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渔民上岸,开启新生活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以来,长江沿岸几十万渔民陆续退捕上岸,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迎来为期10年的禁捕期,一个新的转折即将开启。
  “走了,这条船跟了我们十几年,真舍不得,走了……”这段视频的故事发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一艘渔船正缓缓开出一个叫薛家洼的“凹”形渔港前往指定船厂拆解。录视频的,正是渔船的主人—陈兰香。
  2019年5月,陈兰香一家告别了几十载的船上生活,开启了人生新的转折。2020年以来,长江沿岸几十万渔民陆续退捕上岸,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迎来为期10年的禁捕期,一个新的转折即将开启。
  从“啃硬骨头”开始
  长江禁渔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的一场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按照要求,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全面禁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禁渔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在马鞍山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了薛家洼,对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事实上,2019年5月1日,马鞍山就率先打响了全市长江禁渔战役。根据《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安排,马鞍山要在2019年5月底前完成长江干流薛家洼渔船拆解,6月底前完成干流全部渔船拆解,力争8月底前完成市域内全部渔船的拆解。“首战”薛家洼,正是退捕工作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薛家洼是一个重要的渔船避风停泊点,人员复杂,船只密集,花山、雨山、博望、当涂等马鞍山所有区县都有渔民在这里,共计57户229人、各类渔船223艘。这些渔民与本区县其他渔民沾亲带故,互通消息,因此薛家洼是马鞍山渔民退捕转产的风向标。
  为了打赢首场攻坚战,在一个月内“啃下硬骨头”,各县区都在薛家洼设立了临时指挥部,24小时现场办公。出台方案、成立专班、建立渔户档案、实施政策宣讲……一时间,小小薛家洼成了全市焦点。
  那时候,马鞍山农业农村局水产办主任石小平设计了一张“渔船拆解工作日报表”,每晚不管多晚他都要汇总更新数据。随着工作推进,“已签约”“已完成”数字朝着目标不断增长,但在倒计时10天的时候,数字忽然开始停滞,连续几天进度都是“0”。
  石小平坐不住了,多次前往薛家洼調查,发现了问题。“全市推行统一的生产船补偿标准,就是为了避免各县区标准不一致,渔民互相攀比,但是为了激励各县区加快进度,辅助船补偿是允许少量浮动的。”石小平说,“后来发现,个别县区辅助船补偿浮动较大,信息又不透明,渔民就停下来观望。”
  找到了问题根源,市里立即要求各县区补偿标准全部上墙公示。公平公正是人心的“一杆秤”。标准上墙了,渔民的心也定下来。从5月26日开始,3天时间内,薛家洼所有渔民全部签字上岸。薛家洼攻坚战胜利结束!
  薛家洼一战功成,紧接着,长江干流、支流退捕工作也连战连捷,顺利完成。到7月底,马鞍山市退捕渔业人口10893人,拆解各类渔船5651艘,退捕全部完成。仅仅用时三个月,至今无一例上访。这样的成绩单,对一个渔业人口占安徽全省1/3的地级市来说,不可谓不亮眼。
  而薛家洼这个昔日脏乱差的小渔港,如今水清岸绿、鸟飞鱼跃,被称为“环境晴雨表”的江豚时不时再现江面。不止薛家洼,一年多以来,马鞍山段45公里的长江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禁渔,长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具有鲜明的标杆意义。
  破解禁渔难题
  在长江禁渔推进过程中,马鞍山也遇到一些普遍性难题。“禁渔我们是支持的,当时主要就是担心上岸了能干什么。我们一辈子生活在船上,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48岁的退捕渔民韩晶翠在“徽鲜生”超市的鲜活水产摊位上一边忙活一边对记者说。她所担心的,正是渔民上岸最忧心也是最急迫的难题。
  “帮渔民转产就业,这不是简单拿出多少个岗位就能解决的。真要做到‘稳得住’,工作必须做得细致,要一户一策,动态跟踪。”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有祥说。
  虽然渔民退捕早在2019年7月底就已完成,但时至今日,对马鞍山来说,花费精力最多的还是稳定渔民就业。为此,他们建立详细台账、支持创业、推动企业招录、开发兜底岗位等,创新了一系列方式帮助渔民充分就业。到目前为止,马鞍山市需转产就业5175名渔民,转产就业率已达97.2%。
