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相中利用脂肪酶催化的醇解反应拆分炔丙醇酮乙酸酯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的炔丙醇酮乙酸酯的立体选择性醇解反应,考察了碱的种类、酰基受体和溶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氢呋喃为溶剂,CH3OH为酰基受体,Lipase PLG脂肪酶为催化剂,Na2CO3为碱性添加剂,高底物浓度下40oC反应96h后,底物转化率和产物ee值分别达到49.5%和99.5%.碱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反应速度.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浸渍顺序制备了三种Ir-Fe催化剂,其CO选择氧化(PROX)反应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共浸渍的Ir-Fe催化剂活性最高.吸附量热研究表明,三种催化剂的H2和CO吸附存在差别.通过对三
研究了低温透明熔块釉的不同粒度分布对锆基色料发色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得出了适合锆基色料发色的熔块粒度范围,并简要考察了影响锆基色料在熔块釉中发色的因素。
二十世纪初,祖籍宜兴的徐悲鸿大师就提出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无论社会变革进程如何加快,传统核心是不变的,工艺美术也总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CP)、两步沉淀法(TP)和分步沉淀法(FP)制备了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结果发现,FP催化剂上甲醇收率比CP催化剂上高46.3%,比TP催化剂上高9.3%.采用X射线衍射、
我国的陶瓷艺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优秀传统,而且有着独特的造型手法和装饰风格。本文主要阐述了线在艺术陶瓷造型与装饰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所体现在艺术陶瓷造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