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英特尔Celeron系列处理器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这就是——Celeron 420。这款处理器采用了传闻已久的Conroe-L核心,运用65纳米制程生产,主频为1.6GHz,外频为200MHz,8倍频、核心电压为1.25V。
Celeron 420是第一款前端总线为800MHz的Celeron,代表着英特尔八门级处理器的规格再次提升至一个新境界。这款处理器同样支持英特尔MMX、SSE、SSE2、SSE3多媒体指令集,具备EM64T技术,支持EIST节能技术。出于产品定位的考虑,它不支持英特尔Virtualization(虚拟化)技术和博锐(VPro)技术。
除了只有单核心以外Conroe-L核心的二级缓存也减少到512KB,比Pen-tium E2140还要少一半,和此前CedarMRll核心的Celeron D 35X系列相当。尽管Conroe-L的规格比Conroe有很大缩减,但毕竟是基于英特尔Core微架构拥有Core微架构独有的三组simple Decoder(简单译码单元)和一组Complex De-coder(复杂译码单元)。多路设计使其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JPC)会比CedarMill核心的Celeron D高很多,性能也让人期待。不但如此,由于频率仅为1.6GHz,而且二级缓存大幅度降低,减小了晶体管数量,Celeron 4xx系列的功耗控制非常好,TDP功耗仅为35W,彻底摆脱了英特尔处理器功耗高的恶名。更低的功耗使得Celeron 420系列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也颇受期待。
从价格来看,盒装Celeron 420处理器的价格目前为310元左右,与AMDAthlon 64 3000 相同只比65纳米制程的Athlon 64 3500 (散)便宜30元。那么,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是否值得我们选择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它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考虑到入门级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的平台采用了整合GMA950图形核心的945GC主板和512MB×2的DDR2 667内存。
在注重综合性能的SYSmark20048E测试中Celeron 420的得分很不错,超过了此前的Celeron D352,只比更贵的Athlon 64 3500 略逊,可见在偏重于多线程处理的应用环境中,Core架构核心仍然保持着高效率的特色。
在主要偏重于文件音频、图片压缩与解压测试的PCMark05 CPU测试中,Celeron 420的成绩却与Celeron D352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流水线较短的Celeron 420在满负载规律型计算中的能力反而不如以前。
在功耗方面,Celeron 420处理器搭配945GC主板时,其闲置功耗仅为52W,峰值功耗也只有70W。相对于以前NetBurst架构处理器动辄上百瓦的功耗来说,它确实是一款非常节能的产品。65纳米制程Athlon 64 3500 设计功耗(TDP)是65W,系统闲置功耗大约为52W,峰值功耗为大约77W。Celeron420处理器的功耗要更低一些。
此前Core微架构处理器都拥有极强的超频能力那么,Celeron 420是否也是一款超频极品呢?我们在P35芯片组主板上对它进行了实际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这款处理器确实拥有很大的超频空间,可以稳定运行在3GHz左右。但它的倍频只有8倍,如果只是将前端总线提升到1066MHz,它的实际频率也只是超频到2.13GHz左右而已,只有英特尔P965/P35、nForce 650/680i SLl芯片组等支持1333MHz以及更高前端总线的高端芯片组才能发挥它的潜力,而这些高端超频主板几乎价格都在千元左右甚至更高。
反观AMD同价位的产品,Athlon 643000 搭配500元左右的nForce系列主板几乎都可以轻松超频到2.4GHz。很显然周边主板的限制使得Celeron 420在超频性价比方面大打折扣。
尽管目前主流双核处理器很受用户欢迎,但对于真正的人门级用户来说单核处理器仍然是大家考虑选择的对象之一。而在300元的处理器中Celeron 420在性能与功耗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平衡,一举扭转了此前Celeron D处理器高功耗低性能的形象。Celeron420处理器并不能在这一价位横扫所有竞争对手。其原因有两点:第一,AMDAthlon 64 3000 目前的价位与它相同,并且整个平台的超频成本更低。第二英特尔入门级整合图形平台在规格和功能上仍然与AMD的整合图形平台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如果你不超频,又希望组建一台低功耗电脑,那么Cel-eron 420处理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Celeron 420是第一款前端总线为800MHz的Celeron,代表着英特尔八门级处理器的规格再次提升至一个新境界。这款处理器同样支持英特尔MMX、SSE、SSE2、SSE3多媒体指令集,具备EM64T技术,支持EIST节能技术。出于产品定位的考虑,它不支持英特尔Virtualization(虚拟化)技术和博锐(VPro)技术。
