笹本恒子:我选择活成人间理想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放弃了理想。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对于人们如何老去,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曾这样阐述。有的人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葬。有的人,75岁时也能活得如同25岁那般。
  星河滚烫,你是选择活得平庸无常,抑或是活成人间理想?

冲破枷锁


  1914年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女子没有选择的余地,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似乎是她们最好的归宿。笹本恒子坐在教室里,思绪却已飞向窗外,飞向那如同在茫茫海面上的浮木一般的理想中。
  在周围同学打算毕了业直接结婚时,她只身逃离了枯燥乏味的课堂,带着一腔热忱,义无反顾地走向心中那片未知却充满挑战的领地。她不想给自己一个家庭主妇的设定,那一眼望到底的生活,不在她的人生蓝图中。
  她渴望在艺术殿堂中,挥洒自己的一腔热忱,渴望在丽日暖阳下,探索人生价值,追寻真正的自由。拿起画笔的那一刻,笹本恒子仿佛重新做回了自己,哪怕是在家自学绘画,她也不亦乐乎。
  天赋加努力,笹本恒子学有所成,并为东京日报社的社会版面绘画。
  一次机缘巧合,她从朋友那里得知,日本缺少新闻报道的摄影师,女性工作者的数量甚至为零。心中追求自由的火焰再次燃烧,她想试一试,尽管不知道自己此番行为是不是飞蛾扑火,但心意已决,机会永远都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那个普通女性出去工作会被说成是“乌烟瘴气”的年代,笹本恒子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身边的女性周而复始地洗衣、做饭、相夫教子并视之为终身事业时,她背着笨重的器材,扛着父母和外界的压力,加入专门为国外媒体提供新闻照片的摄影协会。
  “拍出生命力,而不是拍出人偶作品,拍下真实的一面才是摄影。”她是一个零基础的摄影师,却从自己最真实最独特的角度抓拍不一样的镜头,“凝视世界,哪怕一点不知道的事情都要搞清楚,想用照片来折射出来。”笹本恒子不仅成为了日本最早的女性摄影记者,就连以前质疑她的同行也逐渐对她的坚持不懈和卓越水准表示赞誉和尊重。
  东京奥运会、经济泡沫、“3·11”地震,一帧又一帧画面,一个又一个经典瞬间,留在她的相机里,留给了世人。

再次出发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名为“电视机”的家电被发明出来,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流以后,杂志社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相应的,笹本恒子失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相继失去了婚姻与工作,笹本恒子倒是从容地笑对这一切。
  凭借着对时尚的敏锐嗅觉与独到的见解,笹本恒子拿起画笔,开始设计衣服,开起了服装店。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来。当然,发展起来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是要有进步的,机械化生产也不例外。成品服装开始大量涌入市场,她的服装店受到不小的打击。但笹本恒子可不是一般的女性,她立刻转身投入最流行的欧美鲜花设计,第二年便出版了《鲜花设计教室》。
  任何时兴的事物都有消退的一天,当鲜花设计热消退后,她再次进入下一个行业——珠宝设计。这个女人不会向时代屈服,哪怕时代浪潮在翻涌,她也会一次次迎流而上。正如她所说的,技多不压身。一个人若想进步,年龄和性别绝不是障碍。总之,她绝不会闲着。
  乐观的笹本恒子笑对生活,生活也对她给予回报。
  50岁的她再次遇到了爱情,并与丈夫携手相伴度过20年。1985年,丈夫因癌症与她长辞。彼时,笹本恒子已经71岁,本应是一个享清福、有儿孙膝下承欢的年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她却拿起相机选择了再次出发。原来,摄影一直深埋在笹本恒子的心底。

  《恒子的昭和》摄影展,在日本各地举行。她在六年间,奔赴全国各地,采訪并拍摄了近100个明治时代的女性。她认为那时的女性非常了不起,在那样苛刻的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仍然拼尽全力,绽放属于她们自己的才能之花。于1992年,她出版了《璀璨的明治女性》。
  查尔斯先生是她96岁在法国旅行时认识的雕刻家,这个人令笹本恒子仿佛回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终于,在那年圣诞节,她寄出了写有“I LOVE YOU”的卡片,但她永远不会得到回信了,查尔斯在一个月后去世,这段感情也就不了了之。

