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逐渐的繁荣起来,其中网约车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交通解决方式,它既提高了闲置车辆的利用率,又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讨论,和一些案例的发生,也不断的提醒着我们:网约车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还有很多制度法规上的不足之处。本文试以现行的网约车为研究对象来理清网络平台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共享经济;网约车;法律地位
  中图分类号:D922.29;F274;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8-0255-01
  作者简介:徐祯婧(1997-),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一、网约车的前世今生
  网约车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支付,全球定位,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互联网 交通的产物,前年由7个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给网约车的定义为: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从《暂行办法》给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首先是说明了其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构建的服务平台,这就区别开了传统出租车公司也曾有的电话预约的模式;其次说明平台提供的服务有两个层次,一是提供信息整合服务,把有交通出行需求的乘客发出的需求匹配给司机;二是要确保“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对平台使用的车辆和驾驶员提出了审核要求,三是要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车服务,换言之是把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的揽客方式差异化,互为补缺[2]。而在《暂行办法》出台之前,网约车作为交通运营的一份子一直是没有合法地位的,在进入市场之初,网络平台们都靠着高额的补贴,以优于传统出租车的优势进行野蛮生长,抢占市场,曾经在多个城市地区引发过出租车与网约车之间的冲突,个别城市还出现过出租车集体罢工来抵制网约车,在《暂行办法》公布之后,国家承认了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并做了相应的规定,在维护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市场稳定的同时,对网约车做出了差异化的定位,从而避免了两者的冲突,反而互相填补用车场景和需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网约车市场的特点和立法现状
  要理清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地位,首先要了解平台的运营模式,根据不同模式提供的不同服务来区分定义网络平台与其它方的法律关系。
  以某出行为例,其平台上有:顺风车,某专车,某快车,出租车等运营模式。其所对应的服务主体及承担的责任各有不同。如顺风车模式中,这个平台是作为中介方,提供顺风车信息共享及其附属的信息交互的服务,是合乘信息的发布平台,并不派单,具体是要由顺风车司机和乘客自行进行匹配线路。是共享经济最原始朴实的一面,所以《暂行办法》也并没有将顺风车纳入“网约车”的范畴,因其不是由平台提供的”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其对与司机与乘客都不具有约束作用。而人们对此的概念非常模糊,而这个平台在顺风车模式中仅仅作为信息提供者对于顺风车主的审核义务也履行的不尽如人意,就导致非常多的事故纠纷得不到妥善的处理。
  而某专车,快车,则是由这个平台提供的网约车服务,根据《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在快车专车模式下,在整个的服务区间中,这个平台就承担着承运人的责任,而根据这个平台《快专豪华车服务协议》中,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承运人的责任,还将针对特定状况下的先行赔付,住院探望的服务。此中运营模式下,往往涉及着多方面的主体,如专车模式中,常见的情况是专车驾驶员队伍由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或平台自行招聘培训,车辆由车辆租赁方提供,往往在事故案例中,加上乘客,受害者,平台,共五方,责任划分很难确定。而在快车模式中,也分兼职司机和全职司机,兼职司机一般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赚点外快,其劳动时长,和平台对其约束力,要比专职司机小得多,很多以开某快车为主业的司机,相对与兼职司机拥有更多的劳动时长,对与平台的经济从属性更高,所以对于驾驶员与平台间的法律关系仍有不同的争议,但无论哪种情况,车辆与司机都是由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招募,审核,并且组织调度的,所以在快车专车模式下,即提供网约车的服务模式下,平台即承担着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3]。
  三、总结
  网约车的发展,为共享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这之余,由于平台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产生了不少纠纷,一定程度上消费者的权益没又得到应有的保护,这使得人们对网约车信心不足。所以,早日分清理清网络平台与消费者与从业者间的法律地位,讓大众明确自己在使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不同模式下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的保障运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让在共享经济环境下的网络平台健康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孙超.论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288-288.
  [2]郑媛媛.共享经济下网约车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程璐.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评《网络银行法律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8(3).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本文作者以自己多次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真实案例,探讨如何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  关键词:专家证人;出庭;文书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8.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038-03  作者简介:左小雄(19
摘 要:本文续前,主要涉及孟加拉国专利法第10-15条翻译及解读。该部分条款的特点是其相近技术的多项申请应合案申请,专利期限为16年,还可延长5年,改进性发明还可申请增补专利。  关键词:孟加拉国;知识产权;专利法;增补专利  中图分类号:F1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192-02  作者简介:郝小燕(1981-),女,汉族,博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助理
摘 要: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去投资,中国与非洲一直以来关系密切,中非经济互补性较强,非洲是未来中国企业主要投资方向,而非洲政治风险则成为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最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对中外BIT中与投资风险应对有关的投资待遇条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为中国企业投保海外投资保险提供指引。  关键词:中国海外
摘 要:本文对中国与老挝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总出了两国夫妻离婚财产制度制的异同,从而对中国夫妻离婚财产制度进一步提出完善。  关键词:中国;老挝;离婚夫财产分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8-0063-03  作者简介:Padichit Souchinda苏金达,女,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15级博士生,研究
摘 要:法律类课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法律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意义重大。结合新疆司法警官学校的教学现状,根据法律类课程的专业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本文拟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法律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模式进行设计。  关键词:法律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
玉米去雄产量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去雄的玉米比不去雄的玉米增产8%左右。具体做法:在玉米抽雄穗期,每隔两株除去一株未散粉的雄穗。除去雄穗时,要注意去小留大,去矮留高,去中间留地边,去病虫害株留健壮株,这样有利于授粉,提高产量,除去雄穗时注意不要损伤其顶叶。657108 云南省鲁甸县新街乡农技站 陈 炜    西瓜裂瓜 防治有方    1.裂瓜原因。①肥水因素。结瓜期果实的供水量骤然变化,
摘 要:本文将从流质契约的设立背景入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从民商分立的角度将流质契约进行细分,接着探讨了我国《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流质契约现状,主张在民事、商事流质契约中应实行不同的制度。  关键词:流质契约;民事流质;商事流质;营业质权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10-01  作者简介:聂瑶(1992-),女,汉族,湖南衡阳人
摘 要:1989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保护儿童权利作为各缔约国共同的追求,在此公约的精神之下各缔约国对于儿童权益的立法保护都进入了空前状态,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的中国也在1991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基准法,实现对公约的履行,但是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儿童权益的保护尚显不足,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试以美国《梅根法
【内容摘要】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提出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让个人破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框架下,为适应破产制度的再升级,司法机关噩需改革内设机构,以此保障个人破产机制的高效运行。对此,笔者提出依托法院现有的诉讼服务体制,建立专业化破产诉讼服务中心,以提升破产审判的整体工作效能。  【关 键 词】个人破产;诉讼服务中心;执行难  中图分类号:D922.291.92
摘 要:本文以汕头政府日常法律工作中为例,重点阐述法制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进而推出律师工作方式,总结律师在普法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汕头市政府要重视律师在提高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同时阐述了市政府可尝试吸收律师参与维稳风险评估,最后总结了积极搭建有利于企业发展及诚信守法经营的商法合作平台。  关键词:律师;普法;法律服务;政府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