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安慰剂”效应

来源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zb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其他文献
在仙居,提到“吃”,必然要说起“八大碗”。外来客人倘若不尝一回“八大碗”,那就算没有游历完仙居。
去意大利旅行,米兰显然不在最佳选择之列。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那不勒斯.....好玩的地方实在多。但对于热爱足球的我来说,第一选择除了米兰.还是米兰。那是世界足球顶级豪门
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造成的用户押金难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监管层的关注。共享单车押金并不具备担保功能,其本质是一种融资手段,具有金融属性。传统的押金担
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中山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王雪敏黄守坚现代医学的发展正在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向社会-生物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表现为治疗学上安慰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