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毕业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师范学校的我,从事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至今已经有18年。这18年里我撰写的40多篇论文分别在县级、市级、省级获奖;“对一根小棒上一节体育课的实践与再思考”、“让体操垫在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废旧篮球的功能开发与运用”等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主持的课题多次在县级、市级获奖;多次被评为县级篮球、乒乓球、田径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目前,获得了“县级教坛新秀”、“市级教坛新秀”、“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这点成绩虽是微不足道,但于我来说却是来之不易。一路行来的努力与奋斗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与苦涩。
一、百折不挠,永不言弃——进城竞聘之路
我19岁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被戏称为“浙江西藏”的偏远乡村小学工作。初为人师,站在学生面前脸会红,心会跳,腿会打哆嗦,说话会语无伦次,没有几节课能够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地匕下来,那场面很是难为情。还好,乡村学校里的老教师特别纯朴、善良,总是给予我帮助。半年后,我的教学才慢慢地步人正轨,在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先前的症状。在乡村教书的第6年,学校陆陆续续有几个教师竞聘到县城教书。这件事对一向不服输的我触动很大,于是我也开始了“进城竞聘”的奋斗之路。
说起“进城竞聘”的事情,那真心酸:
2005年听说进城竞聘只要考《教育理论》就行了,于是一有空我就手捧一本《教育理论》不停地看。到了一年一度的进城竞聘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考试。从考场出来,感觉自己好像明天就是城里的教师一样特别开心。理论成绩一公布,笔试通过了,但是还要进行面试。面试的项目是“说课”。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说课”,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所以在面试时,只能是赶鸭子上架,胡乱说一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下台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被淘汰了。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在2006年,我重振旗鼓,花了大量的时间对着镜子练习“说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进城竞聘时间,我又怀着进城梦参加了考试。心想,今年准备得这么充分,进城应该是没问题了吧。笔试成绩一公布,我像去年一样如愿进入面试环节,但是面试项目从去年的“说课”变成了“模拟上课”。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模拟上课”是什么,心中那团热火瞬间变成了冰块,结果不出所料,进城的希望又落空了。
都说“善于总结经验,就能少走弯路,小总结,小收获,大总结,大收获,不总结不收获。”通过上两次的失败教训之后,2007年,对“说课”、“模拟课上”两个面试内容我都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感觉当时的自己就像是个演员,天天在背台词。有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2007年进城竞聘项目又改成了考“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我成绩排在第一,但是专业技能考试我却排在了最后。专业技能考试内容包括:体操、技巧、排球、篮球。当时篮球项目分值占的比例非常大,结果我们大多女教师就在这个项目栽了个大跟头。第三次,我又懵了,只得再一次与进城梦说拜拜了。
经历3次失败,回到学校,我再没有了往日的激情与动力,每天开始抱怨上天对我的不公与戏耍,心里极度郁闷与焦躁,在课堂上对学生没了耐心,对家人没了细心,感觉自己是个无能的人,甚至几度想破罐子破摔。直到有一天,体育教研员夏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全县的体育教研活动准备在我们学校举行,让我上一堂公开课。为了不让自己在众多的体育教师面前出丑,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内容为《沙包乐园》的体育课,当时这堂课得到了众多看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最后被选送到丽水市作为优秀课进行展示,并得到了很多参会代表们的称赞。
经过这次公开课后,我感觉到了自己也不是那么无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优秀”的,于是又重拾了信心,2008年开始了第4次进城竞聘之路。我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要考的专业技能都进行刻苦练习,而且把每一天练习的项目进行测试,并登记成册。看着每一天的点点进步,我心里乐开了花,感觉自己好像比以前变得更高、更大、更强了。2008年的进城竞聘中,我各项成绩也挺优秀,但是还是没有资格进城。因为当年体育教师进城指标只有一个,我的成绩排在第二,跟第一名只差0.1分,又落选了。虽然落选,但是我这次没有失落,内心却更坚定了。因为我觉得,这几年的竞聘,使我的知识技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比以前进步了,而且进步非常得大。
2009年,我又一次参加了进城竞聘,考试、面试时没有了往日的忐忑,多了一份从容。结果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县城教师。
