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少年初长成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个好觉,很有必要!
  2020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动静之间,健康睡眠”。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
  如何改善睡眠?有人用食疗,有人靠药物,也有人用精神疗法,还有一些人干脆自暴自弃。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九年级学生谢涵另辟蹊径,与长沙市雷锋学校的两位同学一起设计了一款智能枕头。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亮相后,智能枕头收获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点赞,最终荣获金奖和宝武青少年专项奖,还被推荐参加2020年度巴黎国际发明展。
  这是谢涵在2019年收获的全国科技创新类赛事的第四块奖牌。腼腆的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多言,只是强调“做得还不够”。
  谢涵看过一篇名为《丢失的睡眠》的报道,里面提及全世界约有14亿人被失眠困扰,失眠还会引发抑郁症等。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谢涵想在不改变人们睡眠习惯的前提下,通过为枕头植入传感器监测人的睡眠情况。“整个装置用单片机控制,平躺时,枕头降低;侧卧时,枕头升起,这样不论人们采用哪种睡姿,枕头都能贴合人体睡觉时的颈椎曲线,提高睡眠质量。”
  然而,很多人都无法做到一躺下就睡着。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谢涵设想让枕头播放音乐,通过音乐循序渐进地调整脑电波的状态,让人逐渐入眠,进而进入深度睡眠。
  当人打鼾或讲梦话时,智能枕头还能自动记录,闹钟会在设定的时间播放铃声,让人由深睡到浅睡,轻松、自然地醒来。
  受汽车检修升降台的启示,谢涵运用双向丝杆的运动原理,用激光雕刻机制作了一个木制的智能枕头升降装置,它的外部套了一个柔性套子,能用手机上的App控制,根据每个人的睡眠习惯调整枕头的高度,助人入眠。
  带上智能枕头升降装置,谢涵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
其他文献
现在的建筑设计都趋向于尽可能地使用既环保又省电的自然光,但自然光无法照进每个楼层。有了Solatube采光系統,自然光就能传送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安装该采光系统时不用改变屋顶结构,只需要将圆形的透光罩摆放在有阳光照射的位置,然后在需要采光的房间天花板上开个孔,将灯片和圆形管道与透光罩连接即可。透光罩是一个半圆形的凸透镜,可以投射任何角度的太阳光。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常规管理是值得班主任探索的一个永恒话题。常规管理既繁且杂,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既牢牢地把握班级的发展方向,又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从时间、空间和做什么三个维度把工作重点聚焦于课堂的“三维聚焦”,结合抓好班干、抓住典型、强化自身和明确目标、建立制度、引导舆论六个关键点,汇成班级文化的“六点汇文”,是一种轻松高效的班级常规管
人体非常复杂而神奇,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系统,它们各自运作又互相协调。此外,人体还有一些防御机制在被动地保护着我们,虽然这些防御機制有点“怪异”,但没有它们可万万不行。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以下这些现象,说明身体想要“拯救”你。  1.打哈欠  打哈欠是身体在大脑运转过度时让它“休息一会儿”。  2.打喷嚏  当我们的呼吸道吸进太多的微生物、灰尘或其他刺激物时就会打喷嚏。这是身体排除这些“垃圾”的方式。 
江苏省丰县民族中学原为丰县第二中学,位于县城北关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进一步解决全县28个少数民族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和学校特色发展问题,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第二中学的基础上创建丰县民族中学。丰县民族中学自创建伊始,就确立了“民族特色”的办学目标。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民族”做文章,紧扣“特色”求实效,着力通过建设特色校园环境、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构建民族特色学校,取得了优异的
2020年是我国火星探测元年,随着“天问一号”进入预定轨道,人们不断谈论着如何移民火星。然而,有天文学家认为,人类移居火星困难太大,还不如先在天上建一座人造城市,人类在上面生活、生产,作为将来登上火星的“跳板”。他们的大体构想是:在离地面约38万公里的高空建一座太空城,与月球保持10公里的距离,共同绕地球运行。一旦城内发生灾难,人们可以乘坐应急火箭飞往月球避难。  太空城的主体部分是像轮胎一样的环
从1998年长江洪灾到西南特大旱灾、南方特大雪灾,再到2013年春北方地区的雾霾;从2003年“非典”到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再到近年的H7N9禽流感;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2013年的芦山地震……当今社会灾疫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灾疫危害着地球上的宝贵生命,破坏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日益消解着人类生存的安全和稳定性机制。在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
有的学生在写作时思想的野马难以摆脱现实的羁绊,譬如写记叙文时,有的学生会原原本本地记叙,以致写出的文章,有时既无情节起伏,也无感情的波澜,既无精心构思,也无适当选材,叫人读来,味同嚼蜡,恹恹欲睡。这些学生可能想,自己是在还生活的本来面目,有何不妥?笔者认为,不妥之处是在他们的写作理念中混淆了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这两个概念,误把生活的真实等同于文学的真实。生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文学真实则要求感情上的真
2011年寒假,再次认真阅读了孙恒振老师就劳动生产率问题质疑高考试题的两篇文章——《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吗——与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24题命题者商榷》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生产率与价格——与2010年新课标文综高考卷第12题命题者商榷》,为孙老师的执着、严谨感动的同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疑问,就此笔者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同仁对该问题
蓦然回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整整十年。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广,各种教学模式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课程与教学变革的诸多问题及其所引起的庞杂的争论并没有因为课程改革即将跨越一个时代而形成定论、渐行平息,相反,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趋势和永无休止的迹象。  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须、事在必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复制、模式翻新的层面,而漠视教学实效,忽视实践检验,课改必然
健身有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