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何以难遏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又掀一轮政策风暴。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冷冻”之后,近期市场再次出现了明显反弹上翘的迹象。为何调控政策频出,楼市却总是能顶住压力始终向上?通过对10多年来中国楼市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广义货币供应超额增长才是真正的“无形之手”。在广义货币供应增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一时的政策打压难以改变房价长期上涨的趋势。
  
  楼市“冬歇”后再现上翘
  
  “楼市怎么又涨起来了,真让人有些看不懂!”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关心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以为年初出台了那么多政策房价可能会有所调整,所以想等一等再看一看,但没想到市场只是相持了这么短的时间就马上又热起来了!”一位购房者这样无奈地说。
  的确,近期一系列数据也表明了市场的这一特点。根据中原地产对9个重点城市的检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各城市一手住宅成交量继续上升,其中沪、杭、渝三市反弹幅度分别达88%、75%、366%,京、沪两市新房成交量甚至达到2009年上半年高峰期的平均值。
  统计显示,北京3月份二手房总成交量已经达到27820套,创出历史上第三成交高峰,而且为了防止卖家毁约,北京二手房定金也一下子翻了5倍。而来自深圳的数据显示,深圳新房买卖在3月20日之前一直都毫无起色,日成交都在百套以下。但自3月下旬开始,新房成交开始抬头,日成交回升至百套以上,并一路攀升,至月底日成交升到了279套。
  杭州楼市就更让人有些看不懂了,在经历两个月的“冬歇期”后似乎迎来了一次开门井喷,千万豪宅抢购、半夜排队抢号、卖号、“日光盘”等现象屡见不鲜。杭州楼市进发出各种热词,声势十分惊人。据了解,日前位于杭州下沙的保利东湾楼盘通知开盘,仅170余套楼房引来一千余人排队等候,且该楼盘在4小时内基本售罄。
  对于当前的市场,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国家曾煞费苦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此前火热的楼市一度陷入了沉寂,那么为何没有过多少时间,市场就这么快出现了火热上升的景象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近期楼市出现的变化,可以发现其背后还是事出有因。去年末至今年初,为了调控过热的市场,国家明确提出必须遏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在这种情况下,税收优惠“到期”、收紧二套房贷等一系列措施也被推向市场。如此声势浩大的动作无疑让市场产生了暂时的停顿,楼市的观望情绪一下子变得浓重起来,成交量的快速下滑成了最为直接的反映。而到了3月末,许多投资者突然发现政策出台后市场并没有出现相应的调整,于是市场中一直被压抑的需求重新释放出来,从而造就了楼市快速转暖的市场景象。
  4月15日,楼市再出新政。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此举从人市门槛和资金成本上人手,这将断了部分投资客的“命根子”,可谓给楼市下了一剂猛药,短期内预计会对市场带来直接的影响。然而,这剂猛药真的能破解地产泡沫吗?楼市是否就此出现拐点呢?很多人的心头还存有疑问。
  
  市场上涨势头未变
  
  回想此前一系列调控政策推出时,也可谓是声势浩大,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其将会对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然而这些政策只给市场带来了短暂的“休整”,楼市马上又露出了原来的面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中国房地产这1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就可以发现与房价不断上涨交织在一起的,恰恰是不断推出的楼市调控政策。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厘清我们今天的思路,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这10年来中国楼市的发展历程进行全景式的叙述,让大家能够从中得出对楼市未来趋向的预判。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其实始终处在一个阶梯式的上升通道中,在这一过程中政策虽然产生了关键的作用,它能阶段性地影响楼市上涨的幅度和时间,但却无法改变市场总体向上的走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后市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但房价上涨的趋势亦不会改变。
  很多人说中国的投资市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政策市,但在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作用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也有人戏言,中国的楼市是“越调越高”。分析其中的原因,刚性需求自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人多地少,房价上涨当然难以避免。
  然而我们在这里要提出的是,长期以来中国货币供应的超额增长是房价上涨重要的幕后推手。2009年7月份我国广义货币量(M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大国。央行数据显示,在2009年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量同比增速更是创下29.74%的公开数据中的新高,余额为59.46万亿元,相当于8.7万亿美元,推动着约4.76万亿美元的GDP。而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广义货币量增速会高于GDP增速5至8个百分点,而当时已高于GDP增速20多个百分点。而美国的情况则大不一样,其广义货币量增速仅为6.8%,总额为8.283万亿美元,推动着14多万亿美元的GDP。从中不难发现我国流动性供给显著高于美国,从而导致人民币资产上涨概率远远大于美国,这也是美国房价没有像中国这样出现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有专家这样认为:“都说美国是印钞机,可中国印钞机的速度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两倍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不降到与GDP的增幅相接近,房价就还会不断地上涨。”
  我们注意到,今年央行将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定为17%左右,而且也已经加大了对货币投放的控制力度。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得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
  
