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文艺类科普作品创作的文学品味与哲学思考——以长篇科普历史小说《詹天佑》为例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文艺类科普作品的创作是科普创作中的一个弱化区域,更是文学作品长廊里黯然失色的一个展柜。作家如何把握以科学家为主角的科普作品的创作,兼顾文学与科普的双重功能,对于作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得者陈典松的长篇科普历史小说《詹天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鲜活的研究范例。作者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宏观把握和细节设计,语言叙述的沉稳、严谨,结构布置的大气、周密,人物描写的细腻,对科学事实的逻辑陈述等,都是这部作品留给我们的启示,其通感效应中的文学品味,坚持在叙事过程中传播
其他文献
文章从分析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基地的建设出发,通过实施本土化“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建立校企双主体管理机构,创新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探索校企深度
通过对校本特色的高职文明修身工程的案例剖析,概括了立体式结构、多维度参与和体系化内容三方面的创新,并从哲学思辨角度指出活动形式由定界到跨界、活动内容由加法到积分、组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输血前血液相容性试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4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患者用血和急诊患者的输血前血液相容性试验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家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