把生活过成诗


  余下的岁月里,笹本恒子每天都在采访、写作,忙得不亦乐乎,身边的人都不相信这个精神劲十足的人已经96岁了。四年后,100岁高龄的笹本恒子获得日本时尚协会“最佳穿着奖”。她总是能带给人惊喜,我相信,协会颁给她这个奖,不仅是因为她对时尚的见解,更是她对人生的审美观:只要用心经营,一切都可以很美好。
  摄影界的“奥斯卡”——露西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奖者为102岁的笹本恒子。她不想告别,她没有工夫去死,她仍然有想见的人、想去的地方。若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总想自己已经多少岁了,那才真的完了!她要继续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创造奇迹。
  “你像你的信仰那样年轻,像你的疑虑那样衰老;像你的自信那样年轻,像你的恐惧那样衰老;像你的希望那样年轻,像你的绝望那样衰老。”她对自己的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热忱与好奇心,将使她永远年轻地活着。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其他文献
1  唐森一开始对陆慈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当初他的好兄弟兼公司合伙人邵聪把陆慈的简历拿给他看时,还笑着打趣他说:“招聘的时候我专门留意的,看你一年到头出差在外,连谈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这女孩是你喜欢的类型。”  照片上的陆慈粉黛未施,秀气的嘴唇轻抿着,唇角微微上扬,清澈的目光漾着浅浅的笑意,给人的感觉干净又清爽。  唐森只是置之一笑,他说:“我今年三十三了,这女孩才二十刚出头,如果三年是一个代
期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1  每次去逛街,不管是时装店还是内衣店,男性只占少部分,大多数是女性穿梭其中,年龄大小不等。内衣店里,女性不管是未婚还是已婚,都在大大方方地挑选胸罩与内裤,胸罩的款式与色泽相中了,就去试衣间一趟,合适了,拿出来,笑嘻嘻地跟店员磨牙,讨价还价。这样的场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在发生。  说实话,这个镜头,让我一再感慨。逝者如斯夫,转眼间沧海桑田。这塑胸健形的胸衣,从无到有,
期刊
2020年夏季重磅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落下帷幕,“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凭借他们小众、高级、逻辑严谨又激情四射的音乐捧得了冠军奖杯。实际上,这支乐队夺冠丝毫不出意外,他们在第一期现身赛场时,就因为声称“我们是来提高节目档次的”上过热搜。  为何“狂傲”至此?原因很简单:他们读书。  在节目花絮中,主唱华东就被编导“捉到”过在候场时争分夺秒读书。他读的是一本300多页的大部头纸质书,大卫·拜恩
期刊
月华如霜,共坐西窗,堂客突然发问:你写这书,你写那书,你欠我一封情书。现在我不曾酒醉鞭名马,也怕情多累美人,当年却是自相问,情为宝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多情时节没写情书,可能吗?堂客倒柜翻箱,把她铁盒子搬来,一封封拆开,没有。这不是吗?我曾用拼音写短信,叫我学生带她学校去。堂客大叫:这是吗?这是下发通知:明天来我学校吧,或是,星期六,我来你学校。这也叫情书?  没写情书?我冤枉。情书,我曾写过。  
期刊
8月中旬,我住在医院里,等待手术。  入院时被护士随机安排到一个四人间病房里,我的床位靠门。现在,假设我是1号床,从门口到阳台一字排过去,2号床在等手术,3号床刚做完手术,4号床和我同天入院,和我一样刚开始做各种入院检查。  住进去的第一晚,病房空调生生被调到了29度,我第二天起来看到温度显示才恍悟,我整晚翻来覆去热汗淋漓,并不是身体出了更大的问题。  我问病友们,为何开这么高温度。  “我妹陪护
期刊
为了顺应数字阅读时代,我分期买了iPad,初衷是用它来学习。事实上,我的确用iPad来学习了,大概两个月后,我就玩起了游戏。除了贪吃蛇、消消乐这类老游戏,这是我第一次那么正儿八经地玩手游。有朋友就打趣说:“很多人都说买iPad来学习,最后都玩起了游戏。”听到这句话,正玩着游戏的我手抖了下,“哎,被打死了。”  不只是平板,我曾经在手机上下载了很多学习类的App,最终,只在清理手機的时候,清理工具提
期刊
1990年代初,我成了《女报》记者,为了采写稿子,全国各地奔跑。有时候走得急,来不及买车票,亮出记者证,列车长一定会想方设法给我补上卧铺票。有一次,实在找不到空铺,列车长就让出了自己休息的铺位。  有人遭遇困窘不平之事,不找官府,而給我写信。  1998年10月,温州的一个渔家姑娘给我写信:奶奶六年前被人谋财害命,公安局迅速破案,抓获凶手;铁证如山,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凶手死刑,却因为凶手后面有人,被
期刊
身处信息的汪洋里,每分每秒,你都在接受着海量信息的冲击。  你抱着积极学习的态度,竭尽所能地阅读着你能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多并不意味着好。多,只意味着选择更加困难,辨别良莠更加吃力。  在这些一波一波涌来荡去的纷繁芜杂的信息中,你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焦虑感爆棚,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阅读能够抚慰你、帮助你,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引领你走出迷茫。  这时候,你需
期刊
那些两眼通红泪流不止的中年人  每年9月,如果你在机场、火车站、地铁上、巴士上、校门口,看到两眼通红泪流不止的中年人,请不要安慰他,让他痛快地哭一场吧。  他们都没什么事。只不过,是在忍受子女离巢的阵痛而已。  你们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谁也别笑谁。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雁秋说的。  雁秋清楚地记得,那天从儿子学校出来,眼泪忽然决了堤。她怕儿子看见,不敢擦。她一直走一直走,直到确认儿子看不见了以
期刊
[上岸]  陆安确实是上天赐予自己30岁生日的礼物,吴佳佳曾一度这么认为。  领导夫人把她的侄儿介绍给吴佳佳,吴佳佳不好意思拒绝。一顿饭下来,男方就以吴佳佳的男朋友自居了,离别时以霸道总裁的气势要送她回家。  “那你最后是怎么脱身的?”闺蜜小椒笑得前仰后翻。  人嘛,最怕就是遇到比自己更拽的人。男人对着比自己优秀的同类,就会知难而退。  在饭店门口,吴佳佳遇到了陆安,一个在某次活动中有过一面之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