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雯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蘇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新河路校区学生 王李雯 指导老师:杨君荣
其他文献
【摘 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读帖、临写、评价、迁移等,结合多年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在系统的梳理、交流和理性的思考中,构建起适合孩子的书法课堂。  【关键词】课堂模式;指导读帖;迁移运用;文化探析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31-03  【作者简介】王加兵,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建湖,224700)教师,
江蘇省句容市崇明小学教师:戴传洪
摘 要:基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分析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对“加速度”的编写思路,从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建立和运用三个方面对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加速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特点及其差异,为一线教师分析“加速度”的教材内容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加速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成了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一个教学案例,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阐述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板-块模型;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朱德群早期所接受的艺术与文化教育尤其是书法对他后期抽象绘画语言形成的影响。以期通过系统的论述,为朱德群抽象绘画中的中国韵味找到根源,并梳理出清晰简明的脉络。通过对朱德群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之源头的探索,研究朱德群早期接受的艺术教育中书法对他绘画成就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书法教育;启蒙;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常表现为冲动型认知,在知识与推理水平有限的前提下,该类认知方式的大量出现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此,以“卫星变轨问题”为例,论述如何利用多媒体搭建开放式情境,并在其中建立一系列难度逐步递增的任务,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沉思型认知,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沉思型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法;开放式情境;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始建于光绪年间的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教育部相继颁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后,学校的书法教育工作在写字课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并完善。2016年,宿迁市实验小学根据实际确立了“翰墨书香,立字树人”的特色课程,构建“复式与融合”的书法课程体系,全方位地发展书法教育特色,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书法教育;实践探索  【
【作品概况】《郑文公碑》又名《魏兖州刺史郑羲碑》。摩崖石刻。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始刻山东平度县天柱山,后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重刻,故有上下两碑。上碑20行,行50字,总约1000字;下碑51行,行23~29字,共1300多字。下碑更为著名,为郑羲的儿子郑道昭书写。两碑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记述其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均为楷书。  【观典赏析】《郑文公碑》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北
进入初二,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新朋友——物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我发现物理有趣、神秘,她把我带进了一片新的天地,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物理。  我是一个住校生,每天去冲开水,听到开水落地形成“噗噗”的响声,有时我将瓶中剩余的冷水倒在地上,冷水落地时发出“啪啪”的响声。过去,我从未仔细地思考过这些问题, 自从走进了物理的天地之后,我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知识的大门一扇扇地
南京大学莫砺锋先生曾说:“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是实现民族认同的利器。”因此,汉字就是我们实现民族认同的利器。我们不禁追问,汉字的书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作为艺用性质的书法教育又是何时兴起的?众所周知,汉字书写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它记录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灿烂辉煌,宣扬着华夏历史演进的波澜壮阔,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纽带。伴随着文字识字教育的是书写教育,这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