除了只有单核心以外Conroe-L核心的二级缓存也减少到512KB,比Pen-tium E2140还要少一半,和此前CedarMRll核心的Celeron D 35X系列相当。尽管Conroe-L的规格比Conroe有很大缩减,但毕竟是基于英特尔Core微架构拥有Core微架构独有的三组simple Decoder(简单译码单元)和一组Complex De-coder(复杂译码单元)。多路设计使其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JPC)会比CedarMill核心的Celeron D高很多,性能也让人期待。不但如此,由于频率仅为1.6GHz,而且二级缓存大幅度降低,减小了晶体管数量,Celeron 4xx系列的功耗控制非常好,TDP功耗仅为35W,彻底摆脱了英特尔处理器功耗高的恶名。更低的功耗使得Celeron 420系列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也颇受期待。
从价格来看,盒装Celeron 420处理器的价格目前为310元左右,与AMDAthlon 64 3000 相同只比65纳米制程的Athlon 64 3500 (散)便宜30元。那么,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是否值得我们选择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它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考虑到入门级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的平台采用了整合GMA950图形核心的945GC主板和512MB×2的DDR2 667内存。
在注重综合性能的SYSmark20048E测试中Celeron 420的得分很不错,超过了此前的Celeron D352,只比更贵的Athlon 64 3500 略逊,可见在偏重于多线程处理的应用环境中,Core架构核心仍然保持着高效率的特色。
在主要偏重于文件音频、图片压缩与解压测试的PCMark05 CPU测试中,Celeron 420的成绩却与Celeron D352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流水线较短的Celeron 420在满负载规律型计算中的能力反而不如以前。
在功耗方面,Celeron 420处理器搭配945GC主板时,其闲置功耗仅为52W,峰值功耗也只有70W。相对于以前NetBurst架构处理器动辄上百瓦的功耗来说,它确实是一款非常节能的产品。65纳米制程Athlon 64 3500 设计功耗(TDP)是65W,系统闲置功耗大约为52W,峰值功耗为大约77W。Celeron420处理器的功耗要更低一些。
此前Core微架构处理器都拥有极强的超频能力那么,Celeron 420是否也是一款超频极品呢?我们在P35芯片组主板上对它进行了实际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这款处理器确实拥有很大的超频空间,可以稳定运行在3GHz左右。但它的倍频只有8倍,如果只是将前端总线提升到1066MHz,它的实际频率也只是超频到2.13GHz左右而已,只有英特尔P965/P35、nForce 650/680i SLl芯片组等支持1333MHz以及更高前端总线的高端芯片组才能发挥它的潜力,而这些高端超频主板几乎价格都在千元左右甚至更高。
反观AMD同价位的产品,Athlon 643000 搭配500元左右的nForce系列主板几乎都可以轻松超频到2.4GHz。很显然周边主板的限制使得Celeron 420在超频性价比方面大打折扣。
尽管目前主流双核处理器很受用户欢迎,但对于真正的人门级用户来说单核处理器仍然是大家考虑选择的对象之一。而在300元的处理器中Celeron 420在性能与功耗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平衡,一举扭转了此前Celeron D处理器高功耗低性能的形象。Celeron420处理器并不能在这一价位横扫所有竞争对手。其原因有两点:第一,AMDAthlon 64 3000 目前的价位与它相同,并且整个平台的超频成本更低。第二英特尔入门级整合图形平台在规格和功能上仍然与AMD的整合图形平台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如果你不超频,又希望组建一台低功耗电脑,那么Cel-eron 420处理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