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P-选择素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1组:假手术组(10只),2组:缺血组(20只),3组:缺血再灌注组(30只),4组:缬沙坦组(30只).其中1,2,3组用生理盐水2 ml每天灌胃,4组用缬沙坦20 ms/kg每天灌胃.共灌胃4周制作模型.1组只穿线不结扎.2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和60 min各10只.3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分别再灌注60、120和360 min各10只.4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分别再灌注60、120和360 min各10只.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P-选择素浓度.观察缬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缬沙坦组及缺血再灌注组P-选择素逐渐升高(P<0.05或P<0.01).缬沙坦组较缺血再灌注组P-选择素降低(P<0.01).缬沙坦可以减少P-选择素的释放.结论 缬沙坦可以减轻MIRI,可能通过减少P-选择素的释放,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其他文献
为克服这一缺点,Gr?tzel团队~([23])又选用BL302与BL315(分子结构如图6所示)分别与TT1进行混合。两种RED在电解质中的浓度都提高到了0.18 mol/L,并且分别测试了TT1/TiO_2与两
期刊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研究证实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的调脂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一项Meta分析中提出血浆低密度脂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Ⅰ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的阳性率,探讨胰岛自身抗体在本病发病机制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 观察左旋甲羟戊酸(L-MVA)对辛伐他汀调控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蛋白激酶B(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及[3H]-亮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培养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及蛋白合成速率,RT-PCR检测心钠素(ANP)mRNA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K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L-MVA组心肌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率、ANP mRNA水平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比较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高于全国常模.结论 精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自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取得较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0例均为
在继中标中国移动总部WLAN设备集采全部项目后,大唐电信WLAN项目在中国移动的各省的中标结果已见分晓,中标省分达室11个,分别是河北、辽宁、湖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