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后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5 d DVT发生率及位置分布、下肢肿胀情况、D-二聚体水平、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6.67%的DVT分布在双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后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5 d DVT发生率及位置分布、下肢肿胀情况、D-二聚体水平、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6.67%的DVT分布在双侧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多学科参与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依托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将2019年1月1日~9月30日实施常规跌倒预防措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总床日数为63543例;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常规跌倒预防措施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参与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方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总床日数为53466例。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发生情况及易可控跌倒因子构成比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护理部、医疗事务部、康复治疗部、药学部、
目的:探讨ABCDE-D急救护理模式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致急性不良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分析300例CT增强检查中使用碘对比剂后发生急性不良反应患者,总结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检查项目及不良反应的比例,最后总结现场救治中ABCDE-D急救护理模式的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普通CT增强201例,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99例;轻度不良反应246例,中度不良反应25例,重度不良反应29例;本组均按照ABCDE-D急救护理模式给予全面评估和现场救治,中、重度不良反
目的:探讨院家结合护理模式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院家结合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经口摄食功能[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比较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吞
“统计与概率”是中考必考的内容,设计背景大多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同学们在具体问题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此类题并不是很难,有的同学在对完答案后也认为自己能拿到满分,但是实际得分却往往会少几分,其关键原因就是没有踩准得分点。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应该慢下来,先正确理解题意,再明确解题的关键步骤,这样才能不丢分,拿满分。 例1 (2020·黑龙江牡丹江)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对排球、篮球、毽球、羽毛球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苏醒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不良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