疾病费用风险负担,而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还很不完善,很大程度加重了群众的医疗费用。
  提起“看病难与看病贵”,也许每个人都有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到知名的大医院要排一夜队也未必能挂上号,还往往受到“号贩子”的欺诈。一个头痛脑热小病,没有上百元,出不了医院的门,如果得了大病,花上几十万也不足为奇。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也是百姓普遍关心的大问题,虽然政府对医疗事业的财政支出逐年攀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群没有享受社会医保。由于医疗价格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了收入的上涨速度,治疗慢性病和住院费用成为中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经济负担。有专家建议,迅速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使老百姓分享医改的成果。
  对于我国医改走什么样的道路,一直存在着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争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10月10日表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卫生领域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医疗改革以政府主导,市场为辅将是一项合理的选择。市场虽然有积极作用,但绝不能完全市场化。应该一方面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发展卫生事业,最终实现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对花生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较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专家认为,充分利用花生富油富蛋白的双重性质,加大科研开发力度,配合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国就能在世界花生市场赢
[目的]探索河道底泥的生物降解特性。[方法]对河北省某河段底泥中有机质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底泥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变化,分析异养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