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委托人”的法律思考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0425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004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摘 要:在检察官和辩护人的博弈之中,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正义观念,更体现了两个不同的法律思维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在影片里具体体现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认定犯罪时的交锋,深层的则是对于正义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判断。很显然,检察官和辩护人对实体正义的追求是殊途同归的,但对于如何实现正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
  关键词: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实体正义;疑罪从无
  一、剧情回顾
  案件因一宗离奇的尸体失踪案引起,嫌疑人疑似死者的丈夫韩哲民。面对“嫌疑人”的异常沉默和深入案件后涌现的诸多疑点,律师姜成锡决定为韩哲民做“无罪辩护”。然而,提起公诉的安检察官则认定“嫌疑人”就是手刃自己妻子的凶手,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对证据的搜集和论证也可以称为本部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在双方的激烈博弈之后,陪审团最终认定嫌疑人无罪。但故事并没有结束,检察官的一句:“你数数的时候,韩哲民根本没有回头”揭开了真正的高潮——剧情发生反转,韩哲民确实是两起凶杀案的凶手……
  二、案件分析
  (一)检察官与被告人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为我们讲述了检察官和被告人的瓜葛,一年前的一桩凶杀案将安检察官和本案的被告人联系在一起,当时案件的检察官和被告人正是这二位,上一个案件中韩哲民被宣告无罪后,检察官坚持认定韩哲民就是凶手,便开始了对韩哲民的监视,也正因为这朴素的正义观念,引发了这一案件的进行。
  (二)律师与被告人
  律师姜成锡一开始对本案的认定存在犹豫,但被告人的一次又一次伪装与哭诉,最终使姜成锡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当事人,并且派自己的助手不遗余力地搜集证据,精彩的法庭辩论也成为本部影片最大的看点,最终被告人韩哲民一审被判无罪,而当姜成锡知道真相后,也是他将韩哲民犯罪的证据亲手交到了安检察官手里。
  (三)被害人与被告人
  本案的被害人是被告人的妻子,在一次回家时,突然撞见了正在自己家里安装摄像头的李警官,李警官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被告人的妻子,并请其代为监视,可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和信任,信任与怀疑之间,很快她就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和抑郁,这天她见到丈夫回家时,忍不住询问自己的丈夫,韩哲民见事情被妻子知道,于是杀死自己的妻子并抛尸。
  (四)检察官与律师
  安检察官和姜成锡律师师出一门,却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样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化身,但在适用法律时却有着不同的选择,在本案中,坚持认定依据间接证据对被告人韩哲民进行判刑的安检察官和坚持只有间接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姜成锡律师,在法庭辩论环节将自己的主张发表的淋漓尽致,让每一个观众都惊叹不已,究竟孰优孰劣,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
  三、法律分析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博弈
  在关于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效力的选择上可能各国有所不同,此时仅以我国为例,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零五条的相关规定,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①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②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③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④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⑤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由此可知即使没有直接的证据,只要间接证据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在符合程序和推理逻辑的情况下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前提下,也是可以对被告人进行定罪。”
  以上就是我国现阶段对运用间接证据进行定罪的证明标准,目前,“法律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经得到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确立和进一步完善,并成为法律人普遍接受的定罪证明标准。虽然这一证明标准还属于司法证明的理想目标,在实践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对如何确立犯罪事实还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即便是以我国的刑诉法为标准,本案可能也很难以认定法律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仅凭检察官的一腔热血恐怕不足以让犯罪嫌疑人伏法。
  (二)疑罪从无和有罪推定的价值选择
  除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博弈之外,本案还牵扯到疑罪从无和有罪推定的价值选择问题,即便安检察官有特异功能可以判断出韩哲民犯罪与否,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在疑罪从无的司法价值体系下,排除不了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同样难以认定犯罪,即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的疑罪从无原则的体现。
  很显然,本案的检察官并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在未找到犯罪工具和被害人尸体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凭着主观上先入为主的判断和直觉对韩哲民进行起诉,虽然法庭表现并没有多少失误,但其一审败诉也在情理之中。
  (三)程序公正与实体正义的选择
  在检察官和辩护人的博弈之中,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正义观念,更體现了两个不同的法律思维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在影片里具体体现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认定犯罪时的交锋,深层的则是对于正义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判断。很显然,检察官和辩护人对实体正义的追求是殊途同归的,但对于如何实现正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司法的公正性和正义性并非等价,同时程序与实体也是一道无解的题。即使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基础上,我们终究无法保证结果的确实正义性。所以导演最终也没有给出答案,但站在正义的角度给了一个好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也必然难以出现律师将证据交到检察官手里的情形,最后的设计虽然没有多少悬疑,倒也留给了观众自己的选择的空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程序公正的价值和刑罚的目的……
  四、结语
  “你还是用那种眼神看我,你从最开始就不相信我”。这句话是本案的被告韩哲民对律师姜成锡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先入为主的判断,韩哲民看似在提醒姜成锡,但更像是在提醒观众。两个法律人的博弈更像是两个价值体系的博弈,作为法律人的我们,在看了这个电影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如何脱离朴素的正义观,树立法律至上的思维是初任法律人的我们该上的第一课。
  作者简介:
  赵华,男,河南省虞城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法学专业。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保护环境和不消耗燃料特征的风电被看作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促进风电的发展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客户,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与中国北京京城机电工程机械
期刊
在我国,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侵权行为,一般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法律特别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也属侵权行为。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后,应就受害人所受损害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然而在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并因其行为而受有利益时,所受之利益或者具有违法性,或者违反权益归属而欠缺保有利益的正当性,是否成立
在设计中融入仿生学观点并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设计,即仿生建筑设计。本文在剖析仿生学与微建筑概念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微建筑仿生领域发展过程及微建筑仿生设计所遵循的方法进
摘 要:网购中产品的交易主要分为全国联保和店铺三包,由于网购的保证金制度对卖家约束不够,卖家逃避责任路径畅通,消费者维护自身权利繁琐的原因,店铺三包损害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网上产品销售竞争秩序、助长了网购环境中的诚信缺失,本文以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对网络购物做出的相关规定,针对店铺三包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购;店铺三包;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
建设“双一流”大学、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传统的基于学科、培养专才的大学教育,其矛盾与弊端日益凸显,“跨学科”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在我国对跨
送达是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连接着法院审判工作和当事人应诉活动,送达的顺利进行对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建立科学的服务机制,确保诉讼程序的公正与效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