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建设《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我们课题组对于《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与探索,提出总体建设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资源库;《概论》课
  2012年5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以教高厅〔2012〕2号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十二五期间课程建设的称号,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网络共享课程,其中包括对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新型课程的建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其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实施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总体建设思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教育部、中宣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新课程方案中的重要课程,本课旨在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库对《概论》课教学意义十分重大。资源建设必须为体系、内容、方法服务。2008年我院(黑龙江职业学院)政治教研室开始尝试教学改革,2009年5月被评为院级精品课。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精品课建设以来,授课教师力求运用鲜活的课件、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视频和丰富语言来感染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认可度大大提高。但授课方式仍是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就是课程管理者、理论输出者、学习监督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缺乏锻炼机会。
  原有的精品课程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侧重知识目标的实现,缺少对学生能力目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实效性亟需提高,因此现在要花大力气重新构建,2013年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立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架构分为三部分:资源库群、资源管理系统、平台门户。即从资源库内容、技术支撑平台与资源应用服务三个方面来建设。主要包括七个部分:
  1.课件库
  2.教案库
  3.试题库(试卷库)
  4.案例库
  5.视频库
  6.图片库
  7.参考书库
  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及思考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它包括前期的建设和后期的完善及管理等阶段。
  首先,各学校和教师对这些教育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和处理上比较散乱,教师多是需要用是努力寻找、下载后进行加工,然而在使用之后随即抛弃,然后需要时又来寻找,并未能较好地保存和管理好这些资源。
  其次,学校、教师所收集的这些资源并未能和同区域教育兄弟单位共同分享,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三,网上资源一般是课程视频、电子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和试卷等方面,绝大多数是以简单的PPT和word等形式展现,区域分散,分类管理不科学、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和当地教学特色相结合。
  第四,部分教师对互联网的使用、查找资源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法很好收集网上资源。此外,网络资料来源性各不相同,需要不断地去伪存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同时,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将不断出现,新的学习资源、新的知识内容也会不断增加,使高等学校得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服务学习型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只有资源库实用了、丰富了,大家才能更积极参与平台的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也是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充分开放的前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增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使用方便性、媒体多样性、内容生动性、师生互动性、界面友好性,构建一个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十分重要。在本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期望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寓教于学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精品课程共享系统,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应用与传播,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时期,关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健康成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逐渐成为当今的热点。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提升教学质量重要举措。无论是从课程团队建设,还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来看,实现与原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衔接,是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对于《概论》课来说,实现原有精品课程各项建设内容(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视频库、图片库、参考书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升级与规范化,已经成了《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而创新原有精品课程,则成了《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持续建设的动力。
  总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黑龙江职业学院政治教学团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提炼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的共享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在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概论》课的知识点以更加全面、更加完美的方式提供给每一个学习者,使课程设计与教学更加完善,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优质平台。
  参考文献
  [1]熊永红.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6-18,41.
  [2]董洪日.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17-22
  作者简介:杨洋,黑龙江职业学院,讲师。
  朱今一,黑龙江职业学院,讲师。
  郭艳坤,黑龙江职业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特别是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在流行病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GIS在肿瘤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作
目的:分析荧光素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7977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原因。结果:本组不良反应1258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的现状,指出了高校普遍尚未提出分级的口语教学目标,也未建立起全校性统一的分级口语考试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设性地提。出了发展性的分级口语目标,论述了全校性统一的分级口语考试的设计原则、考试模式及评分办法。  关键词:全校性统一的分级口语考试;分级口语教学目标;评分办法  1. 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大学  英语口语考试的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