五年的竞聘之路,感慨良多,收获更多。感慨的是竞聘真得辛苦,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有时真是想放弃算了。但是,当我竞聘成功后,回头一看,这五年倒也没有虚度,反而因为参加竞聘,使的我专业技能与理论得到了很大幅度地提升。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坚持、坚持、再坚持——自学考试之路
进了城,当了城里的教师,第一感受就是城里的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面对城里的学生,还真有点怵,怕自己有限的知识“镇”不住他们,怎么办呢?于是我又走上了自学考试的奋斗之路。
2009年进城之后,我就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白考过程有苦也有甜。苦的是每天下班回家照顾孩子安睡之后,还要独自挑灯夜读。那种苦楚,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够体会到。甜的是每一次查阅分数时,看到各科成绩通过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四年的努力,我先后通过了16个理论科目和8个实践科目的考试。并于2012年10月份顺利地拿到了体育教育本科文凭。自考就像是一次孤独者的旅行,一本本的教材就是旅途中的同伴。也许,远方不会有硕果累累的果园,更不会有价值连城的宝藏。但沿途美丽的风景,旅行中对于人生的感悟,都是生命中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成功贵在坚持,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和坚持。如果说成功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评名优教师之路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经常关注我们县里教研网上的一些教学信息。除了关注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之外,我还总是会时不时地打开“名师风采”这一个栏目,看着名师们取得的成就,心里的触动也是蛮大的。总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也能在教研网上留下我的足迹,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名师。于是我又走上了评名优教师的奋斗之路。
评名优教师的条件很多,要有论文、课题、优质课等,但我努力进取,迎难而上,虚心求教,尽力工作,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评上了市学科带头人。在这三年里,为了写论文、写课题、上优质课,我都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夜晚是通宵达旦了;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没有陪我的家人去游玩了;更记不清有多少次没有参加同事的聚会了,其中的“苦”与“乐”成了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四、感悟
一路行来,是家人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是夏小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不断提升,是心中的那份坚持指引着我不断前行。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女体育教师,我想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努力”。虽然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永远不会成功!
一、百折不挠,永不言弃——进城竞聘之路
我19岁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被戏称为“浙江西藏”的偏远乡村小学工作。初为人师,站在学生面前脸会红,心会跳,腿会打哆嗦,说话会语无伦次,没有几节课能够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地匕下来,那场面很是难为情。还好,乡村学校里的老教师特别纯朴、善良,总是给予我帮助。半年后,我的教学才慢慢地步人正轨,在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先前的症状。在乡村教书的第6年,学校陆陆续续有几个教师竞聘到县城教书。这件事对一向不服输的我触动很大,于是我也开始了“进城竞聘”的奋斗之路。
说起“进城竞聘”的事情,那真心酸:
2005年听说进城竞聘只要考《教育理论》就行了,于是一有空我就手捧一本《教育理论》不停地看。到了一年一度的进城竞聘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考试。从考场出来,感觉自己好像明天就是城里的教师一样特别开心。理论成绩一公布,笔试通过了,但是还要进行面试。面试的项目是“说课”。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说课”,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所以在面试时,只能是赶鸭子上架,胡乱说一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下台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被淘汰了。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在2006年,我重振旗鼓,花了大量的时间对着镜子练习“说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进城竞聘时间,我又怀着进城梦参加了考试。心想,今年准备得这么充分,进城应该是没问题了吧。笔试成绩一公布,我像去年一样如愿进入面试环节,但是面试项目从去年的“说课”变成了“模拟上课”。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模拟上课”是什么,心中那团热火瞬间变成了冰块,结果不出所料,进城的希望又落空了。
