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懂装懂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刻苦的精神。不懂装懂不但自欺欺人,还会给人留下笑料。
  
  在《红楼梦》里,有一则薛蟠谈画的故事。薛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儿,故事里说,贾宝玉来到薛蟠屋内,谈话中说起了字画。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画儿,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得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中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哪里有个‘庚黄’?” 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俩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俩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真是好笑,唐寅正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薛蟠为什么把“唐寅”错记成“庚黄”呢?除了马马虎虎没细看,恐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位花花公子根本不热爱艺术,不懂装懂,附庸风雅了。
  不仅小说中的薛蟠会念错字,古代的书生和现在的学生也都会念错字。
  从前,有个爱读“半边字”的书生,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字,既不愿求教他人,又懒得自己去翻辞典,而是看这个字的半边像什么,就想当然地读什么,结果出了不少洋相。有一次,他看了《水浒传》后,兴致勃勃地当众说起书来:“水许(浒)传里,有个好汉李速(逵),手拿两把大爹(斧),一路杀将过来。”话音未落,满室哄堂。
  古代的书生如此,现在一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因为懒惰而爱念错字,结果吃了大苦头。有一年高考,评卷老师在语文答案中发现了这样的错误:把作家曹禺的“禺”字写成“雨”、“寓”、“隅”、“预”;把“莎士比亚”写成“杀士比亚”;把《聊斋志异》写成《聊摘志异》等等。
  不能说这些考生不知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因为他们在记忆之初,就马虎应付,致使存在大脑中的知识本身就是不准确的,所以才会有如此“下场”。
  学习应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学习的时候不认真,马马虎虎应付,是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有些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既不想自己去查资料研究明白,也不愿意去问老师和同学,不懂装懂,忽略而过,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傻眼了,甚至闹出不少笑话来。
  有些同学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模糊不清,这与他们思想懒散、作风浮躁有很大关系。当他们在遇到生字时,不是随口念白字,就是得过且过,很少有翻阅工具书查个明白的时候,他们在观察的时候,也只是走马观花,这就使他们的记忆效果更加受影响。
  认真勤奋的同学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会把字典、辞典等工具书放在身边,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概念,就随手翻阅,弄个明白。久而久之,到考试的时候,再现的知识就自然精确无误了。那些平时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同学,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无论如何也要弄个水落石出,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自然对这个问题加深了印象,在得到正确答案后,也能牢牢记住,于是考试时就会取得好成绩。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学习就是要把不懂的内容研究明白,使自己不断进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要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要改掉懒散的习惯,再努力一点!
其他文献
对下列各题做出“是”或“不是”的回答,通过这个测试,可以看出你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分在0~36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你的学习方法越好,反之则表示你的学习方法不够正确,需要适当的调整哦!下面,开始进行测试吧!    1.准备考试时,先写好每道复习题的答案,然后把它们背熟,以便考试时能全部默写出来。  2.在某一门学科中,你认为特别重要的或特别难学的章节,总是先做预习。  3.你平时没有什么学习计
世界上许多动物都有着奇特的视觉功能,是人类所不能及的。下面就看一看这些动物的眼睛到底“奇”在哪里。    螳螂虾螳螂虾拥有动物王国最复杂的眼睛,而且它的眼睛非常特别,能分辨几种类型的光线,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同时它还能分辨出12种颜色,探测出6种光震现象,能够通过眼睛的3个不同部位看物体。它们还能够看见偏振光,据称目前除螳螂虾外还没有任何一种被人们所认识的动物能看见这种光线。因此,它们的视角是多
利用水溶性多聚体双相法分离蓝细菌Anabaena sp. PCC 7120质膜和类囊体膜两种膜系统.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质膜相和类囊体膜相的主要色素分别为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SDS_ 凝胶电
学习高手们往往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仅靠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还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借力,首先要借家长和家庭教师之力。  从成功名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家长和家庭教师是他们成长进步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  季羡林先生的父母都在农村,生活贫困,读书条件不好。叔父家境相对较好,便将他接到济南
仔细地整理好彩色笔记本,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周林是一个调皮又爱玩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时候,在操场上闹得最欢的肯定是他,还经常弄得一身脏兮兮的……就是这样一个爱玩爱闹的学生,成绩却特别优秀,令老师和同学们大为惊叹。  同学们对周林的学习方法十分感兴趣,一致要求他介绍经验。周林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喜欢用不同
★考生档案★  宁昀鹏,毕业于北京市日坛中学,参加2004年北京市中考,以529分的成绩考入本校高中部数学实验班。    初三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因为面临中考。中考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必须认真对待,可偏偏有些同学不以为然,认为离中考的日子还很长,有的是时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须知,学习和复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初中阶段,特别是中考前的几个月,只不过是在平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提高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鸟笼逻辑,这些词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可是它们的意思你都明白吗?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的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指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
升级?那不是电脑、MP3等电子产品的事吗?人的身体也能升级?  是的,我们都希望乘坐会飞的汽车上下班,希望穿上飞行衣,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在未来,借助现代科技,我们的身体将具备一些惊人的功能。  借助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将我们的身体升级。    神经界面  2002年,凯文·沃里克教授请外科医生和芯片专家为他的一只手臂植入一个100电极阵列,电极与他手腕上方的正中神经纤维连接。伤口愈合后,这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