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开大学徐江先生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徐语一出,中语界一片哗然,跺足痛斥者有之,冷眼相观者有之。我想,若真有拍手叫好者,恐怕也少有是咱们这些被批对象(中学语文教师)——谁愿意被指责为“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其实,身为基层的中学语文教师,若真能撇开当前那种“学术界”动辄闹情绪的“批评”风气,若真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精神,就会发现人家徐教授说的不是“不无道理”,而是“点到了痛处”!试想,自上个世纪那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问以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实质上改变了多少?当发现自己语文课已不再被学生喜欢,甚至是厌恶时,就是没有什么人起来“发难”,三尺讲台前的我们又能厚颜麻木多久?真正“有理性”的中学语文教师是不会在乎谁来指责,也断不会一“激”便怒,原因很简单,在《中学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反映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的杂志上,有很多思考性的文章正从不同角度“理性”地回答了徐教授的诘问——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些什么”才算是有效教学?是不是完成了教参指定任务就算“有效”?对于一篇具体的课文,我们到底该引导学生解读到什么程度、什么范围才算“有效”?是不是解读得越“深入”就“有效”?中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到底有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
  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三块钱国币》教学为例,不揣浅陋试论之。
  《三块钱国币》是现代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剧情较简单:“民国二十八年,抗战期间”,一位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女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而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
  如此一篇戏剧文本的教学,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到底该“教什么”,才称得上是徐教授所说的“理性教学”(有效教学)?或者说师生对文本解读的程度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才算是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注意,这里不探讨“如何教”的问题。)
  现在,先让我们看看权威教参是做何解说的——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2005年10月第1版,第105页)在“课文鉴赏说明”里面做了如是阐述:“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大学生与女主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也一定程度地讽刺了警察的趋炎附势。”这样的“权威解说”似乎在告诉使用该书的语文教师,本文教学你只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哪些地方能表现大学生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哪些地方能够揭露“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等,然后再让学生接受结论即可。好了!有了这样一个权威“标准”立在那儿,可以说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接下来恐怕就是想着法子如何去教罢了(教学技巧)。
  果不其然,《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刊登了江苏仇玲丽老师的《〈三块钱国币〉实录》。在这篇实录中,仇老师采用课堂辩论形式,让学生分别站在吴太太和杨长雄两人的立场,以“打碎一只花瓶该不该赔”为主辩题,鼓励学生从文中找出理由进行课堂辩论。从实录中我们看到,辩论双方共有12位同学进行了20多人次的发言辩论。最后仇老师指出:“双方有赢有输,吴太太赢在理输在情,杨长雄赢在情输在理。”而辩论过程也达到了教师预期教学目标,凸现了“吴太太是自私吝啬无同情心,杨长雄是能言善辩有正义感”的结论。最后,教师是这样总结的:“吴太太和杨长雄之间并没有敌我矛盾,但丁西林先生却写的如此精彩,把两个主人公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会为大学生喝彩,他确实是一位很可爱的青年,但也容易冲动缺乏斗争经验和策略;而吴太太要求赔偿也很合理,但她的表现却让人讨厌,她的自私吝啬和大学生的见义勇为比起来确实逊色许多。”言罢,文本教学结束。
  可以说,仇老师对于该剧本的文本解读基本上代表了《三块钱国币》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后人们对该文本的解读趋向。纵观整个解读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学生究竟从中得到了些什么?如果说学生得出了“大学生是多么有正义感和同情心,阔太太是多么自私和狡辩”的结论,作为高二的学生就是没有教师“引导”也能看得出来(别说高二,就是初二学生也差不多能看出);如果说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推演结论的过程,似乎“辩论”的形式对于高二学生也无新奇,倒是遮蔽了对文本语言的品析。难道这就是国家权威《教参》所赋予的要求?
