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的资产阶级形象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作于启蒙运动初期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笛福刻画了处于变革时期的英国社会的风貌。主人公鲁滨孙的身上也有着当时资产阶级渴望积累财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敢于冒险,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本文将对鲁滨孙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层次解读,剖析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资产阶级特征。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资产阶级形象
  【作者简介】张嘉驿,青岛市第67中学。
  一、《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成书于1719年左右,是18世纪著名作家丹尼尔·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的主人公鲁滨孙向往大海上的生活,在航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事情,他做过奴隶,后来还逃到巴西从事种植园的营生,最后在去非洲的航行中遇到风暴,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他漂流到南美附近的一个无人荒岛,并在荒岛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荒岛上一待就是28年,最后一艘英国船只的船长将他带回了英国。鲁滨孙勇敢,坚强,充满冒险精神,敢于挑战未知,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和命运抗争。无论在何种境遇下,他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渴望并追求财富,这也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这部作品创作于启蒙运动时期,当时,新兴贵族资产阶级开始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笛福也是资产阶级的一员,他通过对主人公鲁滨孙形象的刻画,将资产阶级的开拓进取,敢于冒险,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鲁滨孙的资产阶级形象
  1.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鲁滨孙出生在约克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在他人眼中,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生活。他的父亲让他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但年少的鲁滨孙不安于现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除了航海。他的父亲劝鲁滨孙打消出海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出海必将带来不幸。但鲁滨孙左耳听右耳出,完全不听父亲的忠告,一心想着出海,因为大海里的神秘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召唤他。兴致勃勃的鲁滨孙,最终决定放弃原本舒适安定的美好生活,选择出海远航,在航海的过程中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他的这种天性,似乎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他未来的命运。第一次的出海经历,让他的内心开始动摇,他开始后悔没有听父亲的劝告。在当时的困境中,他暗自下定决心——“倘若有一天能够再踏上陆地,一定跑到父亲身边,一辈子不再出海坐船!”但当他安全踏上陆地的那一刻,他就把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忏悔与反省,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热衷航海的愿望又重新涌上心头” 。 面对来自自然和生命的重重挑战,鲁滨孙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内心的追求,甚至在遭遇了两次风暴之后,依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向前。种种的困难与不幸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他再一次踏上出海的征程,这一次,他没有遇到风暴,但是却被摩尔人掳当了奴隶。和摩尔人斗智斗勇才逃脱的鲁滨孙逃到了巴西,在那里开始经营种植园,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收益。鲁滨孙天性爱冒险,他并不满足在巴西当一名种植园主,而是选择挑战自己,冒险进行奴隶贸易。对此,鲁滨孙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的倒霉的命运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逼着我不肯回头。这种力量,我实在叫不出它的名字。”在小说中,他将那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归结为“神秘而有力的天数” 。“但事实上,这种神秘的天数正是他心底对挑战的无所畏惧,对冒险的勇敢追求。”鲁滨孙这种冒险精神“正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反映,体现了当时工业的革命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也是他鲜明的资产阶级形象的体现。
  2.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在第四次航行中,鲁滨孙所乘的船撞到了一个巨大的礁石上,船上的水手和游客全部都被淹死了,只有他独自一人幸运地从鬼门关里逃了出来,他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陷入绝境的鲁滨孙,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以他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重获新生。
  在岛上,他种植了大麦和水稻,自制了木臼、木杵、筛子、陶器,甚至还自己加工面粉,做出了面包!虽然一开始的尝试都失败了,但是他一直努力想办法改善自己的境遇,利用岛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从不放弃。终于,凭借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鲁滨孙在荒岛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从未放弃过回家的希望。 为了造船,他花费数天却仅做成一块木板,他没有放弃,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造出一艘独木舟。他不仅自己在岛上存活了,他还将俘虏“星期五”从野人手上救了出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就这样,积极乐观的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终于有一天,他们碰到了一只英国商船,他们帮船长平息了叛乱,船长带着他们回到了英国。困苦中,鲁滨孙将荒岛看作自己的天地,即使沦落至此,他也认为生命仍存在希望,因此他坚持努力耕作,不懈奋斗。在那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不屈不挠的,勇敢顽强的鲁滨孙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
  英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启蒙运动时期有了飞速的进步,进而开始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殖民者占用百姓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在国内的发展与力量扩大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开始了高猛的海外掠夺与殖民扩张。”与欧洲相比,殖民地的经济和文化相距甚远,有些甚至还处于原始阶段,这些当地人民对外来者怀有敌意,因此资产阶级必须学会在殖民地生存。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必须要竭尽全力去从事各种活动,努力并坚持活下去。“他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殖民者必须具有的品质。”他也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鲜明代表。
