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楸树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春天,一农夫在自己的屋角发现自然生长了两棵楸树苗。因这是成材树,所以他把它们都保留下来。
  这两棵树似乎一对孪生兄弟比着生长,不经意间都有碗口粗了,且树干端直。农夫见了喜不自胜,便每年都给它们施以大量的农家肥。
  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冬季一场大雪几阵狂风后,已冒过屋顶的两棵楸树中的一棵在被风雪把梢部折断的同时还把这位农夫屋上的瓦砸碎了一些。农夫在修理自己屋顶的同时为这棵正茁壮生长而被风雪折断梢部的楸树哀叹不已:本指望你们这两棵树都长成大材,哪想你却经不起风雪。你已折断了梢部,再留着,主干也不端直了,伸出的枝丫还会影响我屋上的瓦。于是,农夫决定锯掉这棵树。但想到这棵树长在屋角,能做个树凳,在锯时把树株留了一尺来高。
  留下的一棵树长势更旺了。
  锯掉的那棵树由于是冬天被锯,第二年春天顽强地从留下的树株周围长出一圈幼枝。农夫只想把它当作树凳,准备把它生长的幼枝锯掉,农妇却建议:它既然长出了一圈幼枝,你何不留下几枝粗壮的幼枝把它们育弯,当凳子坐着也稳当一些。农夫听从了农妇的意见,留下四枝粗壮的幼枝把它们倒育过来捆绑在树株上。
  岁月就这样流逝,农夫老了,屋角的那棵楸树能几人合抱了,被锯掉的那棵树株竟比这棵成材的树株还粗,且被农夫留着的四根幼枝也有碗口粗了,为了生长,有一根幼枝竟融入了这树株里。农夫经常坐在这树株上抚摸着幼枝哀叹:如果在那年冬天你不被风雪把树梢折断,一起长成材该多好啊!
  一天,一位城里大老板找到农夫,要买他的楸树。农夫以为要买他那棵成材的楸树,哪想,老板却要买他那棵长着四根幼枝的树株。老板告诉他:买他那棵成材的树他最多出八千元,但买这棵树株他可以出到二万六。
  农夫在目瞪口呆的同时禁不住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啊?这时围观的一个人告诉他:那棵成材的树只能做木料,而他这棵长着四根幼枝的奇形怪状的树株如果做成艺术品,价格还将会翻番。
  生活就是这样啊,那些历经劫难的生命经过时间的沉淀在一定時期会彰显出自身不一样的价值。
  (北方摘自中国寓言网 图/潆夏)
其他文献
一个人,活在花事里。  一群人,蜂拥而至,草木,不得安静。我喜欢,一个人,顺着山路,去听听风,去看看草木。探看一些花,是否活得安然。  我所居住的陕北,除了苹果花是大规模生产外,其他的花,都是小门小户地过日子。这好像在一个名曰春花的村子里,突然有几户人家,是异姓人,姓桃,姓杏,或姓梨。  或许,还有一种花,开在路上。是槐花。  一个人,顺着光阴,去看一眼原生态的槐花。花,很野。树,也很野。  在他
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  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  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来临,把它冲进了河里。小鱼得救了。多年以后,小鱼长成了大鱼,做了母亲,生出了许多小鱼。它
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东北部有一家餐厅,不但可以享受美味,而且食客用完餐后可以免费得到餐厅赠送的三本旧书。  这家餐厅名叫“旅行食物和书籍”。餐厅并不大,可以说不起眼,但是经营方式却叫人耳目一新。餐厅的主人叫马蒂多伊尔,平时爱看书。有一次,一名叫约特的大学生来餐厅用餐,用完餐付钱时,发现马蒂多伊尔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旧书,连递给他的饭钱都顾不得收。约特很奇怪,问马蒂多伊尔:你看的是什么书,这么入迷?可
野田黄雀自为群,  山雯相过话旧闻。  夜半飯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选自《最美的二十四节气诗词》,李颜垒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忙到没时间锻炼怎么办?在没有大段时间可以进行运动时,每天拿出5个5分钟,完成简便易行的“微运动”,除了缓解疲劳,更可以锻炼到平时不容易动员强化到的小肌群,从而作为日常运动锻炼的有益补充。  一、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动作,都是肩部前屈的姿势完成的,肩部前侧肌肉一直在紧张收缩,后侧的肌肉一直在拉长松弛。长此以往,不但会肩背酸痛,还可能造成习惯性的圆肩驼背。简单易行的后向肩绕环,帮助激活肩部后侧和肩胛骨回
久居深山里,偶尔会想念大海。那感觉就像干渴之人期盼一碗热汤一样。  从凉亭大约开一个小时的车就可以望见茫茫大海。没有任何障碍物遮蔽视线,触目所及皆是一望无际的辽阔汪洋,只让人感到无比畅快,畅快!尤其是冬天里的大海,更令人感受到直达血脉的深深寒意。  去年年底东海高速公路第四次拓宽,在下行线设置的东海休息站是这里视野最好的大海观景瞭望台。我曾经在加州海岸线远眺太平洋,如今见到的海景就和当时一样苍茫壮
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春天到夏初,娘忙完生产队的农活,抽空在家织土布的情形,那“吱扭、哐、哐哐”的声音和线梭子在娘手中来回穿梭,娘的身子前后俯仰的情形。  那时,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物资匮乏,加之我们兄弟多,所有的吃穿用度都要依靠父母,父亲当时又管着生产队的事,为全村老少的吃喝而忙碌,所以娘就更加辛苦。我们几个兄弟的衣服总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而且大都打了补丁,但娘总是给我们缝补浆洗得干干净净
夜深人静,一只老鼠从地洞里钻了出来。屋子里的人都已经睡熟,老鼠甚至听到了他们发出的轻微鼾声。  这是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鼠。它已经在屋子里住了三年,偷吃了数不清的食物,咬坏了不少家具。屋子的主人对它恨之入骨,总想要了它的小命。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买一些鼠药回来,投放在屋子里。可老鼠好像能识别毒药一样从未上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曾经目睹同伴被鼠药毒死,知道有些东西吃不得,经过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
距离产生美,这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大意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只有保持特定、适当的距离,才会萌生最佳的审美效果,只有不在山中,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正如某人下棋,习惯将椅子和下棋桌面拉开一段距离,就座下棋时,身子挨着椅子往后靠,头就势往后仰。有人不解,便问原委。他说道,以前自己看别人下棋时,往往能出奇制胜,帮助下棋人突出重围,可是一到自己真正坐下来对弈,却倍感力不从心,棋艺大退。在一番忖
站在阳台上,时常看到楼下有一对小夫妻,在小区的一块狭长空地上打羽毛球。  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早晨打球,男的站在西头,女的站在东头;傍晚打球,女的站在西头,男的站在东头。有几次,女的选择男人的位置站定,男的来了,偏要和女的换,经过一番推让,女的不得不退回到原来的位置。我有些不解,打球又不是请客吃饭分宾主,何必那么较真?  那天下楼,我碰见打球的那位女士,就问她,为什么早晨和傍晚,两个人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