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的差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教育本身缺乏理论性及系统性,主要表现形式多样以及生动,同时民间教育具备较强包容性,教育方面不全部都来自官方教育,还有很多受到民间教育启发。中国、俄罗斯民间教育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各自特点。本文主要是分析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差异性,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差异
  民间教育来源于民间,是人类活动以及智慧的创造,民间教育缺乏正统性,教育内容方面和官方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民间教育具有非系统化以及非理性化特点,包含人类经验、智慧等,民间教育具备独特性。与此同时,民间教育随时代及社会发展产生变化,相对官方教育而言,民间教育出现时间较早,同时发展时间更长,民间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发挥重要作用,民间教育注重日常生活获得经验、知识以及灵感等,具备较大价值以及展现人类智慧。
  一、 民间教育主要特点分析
  (一) 形式多样以及生动
  民间教育主要特点体现在生动性以及多样性。民间教育大多数来自民间故事及民间传说,相对官方教育而言,更生动以及形象,具备多样化,不容易受到传统制约以及局限。民间教育传播方式多样化,例如民谣、歌谣、传说、歇后语等等,民间教育和现实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另外,民间教育具有生动性,现实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古代婚礼仪式当中要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孝敬父母就是一种民间道德教育。民间教育通过歌谣、传说等多样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当中。歌谣或者民谣通过夸张、对比、对偶等方式讲述简单朴素的人生道理,生动形象,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以及认可。
  (二) 内容非逻辑、非理论特点
  民间教育和官方教育差异性在于非理论性及非逻辑性方面,大部分民间教育内容都不是能通过逻辑进行推理,而是经验性知识。民间教育非逻辑性主要就是将人生经验直接告知,其中缺乏推理过程,是民间经验以及民间文化精髓的集合。相对于官方教育而言,民间教育生动形象,人们乐于接受民间教育。除此之外,民间教育具备地域性、民族性。换言之,不同民族之间,民间教育的内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民间教育大部分都是人们现实生活当中感同身受的内容,缺乏理论性知识以及科学验证,更多关注民族信仰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
  二、 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的差异分析
  (一) 中俄少数民族的民间教育在特点方面的差异
  中国和俄罗斯民间教育都要早于官方教育,但是,中国以及俄罗斯在民间教育形式以及文化层面上存在着显著不同。中国民间教育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以及传播,例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俄罗斯的民间教育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所以,俄罗斯民间教育注重现实生活以及现实环境。另外,俄罗斯的民间教育注重劳动,认为劳动是民间教育核心,只有通过劳动才会促使物质文化进一步发展。
  (二) 中俄少数民族文学教育层面差异
  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具备区域性以及民族性格,其中,民间教育主要大多数关注于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服饰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例如,我国民间教育过程当中,蒙古族通过赞歌将骑马、射箭、摔跤等动作表现得比较生动形象,这样就有助于蒙古族人们学习射箭、骑马以及摔跤等。另外,民间教育来自生活,同时对于社会进行反映。除此之外,民间教育具备显著地域性,地域性差异会导致民间教育内容不同,正是由于独特地域性造成不同民族精神以及气质不同,同时造成民族审美等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我国少数民族分南北,南方少数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文化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北方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关注狩猎以及游牧生活,体现出北方人的豪爽以及豪迈性格。而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教育主要关注对象是农耕,主要传播勤劳朴实的内容。
  俄罗斯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和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教育不同,俄罗斯少数民族民间教育主要体现在童话文学中。俄罗斯童话通过神话来展现俄罗斯生活特点以及给予子女教导,同时能够放松心情,表达俄罗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俄罗斯童话当中一般是讲述某主人公探险的故事,探险过程当中往往会遇到危险,然后会有各种动物帮助主人公渡过难关以及危机,实现梦想,展现出俄罗斯人对于自然以及动物的喜爱之情。另外,俄罗斯童话之中常存在正面人物以及反面人物,一方代表正义以及善良,另一方代表邪恶以及丑陋,表现了俄罗斯人们对于正义和善良的认可,通过反面人物展现社会的不公正。其中,正义人物一般是勤劳善良的普通百姓,而國王、王后等往往成为邪恶的代表,通过讽刺方式去揭露政府以及社会黑暗,展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这和我国民间教育存在着很大不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文化都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一定程度影响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民间教育和官方教育不同,具备非系统性以及非理论性的特点,民间教育是各民族人民智慧以及经验结晶。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大多数注重日常生活描述,教导人们要以健康以及积极心态面对生活,而俄罗斯的民间教育文化更多展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民间教育故事之中往往表达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浅谈东北地区中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的区别[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215 217.
  [2]杜辉,周庆柱,袁野.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1):144-152.
  [3]贯昌福,王永.中俄东部边区跨国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刍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2,3(5):5-7.
  [4]李秀娟.东北地区俄罗斯少数民族民间教育的主要形式[J].网友世界,2014(10):150-150.
  [5]陆凤埼.黑河鄂伦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黑河中俄民族风情园鄂伦春风情区为例[J].青春岁月,2012(24):428-429.
  作者简介:
  董红梅,高级讲师,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商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涉及的两个常规实验进行了探究和改进。研究表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若一味地照本宣科,不对其步骤和方法加以思考和改进,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失败。本文对两个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意见,对课堂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方案改进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被国家所提倡、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的当代中国,培育“双创型”农民已经成为进行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双创型”农民的培育虽然正在逐步展开,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本文将分析“双创型”农民培育的现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双创型”农民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双创型”农民;培育现状;对策  党和国家一直对“三农”问题
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更不能蜻蜓点水、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建立体系、全力推进,编制方案、全员推进,设定内容,全额推进
摘 要:近年来教育开始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改变,思维导图应运而生,它将思维可视化,这为展现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话题,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并以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个案为例,分析该种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以及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自主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加紧密,学习英美文学课程变得十分必要。语言与文学作品能够将一个民族文化环境的习俗、信仰和普遍价值取向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国大学课程中要求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因素;历史文化  英美文学课一直都是我国大学英语的一门主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贵州省贵定县中,针对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教育的研究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就小学数学而言,要如何去开发数学课程,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又应该如何让民风民俗融入数学文化,这是本文的主题。  关键词:数学;校本课程;民风民俗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所有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打好,未来才能少走弯路。小学数学更是重要,很多学生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