都说“善于总结经验,就能少走弯路,小总结,小收获,大总结,大收获,不总结不收获。”通过上两次的失败教训之后,2007年,对“说课”、“模拟课上”两个面试内容我都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感觉当时的自己就像是个演员,天天在背台词。有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2007年进城竞聘项目又改成了考“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我成绩排在第一,但是专业技能考试我却排在了最后。专业技能考试内容包括:体操、技巧、排球、篮球。当时篮球项目分值占的比例非常大,结果我们大多女教师就在这个项目栽了个大跟头。第三次,我又懵了,只得再一次与进城梦说拜拜了。
经历3次失败,回到学校,我再没有了往日的激情与动力,每天开始抱怨上天对我的不公与戏耍,心里极度郁闷与焦躁,在课堂上对学生没了耐心,对家人没了细心,感觉自己是个无能的人,甚至几度想破罐子破摔。直到有一天,体育教研员夏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全县的体育教研活动准备在我们学校举行,让我上一堂公开课。为了不让自己在众多的体育教师面前出丑,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内容为《沙包乐园》的体育课,当时这堂课得到了众多看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最后被选送到丽水市作为优秀课进行展示,并得到了很多参会代表们的称赞。
经过这次公开课后,我感觉到了自己也不是那么无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优秀”的,于是又重拾了信心,2008年开始了第4次进城竞聘之路。我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要考的专业技能都进行刻苦练习,而且把每一天练习的项目进行测试,并登记成册。看着每一天的点点进步,我心里乐开了花,感觉自己好像比以前变得更高、更大、更强了。2008年的进城竞聘中,我各项成绩也挺优秀,但是还是没有资格进城。因为当年体育教师进城指标只有一个,我的成绩排在第二,跟第一名只差0.1分,又落选了。虽然落选,但是我这次没有失落,内心却更坚定了。因为我觉得,这几年的竞聘,使我的知识技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比以前进步了,而且进步非常得大。
2009年,我又一次参加了进城竞聘,考试、面试时没有了往日的忐忑,多了一份从容。结果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县城教师。
五年的竞聘之路,感慨良多,收获更多。感慨的是竞聘真得辛苦,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有时真是想放弃算了。但是,当我竞聘成功后,回头一看,这五年倒也没有虚度,反而因为参加竞聘,使的我专业技能与理论得到了很大幅度地提升。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坚持、坚持、再坚持——自学考试之路
进了城,当了城里的教师,第一感受就是城里的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面对城里的学生,还真有点怵,怕自己有限的知识“镇”不住他们,怎么办呢?于是我又走上了自学考试的奋斗之路。
2009年进城之后,我就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白考过程有苦也有甜。苦的是每天下班回家照顾孩子安睡之后,还要独自挑灯夜读。那种苦楚,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够体会到。甜的是每一次查阅分数时,看到各科成绩通过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四年的努力,我先后通过了16个理论科目和8个实践科目的考试。并于2012年10月份顺利地拿到了体育教育本科文凭。自考就像是一次孤独者的旅行,一本本的教材就是旅途中的同伴。也许,远方不会有硕果累累的果园,更不会有价值连城的宝藏。但沿途美丽的风景,旅行中对于人生的感悟,都是生命中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成功贵在坚持,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和坚持。如果说成功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评名优教师之路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经常关注我们县里教研网上的一些教学信息。除了关注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之外,我还总是会时不时地打开“名师风采”这一个栏目,看着名师们取得的成就,心里的触动也是蛮大的。总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也能在教研网上留下我的足迹,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名师。于是我又走上了评名优教师的奋斗之路。
评名优教师的条件很多,要有论文、课题、优质课等,但我努力进取,迎难而上,虚心求教,尽力工作,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评上了市学科带头人。在这三年里,为了写论文、写课题、上优质课,我都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夜晚是通宵达旦了;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没有陪我的家人去游玩了;更记不清有多少次没有参加同事的聚会了,其中的“苦”与“乐”成了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四、感悟
一路行来,是家人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是夏小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不断提升,是心中的那份坚持指引着我不断前行。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女体育教师,我想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努力”。虽然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永远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