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晚起的人更聪明?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早起早睡,像百灵鸟;也有人晚起晚睡,像猫头鹰。心理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但是,他们的智力会因此而不同吗?
  
  惊天秘密:晚睡晚起的人更聪明?
  
  猫头鹰跟百灵鸟之间谁更聪明?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澳洲悉尼大学心理学家罗伯茨(R. D. Roberts)跟美国空军研究机构的基罗纳(P. C. Kyllonen)合作,招募了400名刚刚训练6周的新兵。两名研究者测量了新兵的昼夜节律、记忆力、敏捷性,结果发现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们在记忆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于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罗伯茨和基罗纳认为,晚起晚睡的人更聪明。不过,因为样本的特殊性,他们的结论能否得到足够多后续研究的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
  8年后,也就是2007年,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在创造思维的所有维度上(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跨越性),猫头鹰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灵鸟型的人,尤其在独创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差距。该项研究中参与者的年龄从19岁~76岁,具有相当宽广的年龄跨度。
  除此之外,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的心理学家法布里(M. Fabbri)领衔的团队测查了1254名18岁~30岁的大学生,发现猫头鹰型的人更喜欢使用右脑思考,强调直觉和综合,而百灵鸟型的人更喜欢使用左脑思考,讲究逻辑和分析。通常来讲,创造性跟右脑有更密切的关系。
  这些事实似乎意味着晚起晚睡的人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或者,智力高的人更适应晚起晚睡的昼夜节律(这种可能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到底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呢?也许对智力起源的探索有助于解释这个疑问。
  
  进化谜题:智力有什么用处?
  
  长期以来,智力起源的问题在心理学界是一块空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心理学家金泽哲(Satoshi Kanazawa)在综合了早期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之后,对智力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金泽哲,像其他进化心理学家一样,认为心理跟生理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自然选择的环境是距今约250万年前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的非洲萨瓦纳大草原。漫长的更新世中反复出现的选择压力,造就了许多内在的心理模块,它们嵌入大脑中,高效而快速地处理许多人类祖先会反复遭遇到的相似问题:觅食择偶、躲避敌害、竞争地位、哺育后代,诸如此类。简单地说,我们具有的心理模块就像一把一把的钥匙,试图打开的是一把一把古老的锁:自然选择把能开锁的钥匙保留了下来,藏在人类的大脑中。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这些钥匙就可以派上用场。
  问题来了,要是人们遇到了萨瓦那大草原上不常见或非典型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呢?金泽哲认为,对于萨瓦纳大草原上非典型的事物,如果人类大脑不具有相应的心理模块,就会遇到麻烦。不过,时势造英雄,智力这位英雄就开始登场了。智力也是一把钥匙,针对的恰恰是进化环境中不常见的非典型问题。更进一步,金泽哲提出了他的假设,智力不影响进化环境中典型问题的解决,但是影响不常见或非典型问题的解决。
  金泽哲的假设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来自密苏里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利(D. H. Bailey)和盖瑞(D. C. Geary),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希(J. Ash)和盖洛普(G. G. Gallup, Jr.),通过对各自收集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资料的分析,一致发现古人类的脑容量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除此之外,在2008年,金泽哲采用了更多环境新颖性的指标(包括纬度、经度、以及经纬距离),以来自192个国家的人为样本来确定这一因素跟智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都跟智力正相关,从而支持了智力跟应对新环境或新问题有关的假设。因为新环境跟萨瓦那大草原越不一样,越早迁徙至此的人类遭遇的新问题就越多,智力更高的个体因而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揭开谜底:聪明人更适应夜生活
  
  2009年,金泽哲把自己的智力假设应用到昼夜节律方面,初步解释了为什么聪明人更适应夜生活。
  在远古环境中,人类更多地是在白天进行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比之下,夜晚可以说是一个进化上更新颖的环境。金泽哲认为鉴于夜晚是一种进化上的新环境,因此聪明的人更善于在这种环境下活动。在一项对美国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中,金泽哲测量了包括15197名18~28岁的学生首次参加研究时的智商,以及最后一次参加研究时的作息安排。控制了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之后,结果和预期的一致:无论在周日还是在平时,智商越高的学生入睡时间越晚,起床时间也越晚。
  不过,金泽哲也注意到,把各种因素控制之后,智商对昼夜节律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智商对作息时间的回归系数小于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假如两个人有不同的作息时间,智商也只能解释两者之间少于万分之一的作息时间差异。因此,这个研究一方面说明了智商的确影响作息安排,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这种影响的直接效应是非常小的。
  
