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荧光-磁共振双模态纳米探针锰掺杂-碳量子点(Mn-CDs),探讨其性能及活体荧光成像和MRI的潜能。
方法在150 ℃高温下制备Mn-CDs,检测其形态、大小、成分、荧光性能、T1弛豫效率r1、稳定性及活体毒性。构建HO-8910卵巢癌荷瘤裸鼠,并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和增强MR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
结果Mn-CDs粒径为(4.64±0.85) nm,最大激发波长位于360 nm,最大发射波长位于440 nm。T1弛豫效率r1为(3.26±0.04) mmol·L-1·s-1。常温条件下储存0、0.25、0.5、0.75、1.0和2.0个月Mn-CDs的荧光强度及MRI信号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66和0.987,均P>0.05),稳定性较好。注射200 μl Mn-CDs溶液(15 g/L)对小鼠存活无影响,也未见明显脏器损害。小动物荧光成像显示,肿瘤在5 min时即可见明显的荧光显像;增强MRI显示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且Mn-CDs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
结论Mn-CDs双模态纳米探针稳定性好,具有荧光成像和MRI潜能,为临床发现及监测肿瘤变化提供了新的多模态显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