  果不其然,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3期刊登了湖北李怡安老师的文章《〈三块钱国币〉中的情与理》。在文中李老师认为:“这部作品反映的内容,以‘阶级斗争’观念替代了人类的道德观念,作品所颂扬的‘情’,只是一种‘阶级偏见’;而所讲的‘理’,则是一种“胡搅蛮缠’。”总之,它是不适合作为教材的。
  李老师在文中指出,“碎瓶事件”的真正受害者是女主人吴太太,但作品却始终未能让人感觉到这一点,原因则因为“吴太太是阔人”,阔人受损就不该值得同情?(阶级偏见)男主人公大学生杨长雄路见不平,出面解围,按李老师的假设(先礼后兵),作为知书达理的大学生,杨长雄先应该叫李嫂向吴太太认个错,说几句同情体谅的话,提醒一下如果硬逼李嫂赔这几块钱会有损其形象等。若这些工作都做了还没有一点效果,那再进行“阶级斗争”,则吴太太受人仇视、无人同情便咎由自取了。遗憾的是杨长雄并没有这样做,他开门见山的就是矛头直指吴太太,既不肯承认吴太太的损失,也不肯掏出一分钱替人补偿损失,甚至连做做样子也没有,只是一味地与吴太太斗嘴。而且他提出“不该赔”的理由是“女佣是穷人”,“女主人应替穷人想想”;要不就是“擦花瓶是姨娘的职务,姨娘是替主人做事的,所以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的义务”。(“胡搅蛮缠”)文章最后指出:“无论是站在现实还是历史的角度上去审视,这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好教材,却不能被称之为一篇‘人文主义’的好作品。”
  我们说,李怡安教师对《三块钱国币》的解读可谓是大胆创新、见解独到,在当前倡导“文本多元解读”的形势下可称得上是“另类解读”了。但如此解读是否就理性透视了《三块钱国币》的文本价值呢?让我们再次回顾剧本——
  众所周知,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他的喜剧不以滑稽为目的,而以智慧为基础,幽默与机智密切相连,尤其善于从人情世态中来表现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有人说丁西林的讽刺喜剧“惯于在世俗风情的描绘中蕴含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省与批判,与改造国民性的艰难探索”。此话不假,仔细阅读剧本文本我们发现,该剧标题为什么叫“三块钱国币”而不叫“三块钱”呢?强调“国币”一词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国难当头但国却未亡(老百姓还是用着“国币”),而剧本开篇就提及了是“民国二十八年抗战期间”。可以说剧本关照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关民族存亡背景下的国民生存状态。在作家丁西林的笔下,无论是有产阶级的吴太太,还是有修养的大学生,还是代表国民政府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他们却都没成为一个“例外”。什么“例外”?无论是国民还是政府都丢弃了应尽之本分,偏离了正常之轨道,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口,想的不是如何团结一致、共同御外,(哪怕是一点哀国忧民的情绪都没有),反而是置国家危亡而不顾,为一个“花瓶”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最后还引来了(无用)警察,这真是莫大的悲哀与讽刺!我们说,剧作家丁西林正是通过自己那双独特的慧眼,捕捉住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一幕,在这看似“嬉笑怒骂”的“讽刺喜剧”中,“蕴含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尽管这比不上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来得痛快淋漓、醒人三分,但却是以另一种形式诠释了“改造国民性的艰难探索”。
  窃以为,这才是丁西林先生创作此剧的真正意图!教师至少解读到文本的这一层面,才能说是认识到了该剧本在高二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所在(姑且称为“课文价值”,区别于“文本价值”)。而以李老师为代表的“另类解读”不仅否定了该作品的教材意义,也否定了作家丁西林创作该作品的意义。尽管文学作品允许且应该“多元解读”,但“文学作品”的解读并不等于该作品入选教材后的“课文解读”,或者用当前流行的“文本多元解读应该有界”的话说,我们应该用“课文价值”(文本的教学价值)来界定规范“多元解读”的泛滥。就《三块钱国币》而言,不论是“教参阐释”还是“另类解读”,如果不能立足于“课本”来解读“课文”,而使得剧本的“课文价值”丢失殆尽,那么我们说,这或许就是徐江教授所说的“无效教学”了。
  其实,纵观当下的文本阅读教学,我们发现要想真正做到对文本适度有效的教学(解读)谈何容易。姑且不说我们有些教师对诸如教参等传统权威还听之任之,就拿当前较为流行的各种西方“舶来理论”(什么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学等等)而言,不少人以为将其移植过来就算实现语文“教学革命”了,于是乎各种各样诸如“另类解读”、“多元解读”、“深度解读”等“文本解读”纷纷登台,好不热闹。但热闹之余,中学语文教师反倒糊涂了——如此之多的“文本解读”,我们到底需要哪一种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解读”是否等同于文学批评、文艺争鸣?语文教师是否应该引导学生无限地、任意地解读文本呢?
