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可逆转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老人常感叹:“唉,老了,爱忘事,经常一转身就忘了接下来要去做什么。”这令他们很苦恼。法国巴黎内克尔医院心理医生让·拉马雷指出,许多时候老人的记忆力丧失是可逆转的,老人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强化、保持的。为了帮助老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组建了各种“记忆培训班”,帮老人们重拾记忆。
  “记忆培训班”主要由两类机构承担:一是医院,主要进行病理学的治疗与训练。这类治疗是在心理学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有药物治疗,也有训练活动;二是由养老院、老人集体宿舍等机构负责,“培训费”则由政府部门负担。法国社会保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增强老人记忆力,使老人有更多的独立生活能力,是法国社保部门所制订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包含在整个老人生活补助金政策之内。
  巴黎15区一家老人集体宿舍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帮助老人强化记忆力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训练班一般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教授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除无用信息。许多老人认为,为了防止记忆衰退,应最大限度地熟记一些事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让老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太多信息,只会加大其记忆的负荷。所以,培训会以游戏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这些游戏由专家设计,以各种数字、图案、文字为基础,让老人联想记憶。另外,还会让老人们看完电影后进行回忆,或相互朗读小说、文章,互考记忆力。例如,一个人的正常记忆力是在阅读一分钟后,至少记住其中5~7个要素,经过培训的老人,至少会记住3个要素,最多的甚至能记住12个。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很受老人欢迎。
  今年80岁高龄的斯蒂芬妮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每周最期待的就是上记忆培训课。过去老会忘记生活中的琐事,钱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的记忆力有了很大改善。而且,由于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还能获得社会保险局发放的‘老年人特殊补助’。所以,我参加这种培训班,不用自己掏腰包。”
其他文献
Q&A  Q全体育 A李玲  Q:最近是在冬训吗?  A:对,我们的冬训从十一月份开始,已经接近尾声了。冬季训练会比平时更精一点,这一年比赛中发现的问题,都会在冬训时集中得到改善。而且冬训,也是一个体能储备的重要阶段。因为冬天的时间比较长,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对下一年比赛需要的技术动作进行全面改进,所以冬训是比较重要的。  Q:你在这次冬训最主要的任务有哪些?  A:首先是技术上,主要是针对一些小细节
我在美国生活了多年。有一次朋友问我,如果现在回国生活,你会有什么感觉?  我想了想,有个障碍是很难逾越的———国内的人际氛围,让我感觉大家都早早地放弃了自己。好像一起爬山,爬到一半,绝大多数人选择不再继续爬,有些干脆往山下走,一个想继续往上走的人难免寂寞。寂寞也许不算什么,更艰难的是精神土壤的缺失,使继续成长变得异常困难。  所谓“继续往上走”或者“继续成长”,与追求名利无关,所以那些貌似兢兢业业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高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典范,是卫生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多年来对继续医学教育规范、改革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中医是否真的有用”这个话题,重回不少西方媒体的版面.rn我的印象中,在中国之外最被广为接受的一项中医治疗,是针灸.在美国生
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机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会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退烧药物通过
现代人都离不开手机,离世之后,还有办法和亲友通过手机传情达意吗?rn日本人发明了新办法.首先,在墓碑上装一个摄像头,连接上墓中的智能手机(当然,这需要电源,但公墓里都可以
瑞士日内瓦湖区是国际公认的五大抗衰老医学中心之一,这里高端医疗资源密集,顶级私人诊所林立,抗衰老科学不断更新,但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得有当小白鼠(试验品)的勇气。  抗衰老从基因检测开始  瑞士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抗衰老医学的发源地,在全球的口碑都很好。比如,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就是瑞士一家高级私人整容医院的老顾客。为了让自己的外表始终保持活力,他几乎把自己从头到脚整了一遍。去眼袋、植发、腹部抽脂,
日本很多中年夫妻由于缺乏交流而离婚.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著名的“东日本大地震”,造成超过1.5万人丧生.很多中年人觉得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家庭,如果再发生灾难,不给
布氏杆菌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临床表现变化多端.
我和妻子结婚前拥有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当然,我们也有共同点:暑假我们都是在农场度过的。  妻子琳达是美国人,生活在南部亚拉巴马州。而我,加拿大安大略人,与美国最北端毗邻。这样一南一北两个人,可能是缘分吧,结合到一起。  在超市,琳达问我晚餐吃什么,我说想吃萝卜,说着我便拿起一只大萝卜放入购物篮中。她问:“你拿那东西做什么?”  我回答:“吃呀!”“我可不吃那东西。”她说。“为什么?我以为你喜欢吃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