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高原上的生命奇迹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也是这片雪域圣地的主体,百川绵延的复杂地势,将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隔绝在外,使其千百年来都保持着自有的原始气息和野性气质,堪称人迹罕至的超净区。
  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使三江源呈现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气候特征;多种复杂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为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天时地利之下,三江源孕育出自成一派且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诸多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享有“高寒生物自然種质资源库”之誉。

形如其名的“雪兔子”“抱团取暖”的垫状植被


  据2020年7月出版的两部学术专著《三江源国家公园植物多样性及名录》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主要植物图谱》统计,截至目前,三江源地区分布的植物多达832种,其中有5种为三江源特有植物、3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1种为省级重点保护植物。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植物族群,经过千百万年的繁衍生息,大部分已完全适应三江源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

  三江源享有“高原上的植物博物馆”盛誉,其植物分布情况整体呈东南至西北的梯度性变化,河谷草原、山地森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山流石滩等植被类型,依海拔自下而上排列。同时,各植被类型内部组成相对单一,因此三江源地区的植被原始性和脆弱性不容忽视。换个角度来看,不可多得且难以复制的植物类群又将三江源装点得异彩纷呈,其中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存在,它们或以高度罕见的稀缺性而独树一帜,或因具备某种特殊功效而声名大噪,还有些则顶着色彩艳丽的花冠、摆着妖娆动人的身姿,使观者忍不住啧啧称奇……
  在武侠小说和神话故事里,常常出现一种绝世罕见的草药——天山雪莲,它生长于雪山之巅,纯净而高洁,拥有“逆天改命”的神奇药效。现实生活中的雪莲,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一带,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并不能解百毒、治百病。近20多年来,基于文学作品的夸大描述,雪莲突然间拥有了极高的声望,加上商业宣传的推波助澜,不少人开始相信这些来自于冰缘带的雪莲是一种罕见的“神药”。随之而来的,是过度采挖导致的雪莲资源日益匮乏,许多与雪莲拥有亲缘关系的物种也惨遭殃及。
  与雪莲同样来自菊科风毛菊属的“雪兔子”,就是被“神药风”殃及的物种之一。雪兔子多生长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流石滩、山坡岩缝以及山顶沙石地,其枝叶蓬松、形状奇特,远看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兔子蹲在地上,故而得名。截至目前,中国境内共发现了20多种雪兔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西南横断山区,三江源地区常见的品种名为“羌塘雪兔子”。
  由于拥有和雪莲颇为相似的外观及生长环境,人们常把雪兔子误认为是雪莲。后来在巨大的利益趋势下,不少人干脆将雪兔子当作雪莲,或大把大把地挂在当地特产店,或随意摆在脏兮兮的市集上贱卖——据说有些地方一株仅卖几毛钱。事实上,雪兔子的药用价值还不如蒲公英,而且在晒干及运输过程中,极易变质滋生细菌和霉菌,一经食用,非但不能“包治百病”,反而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但若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雪兔子又是不可多得的“神药”:三江源这类高海拔地区,高寒且干冷,生态系统脆弱,雪兔子开花后能吸引大量昆虫,提高其他植物的授粉几率,从而进一步维护生物链平衡、防止土壤流失。

  在三江源地区行走,若是俯身悉心观察地表,总会发现那些看似荒芜的土地和山冈上,覆盖着数不尽的微小生物——垫状植被。它们往往体积矮小,茎叶多毛,匍匐生长,像垫子一样铺在地上。这样的垫状化生长习性,是植物适应高山环境的典型形态之一,它们通过紧密的植株排列和贴地的生长高度,以“抱团取暖”之姿,维持局部环境下的适宜温度,抵御寒潮和冷风的侵袭。当空气中的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垫状植被的中心温度仍可保持在1℃~2℃,从而能够缓解或避免大风和寒冻对植被幼芽的损伤。
  此外,垫状植被生长缓慢、叶片细小,可有效保存水分、降低蒸腾作用,完美地适应了高寒山区缺水的恶劣环境,同时也能改善其下土壤的容重和持水性等指标,间接为周边物种创造出相对优越的微环境。三江源地区常见的垫状植被有垫状点地梅、雪灵芝、钻叶风毛菊等,主要呈斑块状或者条带状,分布在山地高寒草甸带和高山流石滩附近。

