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堂,父母就是孩子的好榜样。因为孩子学习并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而缺乏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父母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对于这些品格的培养所体现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孩子会深受其影响的。有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少年犯,都是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尤其是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因其长期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教育发展滞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迎来了一系列严酷的挑战,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河南省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饭坡乡位于嵩县东北部,全乡共有18所小学,2所初中(饭坡一中、饭坡二中),在职教师140人,在校学生共2809人,其中初中在读生1132人,小学在读生1677人,小学阶段基本无辍学状况。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因为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或厌学情绪,存在一定的退学打工的情况。乡里的学生在中考结束后,大部分选择参加工作,少数成绩较好的孩子如果考上高中,需要去嵩县上高中(分别有嵩县一中、嵩县二中、实验中学、嵩县四中、嵩县五中)。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饭坡乡南庄村的南庄小学、里沟村的里沟小学和张园村的张园小学的学生。问卷设计采取家庭适应和亲子亲合量表,采用5点记分(1几乎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包括父亲/母亲两个分量。共计8道题,每题采取陈述式,随机排列。此问卷的内容包括孩子与父或母的亲近度,孩子与父或母的共同兴趣,孩子与父或母的互动程度,孩子对父或母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得分越高即表明与对应一方关系越好。具体结果如下:
(一)学生与父亲、母亲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比较均值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父亲的亲子关系得分显著低于母亲的亲子关系得分,也就是说当地学生与母亲的关系要好于父亲。并且,父亲的得分和与母亲的得分是显著正相关的。
(二)不同性别学生与父母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性别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母亲与男女生之间关系的差异大于父亲,而且,母亲与女生在家庭中关系更好。
(三)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6所示,可见母亲与不同年级之间关系的差异大于父亲,母亲总体来说与孩子们关系好于父亲,而且,母亲与五年级学生在家庭中关系更好。
(四)父母在家情况与父母关系得分的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7所示。可见在不同在家情况下,母亲与子女关系的差异比父亲更显著。
如图2所示,父母均在家和只有母亲在家的情况下,母亲与孩子关系更亲密;当只有父亲在家时,父亲与孩子关系更紧密。
部分饭坡乡乡民平时是父母亲中一人在家照看孩子,一人去外出打工,而且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普遍。通过我们对孩子们进行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多数孩子会和经常在家的一方更加亲近,而且当父母两人同时在家时,绝大部分孩子会和母亲亲近一些,这种情况对于男孩来说更为明显。孩子们大多表示,相对于母亲来说,他们更喜欢和父亲来探讨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因为父亲比较会给他们讲人生道理。与他们的父亲、朋友相比,孩子们更喜欢和母亲聊天,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心情。除此之外,孩子们更喜欢和母亲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其次是和朋友们,比较不喜欢和父亲一起做事,因为感觉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比父亲的态度要温和。相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孩子们比较能和自己的朋友们玩耍到一起去,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没什么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当家中只有母亲时,他们在家中能够感觉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并且在自己情绪低落时,母亲能够及时安慰他,这使他们愿意和母亲相处。
(一)学生与父亲、母亲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比较均值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父亲的亲子关系得分显著低于母亲的亲子关系得分,也就是说当地学生与母亲的关系要好于父亲。并且,父亲的得分和与母亲的得分是显著正相关的。
(二)不同性别学生与父母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性别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母亲与男女生之间关系的差异大于父亲,而且,母亲与女生在家庭中关系更好。
(三)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得分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6所示,可见母亲与不同年级之间关系的差异大于父亲,母亲总体来说与孩子们关系好于父亲,而且,母亲与五年级学生在家庭中关系更好。
(四)父母在家情况与父母关系得分的差异分析
利用SPSS对不同年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得分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7所示。可见在不同在家情况下,母亲与子女关系的差异比父亲更显著。
如图2所示,父母均在家和只有母亲在家的情况下,母亲与孩子关系更亲密;当只有父亲在家时,父亲与孩子关系更紧密。
部分饭坡乡乡民平时是父母亲中一人在家照看孩子,一人去外出打工,而且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普遍。通过我们对孩子们进行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多数孩子会和经常在家的一方更加亲近,而且当父母两人同时在家时,绝大部分孩子会和母亲亲近一些,这种情况对于男孩来说更为明显。孩子们大多表示,相对于母亲来说,他们更喜欢和父亲来探讨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因为父亲比较会给他们讲人生道理。与他们的父亲、朋友相比,孩子们更喜欢和母亲聊天,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心情。除此之外,孩子们更喜欢和母亲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其次是和朋友们,比较不喜欢和父亲一起做事,因为感觉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比父亲的态度要温和。相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孩子们比较能和自己的朋友们玩耍到一起去,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没什么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当家中只有母亲时,他们在家中能够感觉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并且在自己情绪低落时,母亲能够及时安慰他,这使他们愿意和母亲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