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治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论析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对成人教育变革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第一作者来源等方面。在成人教育治理问题上,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以碎片化切入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究成人教育治理法治化、成人教育治理过程、基于MOOC语境下的成人教育治理,以及成人教育治理目标等问题。可以预见,未来成人教育治理问题研究仍然绕不开对成人教育为谁办、为什么办、怎么办三个问题的追问,在此基础上方能进一步探寻成人教育治理内涵、标准、范式等问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治理;研究现状;发展动向;成人教育学刊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2-0015-04
  一、问题提出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成人教育因其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亮点,尤其是电大教育、扫盲教育等取得的成绩,更为世人瞩目。可以说,我国的成人教育是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人才需求十分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为缓解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旺盛这一矛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的优秀人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并不乐观,学界出现了消亡论、转型论等学术观点,在现实中成人教育机构也在进行走向社区教育、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事实上,成人教育变革本身始终是在回应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三个核心问题,只有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准确把握成人教育功能,成人教育办学优势才能得到彰显。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人教育需要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语境统领下,正视成人教育发展变革的主体、内容、方向等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是长期关注成人教育研究,推进成人教育改革的重要刊物和平台,从《成人教育学刊》的转载选题和内容能够管窥成人教育变革的亮点和动向,因此,我们基于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论文转载情况分析成人教育治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具有可行性,也有现实意义。
  二、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论文转载情况分析
  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对成人教育变革的关注颇为明显。在研究主题方面,涉及成人教育、终身教育、MOOC、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学分银行、农民教育、老年教育、自学考试、企业教育、在线教育等诸多选题(见图1),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在研究方法方面,多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包括图示法、比较法、统计法、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以及个案法等(见图2),研究方法多元化趋向明显。
  在作者方面,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第一作者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教育研究机构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大、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四川师大,普通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宁波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湖北大学等均关注了成人教育发展变革动向,成人教育研究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成人高校作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2015年对成人教育研究关注也日益增多,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共有11个第一作者来自各地广播电视大学(见表1),成人教育机构因其所具备的成人教育实践优势,逐渐掌握了成人教育研究的主动权。
  三、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对成人教育治理问题的关注
  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相比其他教育领域,成人教育治理问题还极少被人系统提及。即使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目标进行明确之后,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治理的相关研究也只有杨丹宇《公共管理视域下成人教育治理中的政府失灵探析》(《职教论坛》2012年第1期),以及张娴《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内部治理制度建构研究》(《成人教育》2014年第7期)等少数几篇文章。2015年,成人教育治理问题虽仍未被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已经呈现出鲜明的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倾向,值得我们关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对成人教育治理法治化的关注
  黄欣和吴遵民从国内地方成人教育立法背景的梳理、国际成人教育立法理念的追溯与解读,以及具体立法涉及的重要条款分析,对正在酝酿讨论的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法律框架进行深入探讨。[1]而李洁通过对美国老年教育立法的研究,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立法经验推动老年教育立法保障。[2]
  2对成人教育治理过程的关注
  对成人教育治理过程的关注,回应的是成人教育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当前,学界认为学分积累与转换、学习成果认证与互认成为成人教育治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学者提出,学分银行制度旨在实现成人教育过程中学分累积和转换的制度化。除了对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究(杨晨、顾凤佳,2014;林晓凤、安宽洙,2015),也有学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季欣,2014)。而学习成果的认证与互认是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关键,只有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认证和互认,学分积累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一些学者关注到在线教育质量认证的困惑与发展趋势(姜玉莲等,2015),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成果认证和互认的经验(苑大勇,2015;丁鹏,2015),提出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构建(李欣茹,2014)。
  此外,在成人教育治理过程中,教育质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追求高质量的成人教育过程,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成人教育结果。面临成人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张岩、闪茜、李明,2015),通过对欧盟国家成人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欧阳忠明、韩晶晶、肖菲,2014),明确成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质量观(崔践,2015),提出成人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张炳华,2014;钟芳华,2015)。   3基于MOOCs语境下的成人教育治理的关注
  MOOCs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平台,使个性化教学在大规模条件下具有实现的可能,MOOCs因此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于此同时,MOOC也面临着挑战,甚至是质疑,人们对“MOOCs”的质疑主要有六点:
  一是认为“MOOCs”热是“短时炒作”;
  二是认为“MOOCs”是“新瓶”装“旧酒”;
  三是认为“MOOCs”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
  四是认为“MOOCs”创作仅仅是在“秀”技术;
  五是认为“MOOCs”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完全淘汰出局,对高等教育造成颠覆性影响,甚至使部分高校消失;
  六是认为“MOOCs”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制作工具。[3]