  我们说,一篇作品(文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其阅读价值是开放独立、丰富多元的。相对于不同阅读群体(如社会业余爱好者、专业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其价值的实现程度和表现形式是不等同的。譬如《三块钱国币》在被编入高二语文教材中且置于课堂之上师生研读,其“文本价值”就与戏剧爱好者在家中自由阅读不一样了,因为作品本身属性与功能对阅读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发生了变化。处于教学状态下的《三块钱国币》(文本),其属性与功能所要求满足和实现的是相对于高中二年级师生而言,它所要实现的是当下状态的这一特殊阅读群体的语文教学价值,超过或不及都不能使其“课文价值”得以实现。其实,处于教学状态下的作品文本(我们称之为“课文”)是从属于语文教育的,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选择都应该在语文教育的整体框架之内来确定。对于此时的“课文价值”,应该在语文教育范畴之内来认识,尽管作品文本价值所具有的开放性、丰富性是“课文价值”的重要来源,但在语文教学框架下的“课文教学”没必要也不可能去全部实现其所有价值,否则将真的陷入徐教授所说的“无理性教学”了。
  其实,当下不少人困于“文本多元解读”问题的旋涡,就是将“课文价值”与“作品价值”混为一谈,甚至二而合一。我们说,任何入选教材的作品,其阅读价值都是受限于语文教学需要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解读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作品文本”而是处于教学状态下的“课文”,或者说,语文课上的文学作品教学就是要实现当下学生对“课文”的语文教学价值。因此,一切教师的解读、教参的解读、专家的解读等都不可能取代学生所需要的解读,我们教师所应该做的,既不能一味迷信权威“教参”,也不可盲目推崇“洋”理论,而是要立足学生学情,通盘考虑具体“课文”在语文阶段性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用“适度而又有效的解读”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长足发展。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二中]
其他文献
学生的生活范围很小,生活内容也比较单一,加之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基本接触不到丰富、多彩、复杂的现实生活。由于关注不到身边的多样化的生活形态,致使他们的作文中普遍缺乏生活的鲜活与灵动、思想的纯真与清明,作文内容与主题“同質化”现象严重,失去了学生应有的个性与特色。由此看来,只有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写,喜欢写。  所以,“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话说”,
杨绛的散文《老王》位于沪教版语文教材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该单元以“平民生活”为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命运,感受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家的平民意识和情怀。《老王》是一篇写人散文,叙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在患难中互帮互助所建立的真情,言语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平乏,阴晴隐于其中,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表达出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
【课例呈现】  一、导入  课前播放毛阿敏演唱的《历史的天空》。(板书课题:项羽之死)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描写过这样一个英雄:他天生属于战场,他的生命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展现最美的一面,即便是在四面楚歌之时,他依然向我们展示着他叱咤风云的勇猛刚强和诀别美人、坐骑的侠骨柔情,这位英雄,大家都知道是项羽,但无论项羽如何善战,他最终还是失败了,面对着不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我们的英雄只能面对苍穹、面
偶尔客串一下初中语文课堂的评课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很努力,这一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但是,对于文本的研读上,有时候会失之两端:有的好发掘微言大义,过度细度;有的游离于表面,走不进语言深处。一位老师执教吴冠中的《桥之美》,对于作者描述的各种桥的美视而不见,语焉不详,却按照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去大谈说明内容、方法、语言、顺序等等。教学《桥之美》,到底应该让学生领略吴冠中笔下哪些
《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教者往往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渗透在作品里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许多教学只注重文本思想内容的挖掘,但往往忽略了作者言说形式——重复叙述的意蕴。修辞论美学认为,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重复,一般说来,是指文本中某些东西不止一次地反复呈现,每一次呈现之间约略相似但又有变化。重复的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着这些深得复沓手法之妙的句子,会让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无怪乎陆小曼说读了“这些神仙似的句子,会让人忘记人间有烟火味”。其实,在诗人笔下流淌出的这些“神仙似的”没有人间烟火味的句子,就是诗人吟唱的一首精神家园的恋歌,异国他乡的康桥是他心中的一方净土,是他那颗敏感的“诗心”独守的精神家园。    (一)徐志摩的第一个心结:我不知风是在
断断续续读完柳青的书稿《千年诗情千年叹》,那婀娜多姿、情志内蕴的文字始终盘桓脑际,绕梁不散,那穿云破雾、迎风傲雪的自由心灵更引领我穿越古今,出山入海,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灵魂的震颤,精神的洗礼。这是一本个性张扬的书,一本能够让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读了开篇就想一直读下去的书。  一、从个人的性情出发钩沉遴选,创新体式  柳青是中学语文老师,学生当然是她写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之一。但是,面对千年诗歌天空的耀
中职语文课文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因素,要重视德育的渗透。  一、紧扣文本析理,这是语文德育的基础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文质兼美的课文是进行德育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钻研课文时,要紧扣文本,探求主线,发掘育德的关键点,准确把握本课德育的方向与深度。  首先,紧扣文本析理,探究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思路,才能深化对文本的认识,真正了解作品的“道”。如,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抓住这
《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8月18日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意象丰富,情感激越。教学时如果不从“艺术”这一个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我县优秀教师李良永讲授本课时,基于“写作即是作者用笔在说话”的理念,将通俗意义上的“读”变为特定意义上的“说”,整堂课由“文章是作者用笔在说话——例说土地(说描写的话),文章是作者用笔在抒情——变说情感(说抒情的话),文章是作者用笔在战斗——畅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基础教学就不应忽视常识教学。但有些老师术业有专攻,对一般老师不大注意的东西,研究得非常透彻,比如“课程”和“学科”的区别,然后学以致用,把一些常识的东西,通过术语包装,让一线教师“觉今是而昨非”。张悦群老师的《学科与课程:不可混为一谈》(《中学语文(上旬)》2016年第12期)就是这样一篇文章。该文认为“对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修辞手法”,只是“表现手法”。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