“高原精灵”和“雪山主宰”人类禁区内的生命奇迹


  如果将三江源这座生命王国,比作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舞台,那么丰富且独特的植物种群就是不可缺少的舞美艺术,而那些自由驰骋的野生动物,则是最闪耀的明星。
  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众多,包括兽类85种、鸟类237种、两栖爬行类48种,其中珍贵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多达50余种。来到三江源地区,无论是探访“中国雪豹之乡”——青海玉树杂多县昂赛乡,还是走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那些自由奔驰的藏野驴、敢与汽车较力的野牦牛,以及藏羚羊、白唇鹿等珍稀保护物种,总是与我们一路相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可可西里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最引人关注的代表物种之一。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境内湖沼遍布,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6.2℃,永久冻土覆盖了90%以上的土地,冻土层厚达80米~120米,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生命禁区”。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藏羚羊却能身手矫健、奔跑如飞,无疑是禁区中的生命奇迹。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迎迎”,便是以藏羚羊为蓝本,一是为了借“羊”字谐音,意喻“喜气洋洋”;二是用藏羚羊顽强的生命力,来象征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
  可可西里境内的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和库塞湖等湖盆地区,以及它们周边的高寒草原、草甸,都是藏羚羊重要的繁殖地,其中尤以卓乃湖最为著名。每年五六月份,成群的雌性藏羚羊分别从青藏公路以东、可可西里山以南和羌塘东部出发,前往卓乃湖。春末夏初的可可西里,天气较为和煦,卓乃湖一带光影交错,加之湖畔石头大多呈紫褐色,恰好与初生羊羔的身体颜色一致,从而为藏羚羊产羔提供了一定的隐蔽条件。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踩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而母羚羊产仔后遗留下来的胎盘,则为狼、秃鹫等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由此可以看出,藏羚羊在可可西里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令人扼腕的是,可可西里的极端地理环境,没有将藏羚羊逼上绝路,反倒是人类将欲望的枪口对准了它们。20世纪80年代,因非法猎杀,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从约百万只,锐减到不足两万只,这着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数据。好在,近十几年来,得益于反盗猎执法行动的持续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如今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已恢复至7万多只,整个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则恢复至20万只左右。
  可可西里境内的大多数野生动物,譬如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大都偏好栖居于地势敞阔的草原地带,但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却恰恰相反,它们雄居于雪山之巅,被称为“雪山的主宰”。可可西里北部的昆仑山脉是雪豹的典型栖息地,也是沟通青藏高原东、西两侧,乃至环青藏高原地区与中亚地区雪豹群体的重要廊道。
  在高山生态系统中,雪豹无疑处于能量金字塔和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主要以岩羊、北山羊、塔尔羊等动物为食。每逢冷风如刀的冬季,雪豹会来到2500米左右的低海拔地区,穿梭于高山灌丛和山地針叶林间,四处觅食;到了夏季,气温稍稍回暖,它们则会攀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线边缘,在裸岩和高山草甸上打盹小憩,享受高原上来之不易的温暖时光。
  “雪豹”一名,与它们喜好在雪线附近活动的习性密不可分,同时也暗示了其外形如白雪般灵动——皮毛整体呈奶白色,其上镶嵌着不规则的玫瑰形黑色斑块,犹如穿了一身迷彩服。相较于其他豹属动物,雪豹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诸多适应高寒气候的形态特征:它们拥有极其致密的皮毛,毛发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4000多根,使其能够在零下40℃左右的极寒天气下生存;雪豹体型矫健,曲线流畅,修长而蓬松的尾巴,除了在奔跑中维持平衡,还是睡觉时的绝佳取暖工具……

