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原大队长许士梅受贿一案,经慈溪市法院开庭审理,于2008年10月28日作出一审判决,许士梅因受贿18.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此,由慈溪市检察院办理的宁波地区首起环保系统贿赂窝案,包括该局前任局长高国文,原副局长沈慧芳、法规监督科科长蔡胜华等7名涉案人员已全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检察日报》2008年11月6日)
近年来,号称环境保护神的环保部门屡屡“出事”,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远的不说,据2008年5月8日的《河南商报》报道,2003年至今,因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河南共有249名国家公职人员受到政纪处分。又据同一天的《贵州都市报》报道,贵州清镇原环保局长杨贵斌滥用职权对排污企业少征4574万元排污费,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刑3年。环保部门腐败窝案频发,不仅让环保部门的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也让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提起治理环境污染,人们往往只会想到惩治那些冒着黑烟、流着黑水、发着臭味的污染企业。但是,假如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默许、纵容,甚至撑腰,这些企业又何以有如此大的胆子?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一些地方的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有些地方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官员只是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挂在口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一些部门出于种种考虑,甚至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只眼”。毫不客气地说,地方行政的不作为,就是造成当地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2008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环评法实施过程中,行政部门在监管上仍存在强调审批而忽视全过程监管、对擅自开工项目处理不到位、对违反环评法行为责任追究不到位等三大问题,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环保腐败、环保不作为的危害程度甚至比一般企业污染更大。它不仅导致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得不丑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且导致群众的环境权益得不到维护。2008年3月5日《河南商报》曾报道,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吴家庄中心小学附近一家化工厂肆意排放含苯废气和废水,导致该校学生和吴家庄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症状。当地村民持续3天在工厂门口抗议,并集体下跪要求工厂停产,但该厂负责人闭门不见厂内依旧照常运作。试问,如果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执法职责,这些村民用得着给一个不法企业集体下跪吗?
由此,我想到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案例。据报载,美国前不久有18个州联名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告上法庭,指控环保署未能根据最高法院的裁决,制定限制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规章,要求其在60天内采取行动。最终,美国法院判决环保署必须制定针对机动车的限排规章。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想遏制环保不作为,除了要加大对环保不作为责任追究力度外,还必须赋予群众、社会组织以环境诉权,以此制约和监督环保执法部门,杜绝环保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近年来,号称环境保护神的环保部门屡屡“出事”,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远的不说,据2008年5月8日的《河南商报》报道,2003年至今,因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河南共有249名国家公职人员受到政纪处分。又据同一天的《贵州都市报》报道,贵州清镇原环保局长杨贵斌滥用职权对排污企业少征4574万元排污费,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刑3年。环保部门腐败窝案频发,不仅让环保部门的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也让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提起治理环境污染,人们往往只会想到惩治那些冒着黑烟、流着黑水、发着臭味的污染企业。但是,假如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默许、纵容,甚至撑腰,这些企业又何以有如此大的胆子?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一些地方的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有些地方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官员只是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挂在口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一些部门出于种种考虑,甚至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只眼”。毫不客气地说,地方行政的不作为,就是造成当地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2008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环评法实施过程中,行政部门在监管上仍存在强调审批而忽视全过程监管、对擅自开工项目处理不到位、对违反环评法行为责任追究不到位等三大问题,监管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环保腐败、环保不作为的危害程度甚至比一般企业污染更大。它不仅导致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得不丑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且导致群众的环境权益得不到维护。2008年3月5日《河南商报》曾报道,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吴家庄中心小学附近一家化工厂肆意排放含苯废气和废水,导致该校学生和吴家庄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症状。当地村民持续3天在工厂门口抗议,并集体下跪要求工厂停产,但该厂负责人闭门不见厂内依旧照常运作。试问,如果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执法职责,这些村民用得着给一个不法企业集体下跪吗?
由此,我想到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案例。据报载,美国前不久有18个州联名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告上法庭,指控环保署未能根据最高法院的裁决,制定限制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规章,要求其在60天内采取行动。最终,美国法院判决环保署必须制定针对机动车的限排规章。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想遏制环保不作为,除了要加大对环保不作为责任追究力度外,还必须赋予群众、社会组织以环境诉权,以此制约和监督环保执法部门,杜绝环保不作为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