  令人惋惜:聪明反被聪明误
  
  虽然很多研究都发现晚起晚睡的人们在智力和创造性上得分较高,不过这些优势似乎没有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带来好处。相反,晚起晚睡跟学业成绩不好似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011年,来自土耳其萨卡里亚大学(Sakarya University)的贝索卢克(S. Besoluk)通过对235名17~19岁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早起早睡的人能容易升入大学,他们的大学入学成绩更好。这一结果被来自德国特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Trier)的普瑞克尔(F. Preckel)等人重复验证:对272名德国中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早起早睡的孩子成绩更好,他们无论是在平均绩点方面,还是在数学或者语言方面,得分都要显著高于晚起晚睡的孩子。这一结果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后依然成立,这些因素包括认知能力、责任心、认知需要、成就动机,以及性别。
  除了这种小规模的调查之外,普瑞克尔等人在2011年的《学习与个体差异》(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综述。他们收集了11个探索作息差异跟认知能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包括2177名被试;13个探索作息差异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包括3220名被试。运用元分析的方法,他们重新计算了作息早晚的个体差异跟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整体关系,结果发现:晚起晚睡跟认知能力呈正相关(r=0.08),但跟学业成绩呈负相关(r=-0.14);早起早睡跟认知能力成负相关(r=-0.04),但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r=0.16)。简单地说,晚起晚睡的人的确似乎在认知能力包括智力和创造力方面更有优势,但他们在学业成绩方面却相对落后;而早起早睡的人在认知能力方面整体而言相对落后,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比较优秀。值得注意的是,作息早晚跟认知能力的相关总体较低,而跟学业成绩的相关总体较高。即便如此,作息早晚跟这些因素的相关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小的,因此作息早晚只能作为解释学习成绩不同的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普瑞克尔等人认为,进化心理学可以解释作息早晚跟认知能力方面的正相关。陌生的黑夜环境,也许真的就如金泽哲设想的那样,作为一种进化史上的新颖环境,需要具有更高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因而擅长在夜间活动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该如何解释作息早晚跟学业成绩之间的负相关呢?普瑞克尔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同步效应,即作业的环境跟测试的环境一致的话,测试成绩就会比较高。善于早起早睡的孩子因此在白天的环境里学习效率高,学业成绩好。睡眠剥夺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晚起晚睡的学生白天没有精神,容易分心,因此学习成绩自然难以出类拔萃。除此之外,晚起晚睡的孩子容易有各种行为问题,需要花更多的事件适应学校生活和人际关系,这可能也会影响他们对学业领域地投入。
  
  理解晚起晚睡的意义
  
  罗伯茨等人的研究发现了昼夜节律跟智商高低之间的正相关,不过这些相关通常都很低,而且研究者们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到底是昼夜节律影响了智商高低,还是智商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昼夜节律呢?从金泽哲的观点和研究来看,更准确地说法是聪明的人更擅长在夜晚活动。因此,夜猫子里面智商高的人自然要比一般人多。这个结论反过来就未必对了,晚起晚睡的人并不一定智商高,因为导致晚起晚睡的因素多了去了。鉴于昼夜节律的个体差异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性,这可能意味着百灵鸟很难通过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变成猫头鹰。当然,他们也更不可能通过调慢自己的昼夜节律而提高智商。最后,晚起晚睡的孩子虽然智商较高,令人惋惜的是他们的学业成绩反而较差,因此家庭和学校有必要注意到这一现象,而学生也需要努力提高成绩,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小聪明而沾沾自喜。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但在实际运用中也产生了或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江泽民同志倡导建立高尚的科学伦理 ,正是为了使高新科技沿
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早被消化,上周A股在再融资压力下疲惫不堪。而缩量整理的态势似乎暗示大盘在短期内难有乐观。上周市场在周一创出高点后连续走弱,上周五权重股集体反弹
这是一位核潜艇艇员最可怕的经历。一场爆炸摧毁了艇上的一枚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大火在艇内迅速漫延,并失去了控制,核弹头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保持艇上两座核反应堆不致
教学改革强调培养专业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学中,专业课程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化工类学生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是学生转向工科的一个桥梁,这门学科不仅起到连接的作用,同
从一位高血压患者寄给作者的明信片写起,回忆了作者对慢性病患者的诊疗以及宣传高血压常识和劝导大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经历.
会议
本文分析了双关语幽默的可译性,指出在双关语翻译中可以适度地对信息删减,增加,改写,加注,并且可以将双关语译为相同的双关语,不同的双关语,以及非双关语,或者照抄原文.同时
自2003年年底,我国部分省市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禽类禽流感疫情,并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为了更好地判定和处理禽流感的密切接触者,对其进行及时科学的医学
探究式教学强调老师通过一定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究.通过在生物课堂上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良性思维.同时还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完
责任医生团队在认真研读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同时并在《指南》指导下,全面普及和应用到日常高血压的诊疗和规范化管
为了切实将社区的慢性病人管起来,建起了"社区糖尿病友俱乐部",工作开展之初,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社区卫生服务站选出7名医护人员,分片包干,深入社区搞宣传发动,分析了医护人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