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颈管腺癌标准与分类286例宫颈腺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国际颈管腺癌标准与分类(IECC)在中国妇女宫颈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宫颈腺癌病例286例,复习HE切片,按IECC重新分类,分析各组织学类型与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人乳头状瘤病毒(HPV)mRNA原位杂交(RNAscope)结果、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宫颈腺癌发病年龄19~77岁(中位年龄47岁)。FIGOⅠ期223例,Ⅱ期22例,Ⅲ期38例,Ⅳ期3例。按IECC分类,HPV相关腺癌(HPVA)213例(74.5%)、非HPV相关腺癌(NHPVA)60例(21%)和腺癌-非特指类型(NOS)13例(4.5%)。HPVA、NHPVA的组织学亚型分别以普通型(156例,54.5%)和胃型(46例,15.9%)最常见。HPVA、NHPVA和腺癌-NOS,p16阳性占比分别为173/188(91.8%)、17/64(26.6%)和8/13,HPV mRNA阳性占比分别为144/161(89.4%)、0/18和7/13。与HPVA相比,NHPVA具有发病年龄大、FIGO分期高、神经侵犯、脉管内瘤栓、p53突变型表达率高等特点(P<0.05)。年龄>47岁、NHPVA、胃型、FIGOⅡ~Ⅳ期、脉管内瘤栓、神经侵犯、p53突变型表达等为总生存、肿瘤复发的预后不良因素(P<0.01)。在HPVA,黏液型组预后比普通型组差(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FIGOⅡ~Ⅳ期、NHPVA和p53突变型表达是宫颈腺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FIGOⅡ~Ⅳ期和胃型腺癌为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IECC将宫颈腺癌分为HPVA和NHPVA有很好的病因学、临床病理意义与预后评估价值。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更好地优化他们的德育认知,应该积极有效地打造高效化、全面化、统一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充分全面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德育认知以及综合素养,实现线上线下的高效结合。可以说,依托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能够进一步拓展育人渠道,同时也能够全面保障育人实效。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对我国大部分行业造成了深远影响。从具体行业入手,运用财务分析方式研究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其发展,通过对具体行业的研究进一步推测目前以及未来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国家产业结构合理性对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二三产业受影响最严重,但同时也为一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并且在新冠疫情的考验下,发现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稳定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3月,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多次出现暴跌,连续触发熔断机制,这是美股历史上罕见的现象。主要是由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国际油价谈判破裂引起,但深层次原因还是美国经济、金融和社会的脆弱性,美股泡沫隐藏着巨大潜在危机、非金融企业面临着巨大债务风险以及社会危机不断加剧才是导致美股连续熔断的根本原因。对此,要充分认识到世界全球化格局的影响,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要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要建立更加务实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