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于治疗3个月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MME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FEV1、FVC及MMEF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明显减轻哮喘症状,显著改善肺功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077-02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呼吸科多发病,多种炎症细胞及因子参与其发生、进展过程。当机体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时易导致气道受阻,出现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如哮喘频繁发作,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1 ]。沙美特罗替卡松为此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可对哮喘症状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单独使用的疗效有限。孟鲁司特为一种白三烯D4受体拮抗剂,可影响气道平滑肌上白三烯的产生,并降低白三烯活性,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得到控制[ 2 ]。本研究将此药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纳入对象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治疗组等两组中,每组均46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5例、21例(比例为1.19∶1);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48.02±5.13)岁;患病时间最短2年,最长13年,平均(7.61±2.39)年。治疗组男、女分别为26例、20例(比例为1.30∶1);年龄最小21岁,最大77岁,平均(48.51±5.37)岁;病程最小2年,最长12年,平均(7.56±2.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有关此病的诊断标准[3];(2)精神无异常,具备沟通能力;(3)患者均自愿配合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影响肺功能的疾病;(2)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入组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等相关治疗药物;(4)合并恶性肿瘤;(5)未遵医用药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从吸痰、止咳、抗感染等方面给予对症支持,同时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生产厂商: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规格:50?μg/500?μg/包)治疗,吸入,l吸/次(50/250?μg),每日两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生产厂商:杭州民生滨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治疗,口服给药,10?mg/次,一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肺功能儀对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进行检测;(2)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晨起空腹静脉血3mL,通过离心机处理获得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1.4 疗效判定
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临床控制:哮喘症状消失,FEV1较治疗前增加35%以上;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FEV1较治疗前增加25%~35%;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较治疗前增加15%~24%。无效:哮喘症状未见减轻,FEV1未改善。总有效率为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相加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有效性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详见表1。

2.2 比较肺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FEV1、FVC及MM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MMEF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较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详见表2。

2.3 比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

3 讨论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077-02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呼吸科多发病,多种炎症细胞及因子参与其发生、进展过程。当机体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时易导致气道受阻,出现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如哮喘频繁发作,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1 ]。沙美特罗替卡松为此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可对哮喘症状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单独使用的疗效有限。孟鲁司特为一种白三烯D4受体拮抗剂,可影响气道平滑肌上白三烯的产生,并降低白三烯活性,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得到控制[ 2 ]。本研究将此药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纳入对象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治疗组等两组中,每组均46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5例、21例(比例为1.19∶1);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48.02±5.13)岁;患病时间最短2年,最长13年,平均(7.61±2.39)年。治疗组男、女分别为26例、20例(比例为1.30∶1);年龄最小21岁,最大77岁,平均(48.51±5.37)岁;病程最小2年,最长12年,平均(7.56±2.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有关此病的诊断标准[3];(2)精神无异常,具备沟通能力;(3)患者均自愿配合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影响肺功能的疾病;(2)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入组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等相关治疗药物;(4)合并恶性肿瘤;(5)未遵医用药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从吸痰、止咳、抗感染等方面给予对症支持,同时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生产厂商: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规格:50?μg/500?μg/包)治疗,吸入,l吸/次(50/250?μg),每日两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生产厂商:杭州民生滨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治疗,口服给药,10?mg/次,一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肺功能儀对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进行检测;(2)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晨起空腹静脉血3mL,通过离心机处理获得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1.4 疗效判定
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临床控制:哮喘症状消失,FEV1较治疗前增加35%以上;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FEV1较治疗前增加25%~35%;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较治疗前增加15%~24%。无效:哮喘症状未见减轻,FEV1未改善。总有效率为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相加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有效性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详见表1。

2.2 比较肺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FEV1、FVC及MM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MMEF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较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详见表2。

2.3 比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