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指导下脑梗死的溶栓治疗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指导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起病6~7h的脑梗死病人30例,均为大脑中动脉区域病变,治疗前后行NIHSS、BI指数评分。缺血半暗带分别用PDM、CDM表示。结果4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34(P〈0.01)。4组BI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BI指数评分较前3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早期CDM可以预测缺血半暗带,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超出常规时间窗的部分病人溶栓。
其他文献
脑囊虫病主要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引起,是临床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脑囊虫病可造成蛛网膜炎症,从而造成脑脊液在脑表面出现回吸收障碍,进而引发脑积水[1]。我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体炎症与功能障碍为特征,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口干、眼干,发病率0.5%-1%[1]。pSS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且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该病约50%以上患者在发病3~6个月内仍有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治疗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Fas、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普通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35例早期脑梗死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CD147和VEG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2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47和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