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析不同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1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7%、2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7%,均高于3级(61.90%)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级(5.71%)、2级(11.54%)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级(33.33%)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价值非常高,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药注重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临床疗效
高血压有着非常复杂的病理变化,对人的眼、肾、脑、心均可造成损害,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选择性较强,在治疗过程中,不过很多因素都可能会药效产生影响,例如高血压病症、患者体质等均属于影响因素[1]。本文主要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在48至79岁间,平均年龄(56.19±5.36)岁。高血压分级标准:1级:舒张压超过90mmHg(包含90),收缩压超过140mmHg(包含140);2级:舒张压在100至109mmHg间,收缩压在160至170 mmHg间;3级:舒张压超过110mmHg,收缩压超过180mmHg。在本次研究的82例患者中,1级35例、2级26例、3级2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给予24h血压监测,并接受全身检查,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患者均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其中有42例患者采用马酸比索洛尔治疗,40例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马酸比索洛尔给药方法:每天取2.5-10mg给予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每天取25-100mg给予治疗,分2至3次用药。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显效: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非常显著,药效明显,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140/90mmHg。有效:患者血压较长时间内均可达到正常范围,药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患者血压与治疗前相较对比无明显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表示形式为±标准差( ),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级患者的临床疗效
从研究中得知,不同分级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1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8、13、4例,总有效率为88.57%;2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2、9、6例,总有效率为80.77%;3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6、7、8例,总有效率为61.90%。由此可见,1级、2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3级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如表2所示,患者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用药后,1级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病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71%;2级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病例,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功能缺陷1例,发生率为11.54%;3级患者有7例不良反应病例,恶心呕吐3例、头痛2例、疲乏2例,发生率为33.33%。1级、2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级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若患者血压未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则会诱发更加严重的不良事件,加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该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β受体有刺激作用,可将交感神经传导阻断,降低激动状态过程中神经元活动速率,对舒张压、收缩压可起到间接降低的作用[3]。
β-受体阻滞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起到直接作用,能够促使兴奋神经元活动减弱,将交感神经冲动传出减少,达到降压的目的,该药物还能够对心脏β受体起到作用,使心率减慢,将心肌耗氧量降低,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对靶器官具备保护作用,能够使心肌重构得以改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8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1级、2级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非常显著,明显优于3级患者,血压控制非常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表明针对1级、2级患者而言,采用这种药物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颖青,张宇清,陈源源等.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08:719-727.
[2]冯颖青,张宇清,陈源源等.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J].慢性病学杂志,2013(11):806-815.
[3]闫森,孙党辉,李悦.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存在的问题和展望[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02):101-103.
[4]任仲杰,任仲玉,任德旺.正确认识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J].内科,2012(05):537-539.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临床疗效
高血压有着非常复杂的病理变化,对人的眼、肾、脑、心均可造成损害,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选择性较强,在治疗过程中,不过很多因素都可能会药效产生影响,例如高血压病症、患者体质等均属于影响因素[1]。本文主要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在48至79岁间,平均年龄(56.19±5.36)岁。高血压分级标准:1级:舒张压超过90mmHg(包含90),收缩压超过140mmHg(包含140);2级:舒张压在100至109mmHg间,收缩压在160至170 mmHg间;3级:舒张压超过110mmHg,收缩压超过180mmHg。在本次研究的82例患者中,1级35例、2级26例、3级2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给予24h血压监测,并接受全身检查,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患者均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其中有42例患者采用马酸比索洛尔治疗,40例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马酸比索洛尔给药方法:每天取2.5-10mg给予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每天取25-100mg给予治疗,分2至3次用药。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显效: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非常显著,药效明显,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140/90mmHg。有效:患者血压较长时间内均可达到正常范围,药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患者血压与治疗前相较对比无明显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表示形式为±标准差( ),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级患者的临床疗效
从研究中得知,不同分级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1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8、13、4例,总有效率为88.57%;2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12、9、6例,总有效率为80.77%;3级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6、7、8例,总有效率为61.90%。由此可见,1级、2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3级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如表2所示,患者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用药后,1级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病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71%;2级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病例,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功能缺陷1例,发生率为11.54%;3级患者有7例不良反应病例,恶心呕吐3例、头痛2例、疲乏2例,发生率为33.33%。1级、2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级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若患者血压未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则会诱发更加严重的不良事件,加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该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β受体有刺激作用,可将交感神经传导阻断,降低激动状态过程中神经元活动速率,对舒张压、收缩压可起到间接降低的作用[3]。
β-受体阻滞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起到直接作用,能够促使兴奋神经元活动减弱,将交感神经冲动传出减少,达到降压的目的,该药物还能够对心脏β受体起到作用,使心率减慢,将心肌耗氧量降低,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对靶器官具备保护作用,能够使心肌重构得以改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8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1级、2级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非常显著,明显优于3级患者,血压控制非常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表明针对1级、2级患者而言,采用这种药物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颖青,张宇清,陈源源等.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08:719-727.
[2]冯颖青,张宇清,陈源源等.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J].慢性病学杂志,2013(11):806-815.
[3]闫森,孙党辉,李悦.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存在的问题和展望[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02):101-103.
[4]任仲杰,任仲玉,任德旺.正确认识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J].内科,2012(05):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