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和T管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46例效果分析

来源 :河南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和T管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18-01—2020-09行LCBDE和T管引流术的46例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情况、术后临床指标.术前和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WBC计数、粒细胞比率,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应激反应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本组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CBDE和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119.1±31.6)min(范围:62~185 min),术中出血量(31.5±14.9)mL(范围:10~90 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8.35±24.24)h(范围:24~72 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1±1.04)d(范围:3~5 d),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4.1±2.04)d(范围:2~12 d),术后住院时间(10.1±3.1)d(范围:5~16 d).术后发生胆汁漏3例(6.52%),均经腹腔引流管引流5~12 d愈合.术后第1天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出院时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于术后第4周经T管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无残留结石,造影剂可顺利进入十二指肠,拔除T管.术后随访12个月,其间未出现急性胆管炎的症状和体征.末次随访,复查超声和MRCP,均未见胆总管狭窄或结石.结论 LCBDE和T管引流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管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段,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术者及其团队必须具有丰富的腹腔镜和胆道镜手术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构建发声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患者嗓音嘶哑程度、声学指标,以及发声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9—2020-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息肉摘除术的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基于ICF及ICHI构建发声功能康复训练组(观察组,44例)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43例).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嗓音嘶哑分级、嗓音声学指标和发声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气息度、粗糙度、总嘶哑度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在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1—2020-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9例术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近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瘤周水肿宽度、瘤体体积、患者的健康状况(KPS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统计随访12个月期间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完全缓解(CR)0例(0.00%),23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