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于L3,4椎间隙向尾端行鞘内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14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组)、GM-1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布比卡因+ GM-1组(BG组).B组和BG组鞘内注入5%布比卡因20μl,间隔1.5h给药1次,共3次,24 h后,BG组和GM-1组鞘内注射GM-1 20 μg,1次/d,连续7d.于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前及注射后1、3、5、7、14、28 d(T0-6)时测定甩尾反应潜伏期(TFL),计算最大抗辐射热效应(MPE)百分比,并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TFL和BBB评分测定后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和电镜下行组织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定脊髓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和GM-1组比较,B组T1-6时MPE百分比、组织损伤评分、脊髓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BB评分降低(P<0.05),BG组T1-5时MPE百分比升高(P<0.05),T6时恢复至基础值(P>0.05),T1-6时BBB评分降低,脊髓组织损伤评分、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组和GM-1组各时点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BG组T2-6时MPE百分比、脊髓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3-6时脊髓组织损伤评分降低,T4-6时BBB评分升高(P<0.05).B组T1-6时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BG组T1-3时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T4-6时逐渐恢复.结论 鞘内注射GM-1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有治疗效果,其机制与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鞘内注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的治疗效果
【摘 要】
: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布比卡因椎管麻醉诱发大鼠脊髓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于L3,4椎间隙向尾端行鞘内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14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组)、GM-1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布比卡因+ GM-1组(BG组).B组和BG组鞘内注入5%布比卡因20μl,间隔1.5h给药1次
【机 构】
:
530021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530021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530021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530021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
:
中华麻醉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病人513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9岁.术前1d访视病人,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吸烟史、合并症、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区域神经阻滞.术后第7天采用超声法诊断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开
目的 评价Narcotrend指数(NI)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麻醉深度的相关性,并与BIS值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62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5~60岁,体重44~ 100kg.气管插管后5 min时吸入七氟醚,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o) 0.6%、0.9%、1.3%、1.6%、2.1%、2.4%、2.9%、3.2%、3.8%和4.2%时同步记录NI
联体婴儿A、B,均为女性,4月龄,体重共7.7 kg,身长均53 cm.胸腹相联,体桥自胸骨切迹下缘3 cm至脐,周径约44 cm.MRI示:胸腹联体,两婴儿胸骨下段缺失,肋骨3-7相连,共用1个心包,膈肌相连,共用1个肝脏,有2套肝门,各有1套胆道、胆囊,各自独立的脾脏及心脏.应用泛影葡胺行全消化道造影及口服美兰证实:各自有独立的消化道,二者无交通.心脏彩超检查示:婴儿A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房间
期刊
目的 评价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法(APCO)和肺动脉导管法(PAC)监测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围术期心指数(CI)的一致性.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术中均同时采用APCO及PAC监测.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于硬膜外给药前即刻(T1)、硬膜外给药后5 min(T2)、10 min(T3)、胎儿娩出前即刻(T4)、胎儿娩出后2 min(T5)、5
目的 评价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微小RNA 210(miR-210)和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9~ 10周龄,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富氢液组(H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于再灌注即刻、6h时腹腔注射0.6 mmol/L富氢液5 ml/k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镇静对创伤-内毒素“二次打击”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6~8周龄,体重150~ 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二次打击组(T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T组和D组采用钳夹法造成双侧股骨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后即刻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2.5 μg·kg-1 ·h-1,C组和T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输注8h.骨
目的 探讨激动大麻素受体2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48只,体重20 ~ 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麻素受体2激动剂组(J组)和大麻素受体2激动剂+大麻素受体2拮抗剂组(JS组).采用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30 min,再灌注45 min的方法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前60 min,
目的 评价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体重52 ~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于拔除气管导管后15~40 min时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评估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情况,于术前1d、术后1~7d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是否出现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类型,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幼儿吸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45mmHg。随后高氧流量6L/min洗入七氟醚,15min后氧流量降低为3L/min,调节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依次为2.5%、2.8%、3.0%、3.5%、3.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