  面对MOOC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有效设计高质量的MOOCs(王志军、陈丽,2014),把翻转课堂与MOOCs在教学中有效结合(黄美初、沈敏敏,2015)等办法来解决。也有学者从宏观层面对MOOCs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认为:“我们既不能因为把MOOCs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做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MOOCs在发展中遇到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要正视MOOCs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遭到质疑等问题,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借鉴远程教育的经验,完善学习支持系统,让MOOCs发挥其应有的功能。”[4]更有学者对MOOCs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思考,“通过对科学主义哲学观的批判以及对中国传统‘和’的哲学观之合理性分析,旨在确立守中取正的思维框架,以此对MOOCs现象从六个维度进行考量,阐述MOOCs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预测MOOCs的未来发展趋势。”[5]
  4对成人教育治理目标的关注
  对成人教育治理目标的关注,回应的是成人教育为了谁,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成人教育治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成年人。成人教育具有培养新型市民,促进幸福城镇建设;开发劳动力资源,推动转型城镇发展;丰富农村转移人口精神生活,助推健康城镇形成;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生态意识,促进绿色城镇构建等功能。[6]成人教育对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促进社会公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成人个体通过参与教育和培训活动增加社会资本,利用社会资本促进个体发展,促进社会转型。[7]还有希望通过对成年人开展创业教育,帮助成年人成功创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8]
  第二类是老年人。希望通过对老年人的教育,提升老年人口质量,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赖立,2014;卢云、叶忠,2014)。
  第三类是农民和农民工。希望通过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和农民工个体建构自我同一性,促进农民社会流动(张世伟、武娜,2015;赵彦彬、陈醒,2015;郭伟、侯龙真,2014)。
  第四类是企业员工。希望通过企业MOOC的开展和企业员工的非正式学习,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企业学习团队专业能力的发展(吴峰,2015;杜友坚,2015;阎世平、林灵,2015;于文浩,2015)。
  第五类是社区居民。希望通过社区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提升居民幸福力(叶忠海等,2014;汪国新,2014),例如汪国新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揭示了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了潜在机遇和隐性挑战,因此,社区教育需要采取对策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9]
  四、成人教育治理问题研究的发展动向
  基于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成人教育变革,实现成人教育发展转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通过回顾2015年《成人教育学刊》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在成人教育治理问题上,今后的研究将继续以碎片化切入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究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但无论这些研究呈现出何种形式,也绕不开对以下问题的追问和回应。
  1成人教育为谁办
  这是指成人教育的对象是谁,由于学界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不同,这一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从成人教育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这一角度看,成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不限年龄、性别,因而其办学立足点在于对入学条件、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等的关注有别于全日制教学形式。从成人教育对成人的理解不同,研究的立足点则更关注于成人本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但由于对对象没有理清,当前成人教育变革转型就出现了社区教育转型、开放大学走向、职业教育定位等不同形态,一时难有定论。
  2成人教育办什么
  有学者提出,成人教育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完成向公民素质培养的转向 ,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和成年人公民的培养作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10]理性地说,新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里,由于整个社会教育发展程度较低,社会具有高学历人才普遍不多,个体通过成人教育的路径,获取了较高的个体社会地位和收益,因此,教育所具有的筛选功能才是促进成人教育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虽说成人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从治理目标来看,成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如何彰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回应的问题。
  3成人教育怎么办
  当前成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是由于成人教育规律认识不清,成人教育特征把握紊乱,成人教育社会价值迷失的必然结果。成人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水平等各方面均难以与全日制学习形式匹敌,即使是成人教育相关研究自身话语权也不多,只有扬长避短,借鉴他人优势,成人教育才可能得到重生,否则无论如何转,转向哪,成人教育发展困境都难以突破。   在成人教育怎么办问题上,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治理法治化、民主化、效能化等要求。如何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主体成人教育办学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有效回应社会对成人教育发展诉求的关键路径,也将成为研究继续关注的热点,这样的成人教育将体现出鲜明的服务性和自由性特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成人教育治理本身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基本的理论框架统领成人教育发展变革的方向、过程。
  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成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标准问题,这是具体措施提出的理论依据;
  二是成人教育变革的范式问题,这是成人教育变革路径搭建的框架结构;
  三是教育治理现代化语境中成人教育变革的风险及其规避问题,这是成人教育治理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至于这三个问题如何去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欣,吴遵民.中国终身教育法为何难以制定: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14(6):36—41.
  [2]李洁.美国老年教育立法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9—84.
  [3]兰国帅,王岚,李慧娟,路爽,张一春.“MOOCs”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高教探索,2015(2):20—25.
  [4]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5]朱肖川.关于MOOCs的哲学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3—11.
  [6]刘奉越,孙文杰.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成人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5(12):43—47.
  [7]孙立新.论成人教育中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33—37.
  [8]褚建军,陈龙根.对我国成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9—102.
  [9]汪国新.社区教育: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力的有效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5—8.
  [10]金生鈜.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46—50.
