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谷雨前产量与时段气象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位于江南茶区的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位于江北茶区的安徽省潜山县糖岭茶场,历年春茶谷雨前产量比重与两地3 ̄4月逐旬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和3月中旬日照时数,特别是由它们组成的复合时段气象因子与春茶谷雨前产量比重的关系密切;并运用这些复合气象因子建立了可用于春茶谷雨前产量预报的回归方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成像质量与照射剂量的因素,为剂量优化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olidose剂量仪监测DSA体模的表面入射剂量率,使用rad-check剂量仪监测散射线照
通过对南通市各气象台,站,哨土壤墒情分析,得出当地各农业区夏季土壤湿度预测模式,根据预测结果判别农田水分状况,并计算出在干旱情况下的灌溉量。
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5,6,7月降水量在变量因子,利用防雨棚控制降水环境,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份(拔节,抽穗期)降水量是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7月份(灌
利用土壤冻融过程的水热传输方程,模拟了饱和土壤冻融的年变化过程,分析了土壤冻结深度的年变化规律和水分向冻结界面迁移的特征。同时亦对影响土壤冻结深度的温度因子做了探讨
对小麦各生育期的日数、某生育期卫星遥感绿度值与正积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其间的定量关系,为卫星遥感绿度资料在小麦生产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拉萨1988-1990年油菜白锈病和同期的气象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6-7月平均气温高,夜间温度大,日较差小,阴雨寡照和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白锈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地表温度,可减轻白锈病的发生发展。
在分析北京地区近十几年的冷害与近36年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地区夏播玉米生育期间的热量条件及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减轻冷害提供农业气候背景分析,并提出了北京地区优
根据倒春寒的定义,提出汉中水稻倒春寒指数.用4种统计方法试作倒春寒预报,并比较4种方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灰色系统GM(1,1)-周期分析模型是一种较好的统计方法。
通过对3年冬种玉米分期播种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冬种玉米产量及其性状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热量不足是影响冬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低温型灾害的出现对冬种
对面对象的冬小麦产量预测专家系统(简称“OOWFE”),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所有因子的描述采用知识类型-原型类存储,将涉及产量因素的专家知识分类,规约成统计型、指标型和经验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