飞越“世界之巅”的高山兀鹫“鸟类熊猫”黑颈鹤


  大多数时候,相比于自由驰骋的地面动物,翱翔在天际的各种鸟类,更容易闯入人们的视野和镜头,它们或穿梭于巍峨雪山间,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或盘旋于苍茫天空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潇洒身姿……
  在鸟类的世界,飞越气候严酷的“世界屋脊”,无疑是一场无比艰辛的跋涉,更别提越过“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拥有这一能力的鸟类寥寥无几,大型猛禽高山兀鹫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高山兀鹫是一种留鸟,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变幻而四处迁徙。高山兀鹫的学名“Gyps himalayensis”,直白地指出了这种隼形目鹰科鸟类的主要栖居地——喜马拉雅山脉,三江源地区的草原河谷地带也有它们的身影。作为天空的王者,高山兀鹫成鸟的翅膀张开长度超过两米,无疑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猛禽。健硕的羽翅赋予了高山兀鹫超乎寻常的能量,作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它们善于在6000米左右的高空翱翔,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不少世居高原的百姓也因此将其视为离天神最近的生灵。
  与高山兀鹫桀骜不驯的英姿相比,三江源地区的另一大珍稀鸟类——黑颈鹤更显优雅,它们是藏地百姓心中的“仙鹤”和“神鸟”。在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中,就描写过王妃珠茉派遣黑颈鹤向格萨尔王发出求救信的片段。黑颈鹤体型较大,成鸟体长可达约120厘米,双脚修长,身体呈灰白色,脖颈处的羽毛又黑又亮,头顶和内眼角呈异常鲜艳的血红色。黑颈鹤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类熊猫”,主要在青藏高原繁殖、云贵高原过冬,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唯一在高原上繁殖和越冬的鹤种。值得一提的是,黑頸鹤是动物界的忠贞典范,它们终身奉行“一夫一妻制”,当伴侣意外死亡后,剩下的一只也会随之自杀,甚至还有些刚烈的鸟儿会选择飞向高空,再一头扎到地上,折颈而亡。
  除了高山兀鹫和黑颈鹤,在三江源还能看到白尾海雕、金雕、雕鸮、白鹭、棕头鸥等珍稀鸟类的身影,这里无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散布全境的湿地、湖泊、红草滩、灌木林和针叶林,为鸟儿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及水分来源——吃饱喝足的高原鸟儿总会演一出“擒拿格斗戏”,体型袖珍的血雀打起架来尤其可爱,它们会一边摆出不输猛禽的阵势,一边发出略带稚气的悦耳鸣叫;地广人稀的高原风貌,则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飞行空间——斑头雁喜欢成群翱翔,它们通常会在空中排列成“V”形编队,开启最省力的飞行模式;金雕常在山地丘陵穿梭,或于山脚平原展示贴地飞行技巧,它强劲的双翼既是速度的象征,也是空中王者的荣耀……
其他文献
华安里的街道上总是暗暗的,拥挤的握手楼阻挡了阳光,刚到华安里的人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阴暗,时间一长,胆子也会变大许多。  华安里,位于武汉市二环线以内,江汉区和江岸区交界处,是武汉最大的社区型城中村,和它在“汉漂”中名气成反比的,是本地人对于它的陌生。同大多数城中村一样,华安里的历史不算长,只有二三十年。但就在这个占地1.08平方千米的地方,密密麻麻聚集了2005栋私房。过去,这里有大批服装加
当3G通信在国内还扭扭捏捏地不愿抛头露面时,同样曾令普罗大众可望不可及的无线局域网(WlrelessLAN,这里特指IEEE802.11b/g)却在一夜间变得平易近人。如今,一个普通的无线路由器价格通常不足500元,某些入门级的产品甚至价格低至100余元。于是乎,众多追逐数字化科技体验的前卫家庭纷纷架设了无线局域网,在家里无牵无绊地上网冲浪俨然成为一种享受自在生活的全新方式。然而,近期我们连续接到