  购房该出手时就出手
  
  最后,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大家该如何应对呢?还是那句老话,购房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次我们采访了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他提出的观点颇具看点。他说:“泡沫持续的时间越长,化虚为实的比例越高,居民收入的增长越快,化险为夷的几率就越高。所以,要能够与风险财富共舞,与资产泡沫共同成长。”
  其实归根到底,对于购房者来说最关键的是不要跟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尤其对于买房自住来说。没有便宜和贵的房子,只有合适和自己能够承受的。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打趣道:“自住型需求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经济条件,而不是去揣摩政策因素。‘国八条’之后,上海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是很少老百姓敢购房;‘国六条’之后,房价下降的城市寥寥,很多老百姓还要继续等待购房机会;但直到现在,可能很多人才明白错过了购房时机。”
  而从今年的市场环境与去年相比已大相径庭,楼市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像去年那样的火爆涨升已难出现,楼市走势会有一定的波动,从而进人新一轮相持胶着的状态,这反而给我们的购房者提供了观察市场和捕捉机会的空间。
  首先,房价的快速上涨将会迫使政府出重拳阻击,从而对市场产生阶段性的影响。近期又出台了提高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新政,此外有关重庆房地产消费税和上海住房保有税的传闻,以及近日湖南、厦门、广州等多省市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说明后续仍可能有进一步针对楼市的政策推出。其次,利率的走势也值得关注,种种迹象表明,通胀是对当前经济最大的危险。加息的预期已经愈发强烈。众所周知,在利率上升的周期里,楼市走势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压制。因此,短期内的市场走势仍然值得进一步关注。
其他文献
当市场信心最脆弱的时候,任何小的利空都会引起股市的狂风巨浪。不过近日坏消息不绝于耳,比如,西班牙评级被降低,以色列枪杀人道主义志愿者,英国石油公司封堵墨西哥湾油井漏油的“灭顶法”工程已告失败,等等,都使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但市场已不像前期那样不堪一击,股市波幅收窄,显示投资人心态渐趋稳定。    欧洲经济南北分化    目前人们最担心的是全球经济会否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二次探底,欧洲央行发布的
期刊
在中央的房地产新政出台后,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细则。通过对这些细则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明显出现了定调不一的情况,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迷茫情绪,使楼市的短期走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各地新政松紧不一    在近期的房地产市场,人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此前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了。据了解,此次新“国十条”作为“国发”编号文件,表明该通知由国务院直接发布,政策意义甚为巨大。其实自1998年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
期刊
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嫌手续麻烦,有的贷款人就会委托别人代为办理贷款手续,然而有时候,不“托”则已,一“托”就会给自己“托”出大麻烦,不但一分钱贷款都没拿到,反而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我怎么这么倒霉,明明银行没有尽到审核责任,最后都还是要我买单,这叫什么事嘛!”尽管状告银行输了官司,陈瑛(化名)心里还是充满了怨气。当然,除了责怪银行,她更埋怨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轻信了余佩诚(化名),“早知道会是这个
期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却也是中国楼市的真实写照。  野火——一轮又一轮的政策调控,让人们的神经从绷紧到麻木。从1998年至今的10多年时间里,几乎年年都有针对楼市而出台的“国凡条”,调控内容也从“国六条”、“国八条”到“国十一条”,不知今后是否还会出台再创纪录的“国百务”。  春风——每每经过短暂的“冷冻期”或者“冬歇期”,中国的楼市都会复苏反弹。市场活跃,成交量放大,
期刊
股市行情跌宕起伏,奋不顾身投入其中的你,不知一路走来斩获如何?  一次在培训现场,拿这个问题询问在座学员,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失望神情。  说实话,这份失落感其实是极为普遍的“股市禽流感”。统计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在股市中的获利比率大约是15%。也就是说,在100位随股票涨跌而心情跌宕起伏的散户中,最后只有15个人会如愿获利笑逐颜开。  15%?天哪!恐怕许多人都会惨叫一声,这个数字跟我们心中
期刊
真金白银最诱惑。去年和今年首季的海外市场收益明显高于A股,钱进全球的海外投资再度热闹。本刊上期以《海外再布局》作为封面主打,使海外投资的话题再次发酵。  海外投资最便利的路径,无疑是在家门口购买QDⅡ。但是,从《海外再布局》的相关数据观察,QDII的收益明显不如海外的同类产品,也就是国产自主版不如海外原创版。虽然,个别QDII去年和今年首季都跑赢A股,但它与同类的海外产品比较仍是输家。更重要的是去
期刊
整体来看,我认为2010年单边上涨的趋势性机会可能不会那么明显。虽然其中也会有机会,但是并不会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大。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中。从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其间,中国真正启动了两件事情:一是房地产的改革,房地产经济的启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二是我们变成了全球的“制造中心”,主要是指我国的出口。我们在加入WTO以后,出口在2007年以
期刊
“国务院明确宏观调控核心,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了本周的头条新闻。地产股(已经一跌再跌)抱头鼠窜成为股市重灾区,可房价却是越调控越涨。  “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措辞不可谓不重。温和上涨也就罢了,现在是“过快上涨”,而且“两会”刚刚开过,温总理刚刚明确表示会控制好房价,高房价却我行我素,这简直是对公信力的挑战,国务院不能容忍了,要“遏制”,而且是“坚决遏制”。措施主要两条,一日
期刊
笔者预计港股恒生指数在4、5月份已可见到23000点或更高,但在这波升浪之后,6、7月间可能会有个调整。之后资金又会炒什么?这次就谈谈这个问题。  投资者都知道,买股要发,就要买国策倾斜股。今时中央正在制订“十二五”规划,如能提早摸到这个规划的方向,及早部署,便有望大大获利。笔者认为,这个发展方向应该是——绿色经济。  以前农业经济基本上是绿色的。农家生活就建立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如是,环球如
期刊
在中国近30%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去年被金融风暴完全吞噬,这些倒闭的企业有着几个相同的标签:民营企业、制造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与之相比网络外贸则异常坚挺。李柏宁的公司去年全年销量相较前年翻了一番,旺季的销售额每月可达20万~30万美元。    2008年持续至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国内部分中小企业纷纷倒闭。随后,美国金融危机又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小企业引发了新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