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贫瘠土地上一枝独秀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大豆的祖先是一种叫做“野大豆”的植物,也简称“豆”。大豆与常见的扁豆、豇豆等豆科作物不一样,它不是藤蔓生长,而是有自己直立的茎。大豆是如何从藤蔓植物进化为直立农作物的呢?很遗憾,这个原因至今不明,只是从植物的角度来看,不直立而是用藤蔓攀附在其他植物上面,不断向上生长,这是一个有利于快速生长的性质。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培育藤蔓植物很耗费功夫,除了必须要立起一个藤蔓可以攀爬的支柱之外,藤蔓之间如果互相纠缠的话,收获会很麻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选出了具有直立特征的植物体系——大豆。
  大豆是豆科植物,豆科植物具有通过和细菌共生,从空气中固定氮元素的特殊能力。因此,大豆即使在没有氮元素的贫瘠土壤上也能种植,且生长良好。如果在种植过其他作物的田里种植大豆的话,还能够恢复土壤的肥力,让贫瘠的土壤变得肥沃起来。
  现在的大豆与数千年之前的大豆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没有像从藤蔓植物演化成直立植物那样,发生剧烈的变化。在我国北方黑龙江,大豆的故乡在逊克县,在这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大豆与野大豆之间的连续过渡,有些大豆似乎微微有藤,而有些野生大豆,藤蔓却也不那么明显。
  我们中国畜牧业和西方不一样,主要家畜是猪。猪肉的脂肪和蛋白质供应相对不是特别充足。但中国人选中了大豆。我们都知道,大豆和稻米一起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就达到了很好的平衡,三大营养素就齐全了。所以,大豆也被称为“田里的肉”。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为丰富。大豆等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固氮作用这一特殊能力,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但是,大豆种子在刚发芽的时候,还不能固定氮元素,所以,种子里要事先储存植物出现固氮能力之前所需要的氮元素,这就需要蛋白质和脂肪。比起碳水化合物种子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更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过蛋白质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物质,不仅对种子,对母株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脂肪蕴含的能量巨大,就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形成脂肪。也就是说,为了让种子储存蛋白质和脂肪,母株必须有更多的养分余量。禾本科的植物是在草原地帶繁殖起来的,在严酷的草原环境中,在那里生长的禾本科植物没有这样的养分余量。因此,禾本科植物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生长方式,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原封不动地储存在种子里面,再将这些碳水化合物用作生长、发芽和生长的能量。后来,这些碳水化合物就被我们人类当做食物给利用了。而大豆则不同,它把大量的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留存在种子里,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豆的营养成分。
  后来,大豆传到了美洲大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种植。不过,1929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改变了这种局面。当时,玉米油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暴跌,价格便宜的大豆油需求逐渐旺盛起来。于是,在那个时候,从东亚过来的大豆开始在美国大地上面普遍种植起来。再后来,大豆又被移植到南美。现在南美各国都大面积种植大豆,巴西、阿根廷、巴拉圭这些国家都是大豆的生产大国,像阿根廷、巴拉圭这两个国家的大豆出口总额就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大豆是他们当地的国家支柱。因此,也有人评论说,这是亚洲人“后院里的农作物”创造的奇迹。
其他文献
在2016年3月,一份于1934年拟就试行的《大纲》在微信圈走红,让不少人感慨从它的身上终于对“素质教育为何物”若有所悟。在《大纲》中,为学生细致地制定了五项“生活目标”: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和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为了保障这些目标的切实实施,《大纲》还详细制定了种种“生活的方法”。这份《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把淮安市新安小学这所历史名校重新带入我们的视野之中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如今,有不少学校的班级存在着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的现象,班级管理甚至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块短板。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像医生一样,敏锐地发现班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望闻问切”,给班级管理开出“良方”,引领班集体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工作艺术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学校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
期刊
【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得体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词汇教学 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传统风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诸
期刊
指南针是一种指示方位的简单仪器,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300年前已有记载。在战国时期有人已经会用天然磁铁磨成指南针,称为"司南"。司南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能指示南北方向,常在航海、旅游和行军中使用。指南针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结构越来越复杂,测量也越来越精确。到1973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现行的苏教版小语教材,除了每个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外,教材安排的课文复述教学也是落实“说”的训练的一个阵地。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过程,还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在小学阶段,如何巧借教材,把课文当作口语表达训练的“用件”进行“复述”教学,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进行有效训练?笔者试以苏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下册《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为例,谈谈个人做法。  一、借助关键词语,练习
期刊
拉个大泡泡  实验材料:  洗洁精、水、捕虫网、甘油或醋酸、盆。  实验步骤:  1.按照洗洁精和水4∶1 的比例配制泡泡液。搅拌均匀之后,去除泡泡液表面的小泡泡,用捕虫网试拉一下。(如果效果不好,再逐渐增加水的量。尝试过程,必须做好记录。)  2.将捕虫网的网兜剪掉,铁丝圈留在网上,以便吸附泡泡液。  3.把盆清洗干净,倒入调制好的泡泡液。  4. 拉泡泡的速度需要练习。想拉“ 长泡泡”,捕虫网
期刊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行星探索的兴趣与尝试与日俱增。其中,火星是全球最为热门的行星“旅行地”。  由于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之一,其自然环境与地球极为相似。火星探测不仅有助于探究火星生命的存在和演化过程等问题,更可借此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预测地球未来变化趋势,为人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寻找潜在目标。  寻找地外生命和研究火星的形成演化过程是火星探测的两大科学主题。中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既
期刊
实验材料:  鸡蛋,碗,玻璃杯,搅拌棒,食用油。  实验步骤:  1.轻轻打碎鸡蛋壳,将蛋黄和蛋清一起放入碗中。  2. 把蛋黄和蛋清分别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  3. 用搅拌棒把蛋清、蛋黄搅拌均匀。  4. 在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食用油,并用搅拌棒把它们搅拌均匀,等待一段时间。  5. 我们发现,放入蛋清的玻璃杯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食用油浮在蛋清上方,而蛋黄和食用油则混合在一起。  科学原理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尝出“语文味”,并从语文学习中感受乐趣?本文通过四个步骤,阐述如何通过品读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情境、适时拓展,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情感的驱动下去主动学习;并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关键词】语文味 引导 学生 感悟  什么是语文味?我认为,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是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这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
期刊
实验材料:  丝袜,橡皮筋,透明的玻璃瓶,水,颜料。  實验步骤: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效果,先向装有水的透明玻璃瓶里加一些颜料。  2. 用丝袜包住另一个透明玻璃瓶的瓶口,再用橡皮筋将丝袜固定。  3.慢慢向玻璃瓶里倒颜料水,我们发现水能穿过丝袜流入玻璃瓶中。  4. 让玻璃瓶瓶口朝下,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水不会漏出来。  科学原理:  当玻璃瓶瓶口朝下时,水分子之间相互牵引的表面张力,阻止了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