  (编辑/樊霄鹏)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努力地动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动手、动眼、动口。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动手  动手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与其我们教师滔滔不绝地空
“沧桑男人跟阅历有关,没有生活经验撑着,就会变成一个莽夫,这需要岁月留下印迹,只能顺其自然。”    策划执行/刘晓敬 摄影/王维(维恩摄影)设计/赵室玉 化妆/邓嘉明(岳晓琳化妆造型设计) 服装/Kay.studio     在拍摄张大铎之前一直在考虑该定什么主题,毕竟对于一个出道才三四年的演员来说,可能连他自己都在摸索。我们试图从他出演的角色上寻找一些感觉,《继父》里面略带书卷气质的俊朗男孩儿
“而我只是安静而又乏味地注视着那个喧嚣的世界,因為我深信伟大的象棋手都应该骄傲地远离一切尘俗,可我却想到我的这种抗拒正与我母亲教育我做好孩子的说教相符,这一想法不停困扰着我,摧毁着让我自得的心理优势……”这段话选自《象棋少年》,是果静林一再推荐小编看的一本书。小说不是在说国际象棋,也不是少年心境,它表现出一种宅男的境界。小编用这段话引出对果静林的采访,源于这个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博览群书被外界称為
8月新片  ◇《绝无退路》  导演:周盅光主演:徐瑞阳、张诗絮、苏菲类型:剧情上映日期:2012年7月31日  ◇《恋爱三万公尺》  导演:杨子主演:方力申、谢君豪、黄又南类型:爱情/喜剧上映日期:2012年7月31日  ◇《冷瞳》  导演:蒋国权、王柯主演:周秀娜、孙祖杨、李灿森类型:惊悚/剧情/悬疑上映日期:2012年7月31日  ◇《喜剧王》  导演:唐昱主演:孙兴、九孔、章雯琦类型:喜剧上
每个女性的心灵深处都住着一个刘慧芳,她在少数人的内心时常醒来,在大多数女人那里,她是没有被唤醒的睡美人,一旦被唤醒,正如盲人张开眼睛寻找世界。    温柔的遗失    同学聚会,我惊讶于当年被一条毛毛虫吓得吱畦乱叫去跟老师告状的女生,如今已经出落成一朵铿锵玫瑰。她穿着简洁利索的Giorgio Armani深色职业套装,用充满胜利者的语气讲述自己如何在离婚案中分到一笔不菲的财产,讲完之后,抄起手边的
武侠剧下的套    TVB的武侠自成一派。每当内地的大胡子又开始打金庸的主意,“金迷”们便翻出TVB的古董剧,一边温故,一边骂新。不能怪“金迷”们矫情,确实,TVB的武侠剧拎出来个个都是经岁月考验的翘楚,是颠扑不破的经典。可纵然是经典,亦有许多俗套埋伏其中。比如究竟有多少悦来客栈?  总会有雨,有雨总会有破庙,然后主角进去,发生一段惊险离奇的故事。  衣服湿了,烧火烤衣服时总会产生绯闻。  女主角
导演:成田岳 加藤裕将藏   编剧:金子茂树  主演:山下智久 长泽雅美 荣仓奈奈  类型:剧情集数:11   制片国家:日本   出品时间:2007   出品公司:富士电视台  2000年初,是网络文学新兴和大热  的时候,痞子蔡的著名小说《第一次亲密  接触》就是借网络载体一炮走红,当它变  成纸质书出版的时候,封面的左上角郑重  其事地打上“网络文学”的标签。到底什  么是网络文学呢?在我看
导演:庞好  编剧:马广源  主演:杜淳饰邓家齐、马伊琍饰贺飞儿、王翊丹饰白晓鸥、赵正阳饰苗知喻、陈思斯饰王新颖、刘莉莉饰张彤、李光复饰邓龙等  类型:当代都市  集数:42集  播出平台:天津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  刚刚摆脱了“不成熟”帽子的邓家齐(杜淳饰演)还没学会如何当丈夫,一下做了父亲,妻子贺飞儿(马伊琍饰演)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此时,挑剔的老妈张彤迈入了更年期、而一贯贤惠懂事的贺飞儿,
做本期“特别策划”,光是定义“偶  像剧”就做了大量的功课,消耗了大量的  精力。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偶像剧,又  称青春偶像剧。是指集数不多(一般30集  以内),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  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  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主要场景为现  代的时装电视剧、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  象的剧种。”  说得非常详尽,台前幕后及收视人  群都一一涵盖。但不得不说,这种定
偶像剧一向讲究唯美,场景美、画面美、演员美、故事美,只要有这几个要素,整部剧就能吸引眼球,《夏家三千金》的姊妹篇《爱情睡醒了》继续将这一路线进行到底。这是一个“四角恋”的故事,灰姑娘与失忆的王子谱出一段恋曲,王子恢复记忆后,他回到原来的位置,身边有另一个女孩,而另一个女孩身边还有另一个王子,另一个王子又与灰姑娘成为好朋友……这是偶像剧最俗套的桥段,不过只要拍得唯美,观众还是很买账,这也是剧组选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