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促进儿童在户外自然情境中的学习——基于国外实证研究的系统分析

来源 :现代远距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被数字技术包围的时代,传统的自然教育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仍旧较为排斥.然而,电子设备与户外学习并非完全对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如何使用移动设备促成儿童走入自然、在自然中学习.通过系统回顾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综述移动设备对儿童在户外自然情境中学习的影响.综述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数量近几年有所上升,在地区间存在差异.多数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活动主题与学校的科学课程相关,主要涉及生物与生态领域.多数儿童对移动设备的适应性良好,表现出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户外学习的积极意愿;移动设备不会损害儿童的自然联结感和自然互动;移动设备的介入提升了儿童的自然知识水平,增进了儿童自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但在环境态度上没有明确影响.建议在未来的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户外自然情景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注重提升移动设备的可用性;研究不同移动技术对儿童的影响;考虑更多潜在因素对儿童户外移动学习的影响;甄别移动设备干预下儿童收益的来源和持久性;进一步促进科普场馆教育、家庭户外学习和学校自然课程中重视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科学把握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造就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职前职后全流程、全方位、全领域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
乡村教师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切实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增加了乡村教师数量,改善了乡村师资结构和专业发展途径.但是当前乡村教师还存在:总体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数量仍然不足;培训机会增多,但素质提升效果不显;补充渠道拓宽,但年轻和优质教师流失依然严重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教师团队,借助人工智能协同教学、助力研修,有望解决乡村教师师资结构难
新时代文旅融合赋予文化旅游产业新地位、新使命和新意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既是文化旅游产业自身生命力延续的必要路径,更是激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创造力的重要抓手.但是,回顾文献发现,学界尚未就其近10年的研究成果作系统梳理.为此,通过文献研究,对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文献成果进行概述后,分别从旅游产业链的构成与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路径、文旅融合产业链等三大主题回顾了相关研究进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述评和展望.旨在厘清当前国内文化旅游产业链研究现状,助推此领域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为文化旅游产业链的高质量发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具有过程性与阶段性特征.建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有助于科学诊断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构建的基于微能力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以各类信息化环境及其教学维度下微能力测评的难度、分值为能力指数的计算依据,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客观度量,体现出两项重要特征:第一,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使得测评结果更为直观,有助于提升规模化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二,通过细微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