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职学校种植、园艺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林果生产技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它的教学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走出课堂,面向生产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果树栽培的实际技能贯穿其学习过程的始终。为改进《林果生产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提高全面认识、增加实训课时、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改革对策,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增进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林果生产技术 教学改革 对策
1.《林果生产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的中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整形与修剪"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重要章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任课教师受到传统学历教育、自身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仍习惯于"课本上整形、黑板上修剪",这就导致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简单陈旧,最终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素质。
1.2 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林果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必须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但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严重不足,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自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也未认识到果树整形修剪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们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由于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不能较大规模的采购实训设备,导致学校的实训条件相当不完善。开展"整形与修剪"这一重要章节内容的实训,要求学校必须有一个树种齐全、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很不完善,最终实践教学的内容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增强对相关课程内容的了解与认识。
1.3 认识程度不够。在现行中职院校《林果生产技术》教材中,其总论和各不同树种的栽培技术中都把"整形与修剪"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讲述,用较大的篇幅来介绍如何进行果树的整形修剪。然而,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很多果农确对整形修剪存在简单片面甚至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过分强调整形修剪对果树增产的重要性,有的甚至认为其不易掌握、很神秘。以前,很多专业教师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比较模糊,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上这些不足都容易使学生们形成一种错觉,即整形修剪对果树栽培及高产高效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凌驾于其他管理环节之上。
2.改革对策
2.1 增进学生对果树整形修剪的正确认识。"整形与修剪"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无论课堂任课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都必须让学生们对果树的整形修剪形成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必须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强化。
2.1.1 明确果树整形修剪在果树年周期中各个管理环节中的重要地位。果树栽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管理措施都要配套进行,仅依靠某一项管理是不现实的。果树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句俗语:"品种是基础,肥水是关键,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是辅助"。也就是说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果品,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最基础的,肥水管理在果树各项管理当中是最关键的。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肥水管理,配合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管理才能够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整形修剪只是果树年周期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其作用只有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科学配套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
2.1.2 准确把握果树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和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的关系。对果树来讲,尤其是对结果期以前的果树,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高度集约的设施栽培模式的出现,夏季修剪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比冬季修剪更为重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没有给学生讲解透彻,加之生产实际中果农的错误做法,造成了学生只重视冬季修剪,而忽视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的配合。
2.2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要走出去,让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使教学活动同生产实际零距离。该章节的教学组织中,笔者通过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图片影像声音齐全等多种优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理论内容多且非常抽象,教学难点是整形修剪的原理、作用,教学重点是常用树形的特点及培养过程、各种修剪的具体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课时多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教学特别适合这样的章节。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尽可能地收集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生产实际的现场内容搬进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说明抽象的问题,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减少了板书,提高了效率。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积极联系管理科学、规范的果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其次在组织实践教学时,科学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过程,把这一章的实训内容分成"整形"和"修剪"2个主任务模块,然后把主任务模块再细分为多个分任务,在实训中依次完成分解的小任务,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就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来讲,可以通过参观校外果园,对修剪前后的情况对比,让学生自由讨论、评价管理者修剪的优缺点,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達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不仅能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查,从而得出结论。总之,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3.结语
通过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林果生产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果树生产的日新月异,新的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真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宁,冯美.谈如何提高果树栽培学教学效果[J].农业教育研究
[2]高玉刚,金永玲.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代志国,高庆玉.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中职学校 林果生产技术 教学改革 对策
1.《林果生产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的中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整形与修剪"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重要章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任课教师受到传统学历教育、自身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仍习惯于"课本上整形、黑板上修剪",这就导致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简单陈旧,最终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素质。
1.2 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林果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必须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但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严重不足,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自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也未认识到果树整形修剪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学生们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由于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不能较大规模的采购实训设备,导致学校的实训条件相当不完善。开展"整形与修剪"这一重要章节内容的实训,要求学校必须有一个树种齐全、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很不完善,最终实践教学的内容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增强对相关课程内容的了解与认识。
1.3 认识程度不够。在现行中职院校《林果生产技术》教材中,其总论和各不同树种的栽培技术中都把"整形与修剪"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讲述,用较大的篇幅来介绍如何进行果树的整形修剪。然而,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很多果农确对整形修剪存在简单片面甚至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过分强调整形修剪对果树增产的重要性,有的甚至认为其不易掌握、很神秘。以前,很多专业教师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比较模糊,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上这些不足都容易使学生们形成一种错觉,即整形修剪对果树栽培及高产高效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凌驾于其他管理环节之上。
2.改革对策
2.1 增进学生对果树整形修剪的正确认识。"整形与修剪"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无论课堂任课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都必须让学生们对果树的整形修剪形成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必须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强化。
2.1.1 明确果树整形修剪在果树年周期中各个管理环节中的重要地位。果树栽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管理措施都要配套进行,仅依靠某一项管理是不现实的。果树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句俗语:"品种是基础,肥水是关键,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是辅助"。也就是说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果品,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最基础的,肥水管理在果树各项管理当中是最关键的。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肥水管理,配合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管理才能够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整形修剪只是果树年周期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其作用只有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科学配套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
2.1.2 准确把握果树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和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的关系。对果树来讲,尤其是对结果期以前的果树,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高度集约的设施栽培模式的出现,夏季修剪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比冬季修剪更为重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没有给学生讲解透彻,加之生产实际中果农的错误做法,造成了学生只重视冬季修剪,而忽视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的配合。
2.2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要走出去,让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使教学活动同生产实际零距离。该章节的教学组织中,笔者通过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图片影像声音齐全等多种优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理论内容多且非常抽象,教学难点是整形修剪的原理、作用,教学重点是常用树形的特点及培养过程、各种修剪的具体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课时多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教学特别适合这样的章节。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尽可能地收集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生产实际的现场内容搬进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说明抽象的问题,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减少了板书,提高了效率。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积极联系管理科学、规范的果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其次在组织实践教学时,科学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过程,把这一章的实训内容分成"整形"和"修剪"2个主任务模块,然后把主任务模块再细分为多个分任务,在实训中依次完成分解的小任务,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就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来讲,可以通过参观校外果园,对修剪前后的情况对比,让学生自由讨论、评价管理者修剪的优缺点,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達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不仅能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查,从而得出结论。总之,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3.结语
通过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林果生产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果树生产的日新月异,新的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真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宁,冯美.谈如何提高果树栽培学教学效果[J].农业教育研究
[2]高玉刚,金永玲.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代志国,高庆玉.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