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科学活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给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使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材料以供学生探究,实验仪器室里的资源可以在课内、课外、校外、各种活动中加以充分运用,使实验仪器室资源物尽其用。
  关键词:实验仪器;亲历探究活动;资源利用;一物多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51-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要给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才会“探”之有物,“究”之有据。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寻找资源,利用资源,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
  近几年国家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为每个学校的实验室配置了大量的实验仪器。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的实验仪器放在实验仪器室成了摆设,成了迎接各级领导、兄弟单位检查、参观、学习的样品,实验仪器没有得到正真的、充分的运用。面对科学实验仪器室所存在的这种状况,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思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实验室仪器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活动提供了帮助,提高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自己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享。
  一、让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在科学课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活动,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有力保障。实验室仪器的配置就是教师的“米”。实验室仪器的配置主要的依据是小学科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许多的科学实验课所需的实验仪器在实验仪器室就可找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减少教师寻找实验仪器的痛苦。但在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中,我经常听到有教师反映说实验室的仪器不能满足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实验材料不好准备,实验课不好上。针对这一问题,我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我认为只要教师对实验室仪器的品种加以了解,就会发现实验室的仪器很多是可以一物多用的。
  例如实验仪器室里的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在多个实验课中可以使用到。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斜面的作用》一课时,实验仪器室配置了这一课所需的实验仪器: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弹簧秤,小车,钩码。在这些仪器中“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不但在《斜面的作用》一课中可以使用,在三年级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这一课的实验“比较三种液体(洗洁精、食用油、水)流动的快慢”也可以用来做让液体流动的面板;在五年级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也可以使用,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实验中,可用来做摩擦面。
  像上面这种实验仪器一样可以在多个实验课中进行使用的实验仪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科学教师能多动脑,就可以使实验仪器室的仪器得到充分利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很好的服务课堂教学,两全其美。
  二、让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外、校外得到充分的拓展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有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
  种植和饲养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除了在科学课上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活动,从中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趣方面的发展。还可以是学生校外的兴趣活动,也可以和学校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科学的阵地。
  在实验仪器室里就有学生喜欢的一些捕捉昆虫、制作动植物标本等的一些实验仪器和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生活环境、学校条件、地理位置、人为因素等的限制,这些实验仪器和工具在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处于休眠状态,没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把教学活动和学校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外、校外得到充分的拓展。
  例如实验仪器室里的捕虫网、昆虫塑料架、展翅板、标本夹、昆虫标本箱、昆虫观察盒等实验仪器,可以利用学校的春游、秋游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春游、秋游时组织高年级学生利用捕虫网在野外捕捉蝴蝶、蜻蜓、蟋蟀、蝉等小动物,学习如何把小动物固定在展翅板上,练习做昆虫标本,并学习把标本正确安放在昆虫塑料架上;低年级每个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捉一些蝌蚪、蚂蚁、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在昆虫观察盒里进行观察;并学习饲养小昆虫,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种植活动,举行科学活动小比赛,如鸡蛋撞地球、定点降落、纸飞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亲身参与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像以上这样实验室里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仪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科学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就不会浪费实验室里的资源,并且还能变废为宝。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既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那么科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仪器、工具,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健身的暖风吹到了农村,大大激发了居民的运动兴趣。近几年苏南农村地区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虽然农村的健身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但环保意识依然淡薄。健康需要运动,更需要有美丽的大地。生态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建立生态的观念,学会健康的生活,学会保护健康的土地。环保意识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将生态体育的思想引入学校,开阔并延伸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观念和生活方
儿童不会患脂肪肝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小胖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能吃能睡,使过剩的营养转化为脂肪,储存于身体各部。正常孩子肝内脂肪仅占肝湿重5%以下,而小胖子有的可达20%以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及早引起家长注意。  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错。临床观察肥胖人确实是脂肪肝高发人群。据统计,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的人群中,约72%患有不同程度脂肪肝,其中20%为重度脂肪肝。但消瘦者并非不患脂肪肝,
大便是人消化系统的代谢产物,正常大便的组成,有食物残渣、肠道分解产物,分泌物、细菌和水。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7项内容。正常人的粪便,一般是黄色成形的,没有血和粘液,没有红细胞、白细胞、虫卵和原虫。    1、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  正常粪便含粪胆素,所以呈黄色或棕黄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如果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蔬菜时,则呈绿色或
小学音乐课最重要的领域是音乐欣赏,所以小学音乐课里最能触动人情感的是音乐欣赏课。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就要求把握好学科综合的度及
摘要:自制教具是师生共同参与,利用搜集到的材料,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研制的学具、标本、模型等。自制教具既能补充学校教具不足、改进传统仪器缺陷,还能培养师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师生科学素养。关键词:自制教具;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49-001一、丰富教师自身素质,突显独创性自制教具是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
人类的一切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也不例外。新课标和新课改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去体会和探究物理理论来源于生活的过程,再
在每天的妇科门诊工作中,会遇到大量宫颈糜烂的患者,据统计,育龄女性中有60%~8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很多女性朋友并不十分了解到底什么是宫颈糜烂?为什么会得宫颈糜烂?宫颈糜烂到底需不需要治疗?以下,我会逐一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宫颈糜烂?    宫颈是子宫的一部分,通过阴道与外界相通。在正常情况下,宫颈表面光滑,宫颈管分泌无色透明的粘液,阻挡病菌由阴道侵入体内。但在某些情况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