  3.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鲁滨孙虽属于中产阶级,但他不甘于家里生活的平庸,不顾父母与亲人的阻拦,前前后后出过两次海,即使在出海过程中,他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但是他未曾停歇,一直在不停地追求那“不切实际”的愿望。我想,鲁滨孙之所以那么的喜欢航海,除了他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追求财富的强烈渴望。他渴望在航海的过程中,获得数不胜数的财富。鲁滨孙第三次出海时,不幸的遭到了摩尔人的攻击,甚至还沦为他们的奴隶,过了许多年,他才从摩尔人手底下逃了出来。他在船长的帮助下抵达巴西之后,开始经营种植园,并且雇佣奴隶,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产量,目的是为了实现大量的资本积累,这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行为。但对于这样安稳的现状,鲁滨孙并没有知足,正如他上次从父母身边逃走一样。“我本来可以靠经营种植园发家致富,但我却偏偏把这种幸福的远景丢之脑后,去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他想做一个暴发户,他想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大赚一笔。这种追求财富的强烈渴望使得他再一次把自己抛入黑暗的深渊。第四次出海,鲁滨孙想和他的朋友们做奴隶贸易的生意,但是船在去往非洲的路上发生了意外,他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荒岛上空空如也,但鲁滨孙自身的资产阶级本性使得他在岛上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岛上的生活并没有淡化鲁滨孙身上资产阶级的印记。他在巡视全岛后郑重其事地说:“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 我是這些土地的无可争辩的国王和领主,并且享有占有权” ,他还用资产阶级特有的方式征服了他救助的土著居民和船员,随着人越来越多,鲁滨孙就在岛上建立了等级制度,将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移植到这里。鲁滨孙使用一切资源为自己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帮助自己实现资本的积累。所有这一切,是他资产阶级对财富积累的疯狂欲望使然。鲁滨孙这一人物的资产阶级形象也就跃然纸上,彰显出他对财富和权力的强烈占有欲。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鲁滨孙漂流记》 主人公的个性进行剖析,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解读了鲁滨孙这一典型的英国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他有着资产阶级原有的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望,同时他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在大多数人眼中,鲁滨孙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敢坚强的人,但随着对书本内容的更深层次的解读,我们也看到了鲁滨孙身上的一些资产阶级殖民者的影子,例如他对资本积累的疯狂欲望。也可以说 “《鲁滨孙漂流记》 是一部反映欧洲资产阶级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与殖民的初期作品”。因此,对一个文学人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全方面的去分析,学习主人公身上值得推崇的优良品质,同时,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辩证地去思考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特质。
  参考文献:
  [1]笛福.鲁滨孙漂流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2]郭歌.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形象与现代启示[J].文学,2016(01).
  [3]蒋小军.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个性解析及其现实意义探究[J].才智,2014(11).
  [4]何丽娜.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人物形象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
  [5]邹宏,王福娟.鲁滨孙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 201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为促进跨文化友好交际,越来越注重禁忌語翻译规范及标准问题。本文就基于此,对跨文化交际对英汉禁忌语的影响以及翻译方式进行相关研讨。以期从根本上提升英汉禁忌语翻译质量,实现中西方文化协同发展目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禁忌语;影响;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罗菁,四川美术学院。  前言  语言作为促进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共同发展的关键
【 摘要】七年级上册是中小知识的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通过语法知识的讲解,在实际应用中巧妙地、灵活地渗透,不断系统化,使同学们学的有新意、有收获,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 关键词】语法;使用;新意  【作者简介】于金荣,酒泉市新苑学校。  七年级上册英语到底需不需要讲语法,如何讲,重点讲哪些语法点,怎样讲才能不使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这些都是作为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应该注意的,下面我想谈谈自己
【摘要】众所周知,艺体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文化成绩普遍偏低,英语底子更是薄弱,艺体生学习英语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文章就艺体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分析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针对其的课堂教学对策,激发艺体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艺体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邹斌(1981-),女,汉族,云南大理人,大理大学外
【摘要】本文通过指出英语词汇复习存在的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新的词汇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并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词汇复习;活动设计  【作者简介】方延平,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新课标设计了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
【摘要】互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一旦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可见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作者简介】杨雨,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南小学。  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采用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高欢欢,德惠市实验高中。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
【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也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实际,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蔡红娟,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在教学中往往受限于课内书本翻译与作业的讲解,课外
【摘要】在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教学重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检验其英语水平是否达标的关键检验标准,也是英语核心素养下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学习英语也具有积极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
【摘要】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英语在全世界的交流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更应该注重方法为初中生们提供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而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口语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是飞速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好时机,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初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英语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多年来,英语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已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个基本条件。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费时,效果不尽人意,别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又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产出导向法,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它的出现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体验,它主要是通过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都会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