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格子引发的数学思考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75-02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对钟表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间。二年级下册“时分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的结构,进而通过时针和分针转动情况探究出时与分的关系,让学生感受1分钟能做许多事情,懂得珍惜时间。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探究时与分的关系做好铺垫,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数一数”活动。即数一数钟表上一共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看似简单的数格子问题,课堂交流时却产生了很大分歧。对于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这一结论没有争议,理由是钟表上共有12个数。而对于一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出现了三种答案:4个小格、5个小格和6个小格,钟表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老师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分别到前面展示数格子的方法。
  生1:我看12到1,里面共有4条短横,所以一共有4个小格。
  生2:我看从1到2,一共有4条短横,2条长横,所以一共有6个小格。
  生3:我是数的弯线,从12到1是第一个小格,1到2是第二个小格,2到3是第三个小格,3到4是第四个小格,4到5是第五个小格,所以一共有5个小格。
  一名学生振振有词地反驳到:“我数大格时就是数的长横,一共有12条长横,所以一共有12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共有6条横横,不就是有6个小格吗!”
  从学生的方法中看出,一些学生并不知道一格到底指的是哪里,只会数点,不会数间隔,对钟表上一共12个大格这一结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12个数,所以就有12个大格”这一说法对学生造成了误导,致使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1格”这个概念。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重新认知钟表上的12个大格。此时,教师紧紧抓住哪里是“1格”引导学生认知,而不是去数12个点,去看12个数。学生终于明白了。接下来,看看一大格里面到底有几个小格呢?按照数格子其实就是数间隔的方法,大部分学生终于认同“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这一结论了。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数大格可以数大横,数小格就不行呢?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为什么不是5个横呢?要么4个横,要么6个横,真奇怪!”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弦外之音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思考。
  确实,钟表上数格子活动蕴含了深奥的数学知识。数一共有几个大格,是在封闭的图形中进行;数一大格有几个小格却是在非封闭的线上进行。难怪那么多学生会糊涂,原来间隔与点之间存在着大学问呢。在封闭的线上,间隔数与点数相同。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没有点,间隔数等于点数减1;非封闭线的一端有点,间隔数等于点数;封闭线的两端有点,间隔数等于点数加1。间隔与点数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植树问题、上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等,都是体现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虽然只是二年级,但是如果不把格子数清楚,会使其对间隔问题形成模糊的认知,从而对后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于是教师绘制出一个圆形和一条曲线,分别表示一个钟表和一个大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直观感受到它们的形状不同,因而数的方法也会不同。在学生理解一大格有5个小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点数与间隔的关系。以下用学生语言描述他们的发现:
  “如果只看里面的4个小横,就要加1个,就是5个小格了。”
  “如果看6条横,要减1,也是5个小格了。”
  一名学生还总结出:“数小格和数大格的方法不一样,数横时数头不数尾,数尾不数头才是5个小格。”
  “数大格时就可以直接数横,因为那是一个圆形,连在一起了……”
  有分歧,有质疑,有争论,有思考,看似耽搁了部分教学时间,实则收获了另一番精彩。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弗·培根也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数学是思维的学科,贵在悟法,启迪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乐于听到欢乐的笑声,热烈的掌声,一致的回答声,更要善于倾听皱着眉头的发问声,能够抓住“数格子”这样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大学问,从而使课堂充满畅所欲言的论辩声,瞪大眼睛的惊叹声,听到学生思维生长的拔节声,顺着思维的藤,摸到一个大大的瓜。
  【责任编辑 高洁】
其他文献
产业扶贫固然好,但也不能因此蜂拥而上,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千篇一律就没意义了。  刚刚过去的十年扶贫采取了多种模式,其中产业开发扶贫在一些地方成效显著,极大地培育了当地特色产业,从而带动农民致富,有力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由扶贫济困向产业扶贫转移是近年来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我们应该从过去的‘悲情扶贫’走向‘快乐扶贫’。”12月21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联
传统社会里,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主要交由媒体来完成。走入今天城市青少年中间,你会发现,黑客、闪客、小熊维尼、蜡笔小新等网络和电视里的词汇、形象,正成为一种文化,广泛传播和流行。联合国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小学生倾向于从电视中接受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形成观点,然后去解释社会现象。  对此,需要警惕的是传媒中铺天盖地的娱乐化倾向。现
摘 要生活化视域下的社会课堂以其独有的实践价值和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社会课堂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战略的重要举措。从生活化视角出发,社会课堂与“大思政”育人格局在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现实旨归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教育要素彼此贯通,且社会课堂为“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实践依托,为讲活思政课提供活水源泉,这也是社会课堂能够融通“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现实
:李局长,您好。您在教育行业奋斗了三十多年,从基层学校的老师到教育局局长,无论职位如何变迁,您从未停止对教育的思考。对于诸城市教育发展,您怀有怎样的设想,进行了哪些思考呢?  李庆平:我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再到教研员、教研室主任、校长、局长,一路走过来,对教育也有一些想法。教育重在育人,我一直强调教育上有“三育人”:一是教书育人,指的是老师利用课堂主渠道来教育学生;二是管理育人
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论述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26年的扶贫开发,使两亿多人口脱贫,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而被联合国专家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甘肃中部实现大面积脱贫,更是被学术界称为我国扶贫开发的发祥地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明智,2012年即将过去,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让我们来年终盘点:2012年的那些人和书。  阎崇年: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  2月,历史学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从年头讲到了年尾。  阎崇年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阎崇年的分析让人感
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的核危机,引发全球对核安全的强烈关注。我国也有一些人对核电安全及建设提出质疑。  核电是迄今为止,最清洁、成本最低的能源。当然,世界上从来没有万全的事,确有万一的情况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因核电厂发生事故而造成的严重生态灾难,平均几率也远低于传统火电厂。  我国“核能之父”——中科院欧阳予院士,是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他说,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引发核电站泄漏的主要原因,此外,从历史
今年是母亲的本命年,大年初一,全家人按照我们农家的习俗去到西安大兴善寺庙烧香祈福。  离寺庙门口半里地两旁都在销售爆竹和香火,按规矩要说“请香”,不能说买香。外面的香火要比里面便宜,因为里边烧香的“虔诚”香客哪个敢讨价还价,就像进了医院一样,根本不敢开口说,便宜点行不?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到了寺院门
很多妈妈总抱怨孩子像个小年糕一样缠着自己,从不肯自己玩儿。但是,抱怨的同时也要想想,我们是不是没有给孩子创造自己玩的机会,没能让他对自己玩感兴趣呢?  ● 做一个迟钝的妈妈  如果孩子在玩耍中一有点儿问题,你就马上干预,或动手帮他解决,孩子也许就会过度依赖你,丧失了自主玩耍的兴趣。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你一直扶着他上滑梯,又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滑下来,那么玩不了几次他就会要求离开;可是一旦你慢慢放手
“旭日阳刚”别变成演出公司赚钱道具    据《钱江晚报》报道,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在央视春晚中受到追捧,马上被演出商看上,杭州一家演出公司力邀他们3月在杭州开唱。北京一资深演出商透露,旭日阳刚被确定上春晚后,其“出场价”已经猛涨到3万至5万元。  旭日阳刚火起来了,是他们唱得好吗?未必,因为春晚上他们还走了调。但其迅速走红的现实却充分地反映出了这一不可辩驳的事实,就是民众希望真实、贴近生活和同情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