左页图为菲律宾宿务一珊瑚岛。俯瞰小岛,四周的珊瑚礁犹如一条深蓝色的丝带将小岛包围;由于珊瑚礁受到良好的保护,这里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是许多水下摄影师的天堂。右下图为斯里兰卡一珊瑚海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就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珊瑚群落的生态健康,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警醒,甚至连一些科学家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因为较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等过一段时间,珊瑚自然会恢复。只可惜事与愿违,接下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亲切宜人且精致的艺术,它利用建筑、假山、水池、花木等造景要素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无限意境,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作为园林建筑要素的一部分,空窗在整个园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是形制恢弘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玲珑的私家花园,都有它的踪影,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一扇扇窗,游人仿若参观一幅幅生动的风景画,这种中式“框格美学”使古典园林极富诗情画
艺术、文化、技术……,有比把这三者完美结合起来更让人着迷,更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吗?并不是所有工业产品都能给人做这样尝试的机会。我所知道的其中之一是汽车,现代曾经把它的一款SUV命名为“SantaFee”,这是美国加州靠近墨西哥边境的一个小镇。在这里,阳光与拉丁风情,赭黄山峰上亮蓝与亮红的房子,世界上最有钱的一些富翁和狂放不羁的艺术家和谐相处.车的名字和它带来的联想,加上车身夸张的肌肉线条和它体内强有
全民单反  在入门级数码单反D50停产后,尼康(Nikon)急欲推出其替代产品,以便在消费类市场惨烈的价格竞争中掌握主动,近日推出的D40便是尼康抢占低端单反市场的杀手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管风琴教堂代表了典型的丹麦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却又别致典雅,使人情不自禁赞叹设计师的非凡构思。  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格伦特维教堂(Grundtvigs Kirke),它凭借自身独特而惊艳的设计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座教堂的造型就像是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因此,格伦特维教堂又被称为“管风琴教堂”。  20世纪初,为了纪念丹麦历史上重要的神学家、教育家、诗人格伦特维(Grund
三月末,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给伊犁悄悄地打开了一扇窗。顶冰花、白番红花这两种天山迎春花在伊犁河谷率先闻春而开;进入四月,整个河谷万物复苏,草木葱茏、芳野萋萋,花朵漫山遍野,纯白、粉红、亮黄等多彩花色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荒原装扮得分外妖娆。  雪山与丘陵之间,粉色杏花犹如落入凡间的仙子,姿态万千;山谷与云杉之间,黄灿灿的金莲花仿若金色的飘带,轻柔地随风舞动;山坡与树林之间,紫色的薰衣草田,像是荡漾起波涛
黄昏,独访马王堆  跋涉千里,来时已是黄昏  寂静幽深的遗址上  三个大坑盛满高深莫测的时光  稀疏的鸟鸣温馨提示  此地现在空无一人——  除了我  谁能想到  几杯形似马鞍的黄土下  会在扑朔迷离的传说里  藏着一个两千年的惊天秘密  这么多朝代过去了  连名字都一直叫错  是天意或是故意  但这又能怎样呢  终究还是没有躲过宿命  躲过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偶然  或必然  无论如何要感谢你们  
古往今来,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女性就如傲立雪中的红梅,既是那一片白里最夺目的红,也饱受着世人最多的非议。但与非议相比,最让她们痛苦的,还是她们无法像男性帝王那样,同时坐拥“江山”和“美人”,每当她们向心中的王座更进一步,就离自己渴望的爱情越远一步。  但有一人是例外,她就是评书《杨家将》中的辽国首脑——萧太后,一位拥有“史上最完美婚外恋”的女强人,她的情人,也是《杨家将》里的重要人物:辽国大将韩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