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后再次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的诊疗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及基于定量CT测量的骨矿物含量、骨水泥注射占椎体体积的比、骨水泥的分布及骨水泥的渗漏情况。将单椎体骨折且在随访时间内再次新发椎体骨折的患者分为A组,未骨折的患者分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参数的差异,并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87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34.7±17.8个月,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椎体依次为L1(29.1%)、T12(20.8%)及L2(13.5%)。在随访时间内共有32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骨折。252例单椎体骨折患者中,26例(A组)再次发生骨折,226例(B组)未发生骨折。A组骨矿物含量低于B组(P<0.001),骨水泥分布较B组差(P<0.001),年龄高于B组(P<0.001)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34.6%)高于B组(13.7%)(P=0.006),两组在骨水泥占椎体的比、后凸程度、性别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显示骨矿物含量(OR=1.092,P<0.001)、年龄(OR=1.091,P<0.001)及骨水泥渗漏(OR=1.200,P=0.002)均是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水泥的均匀分布是保护因素(OR=0.922,P<0.001)。结论:年龄较大且骨质较差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在行椎体成形术过程中应尽量使骨水泥均匀分布并避免骨水泥的渗漏。
其他文献
鉴于车辆位置精度对车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和传统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城市"高楼峡谷"或隧道等弱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失效或定位精度不足等问题,本文中研究了基于V2X通信网络的车辆定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由此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难度较大。早期由于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又缺乏有效的治疗而不得不卧床休息,各种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课题项目、核心期刊、教材专著、专业(方向)设置、社会服务5个方面归纳梳理"十二五"期间(2011-2015)国
<正>目前,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的试验任务达到了50余项,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承担此类试验任务的农村改革试验区,紧紧瞄
针对旋转体信号难以通过线缆传输的问题,研制一套采用射频技术的交互式测试通信系统。叙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利用FPGA和nRF2401实现单信道半双工通信,用户可灵活选择
<正>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检测与防御(20世纪80年代)对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自然理性的检测与防御(21世纪初)西哲界,绝大部分是用西学的完美来定义自己学
期刊
为了克服传统模拟调压器带来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数字调压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构建实验验证系统检测调压器的性能。实验证明该调压器的各项性能指
众所周知,集团业务通常都有其独立的物理服务器。而相关服务器间不能存储资源及复用计算,因此,需要对差异化业务单元升级服务器,进而达到业务的要求。存在管理繁琐、硬件利用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效地支撑着其他领域的发展,还是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将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