  今年51岁的胡永红是家里的顶梁柱。2020年3月,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进入位于博望区的华菱西厨装配公司,成为一名冲压车间的钣金工人。他说,现在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的工资,很满意,还介绍了其他渔民来这里工作。
  韩晶翠则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先后尝试了几份工作,几经辗转,最后承包了超市的水产摊位。多年的打鱼经验让她很清楚什么样的鱼品质好,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一个月流水能有七八万元,和以前比强多了。”最近听说政府还会给创业渔民一次性补贴5000元,言语间她难掩喜悦。
  饭碗有了,住在哪里?老人孩子有没有保障?这些都是渔民上岸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也是退捕转捕的另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在马鞍山得到了妥善解决。在陈兰香的新家中,各式各样的家电,绿意盎然的盆栽,小家收拾得温馨整洁。在这次上岸过程中,陈兰香家用生产船、住家船、辅助船的拆船补贴,以及政府发放的过渡性补助,两口子再添了些积蓄买下这个100平方米的房子,给儿子当婚房。自己则住前些年分配到的廉租房里,房租只要每年60元。
  “稳得住”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有保障。马鞍山市经过详细调研,决定参照失地农民标准,将退捕渔民纳入社保体系。
  渔民参保,考验的不仅是工作智慧,更重要的是真金白银投入。在中央部署里明确提出“坚持地方为主,中央适当奖补”,“在退捕资金中,中央财政1.323亿元,省级0.213亿元,马鞍山市县两级拿出资金1.25亿元。”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养老保险科工作人员徐冲说。目前马鞍山市符合参保条件的9193名退捕渔民,已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分三档,最低档1500元,渔民自己不用掏一分钱。雨山区渔民张春英选择了由政府代缴1500元,未来“退休”后,她每月至少可以领取332元养老金。听说近期安徽省标准出台,将统一提高到3000元档,以后的养老金还能涨到500多元钱,张春英更期待了。
  渔民的就业和安置难题正被稳步破解,另一方面,针对非法捕捞的监管和执法也是各地头疼的一大难题。
  “禁捕一年多,长江生物恢复了不少,有些人又开始铤而走险。”马鞍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夏德军介绍,“我们进行不定期夜间巡查,就是要保持高压态势。现在不光人在查,机器也在查。我们在长江沿岸布了6个远程视频监控、1部小目标搜索雷达,长江主航道24小时可视化监管。”
  源头上严防守,在下游加强市场监管,斩断非法捕捞产品的流通链。如今,马鞍山1000多家餐饮门店都签订了拒绝售卖江鲜的责任书,大街小巷、餐馆商超,拒绝江鲜”“长江禁捕”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始终把渔民利益放在首位
  在陈兰香告别渔船的视频里,她拖着长长的尾音,带上了哭意。她还记得,刚结婚时家里只有一条木船,两口子起早贪黑打了十几年鱼,才买上了这条铁皮船。靠着这条船养大了孩子,送走了老人。这哭音里饱含着对过去的不舍,也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担忧。
  “在长江禁渔中,渔民是作出巨大贡献的,所以出现彷徨、反复都是正常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渔民,换位思考,就会理解他们的诉求。”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吴继飞说,“面對这么大的生活转折,渔民有担心、有顾虑都是正常的。”
  长江禁渔是国家大计,目标是刚性的,但推进过程中绝不能以损害渔民利益为代价。相反,一个个渔民家庭做出的贡献更需要被看到、更应该被尊重、更值得被铭记。正是这样的理念,成为马鞍山禁渔工作最大的推进力量。
  从《方案》制定阶段开始,渔民的合理诉求就被充分尊重。“当时有渔民反映,上岸找工作有个过程,能不能有过渡期补贴。我们听后感到很有道理,借鉴每年休渔期间补贴的思路,在《方案》里明确每人每月补助200元,补两年,渔民们欣然接受。”石小平说。
  渔船拆解的补偿标准也和渔民商量着来。“这条船你花多少钱买的?”“如果拆掉,补助多少钱你会比较满意?”像这样的问题,调研人员在退捕前经常要问。结合渔民的心理价位,再通过第三方评估、去造船厂询价等方式,最终在《方案》中给出的补助标准令渔民们满意。
  帮助渔民转产就业也要充分考虑渔民的多年习惯。“很多渔民受不了工厂打工的拘束。他们更喜欢和水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丰富,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开发岗位,让他们发挥特长。”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畜牧水产站站长褚先青说。
  渔民最熟悉水域,也最知道哪里有非法偷捕,渔民变身“护渔员”再合适不过。在当涂县,70多岁的程家贵是姑溪河上年龄最大的护渔员,每天他都要巡河2次。晌午时分,茫茫江面,他用手指着一簇芦苇丛,“这里可能有笼”。果不其然,搭档们用钩子从水底捞上一条十几米长的地笼,“哗啦啦”倒出几十只虾蟹,一个个送回江里。
  渔民亲水爱鱼,马鞍山就在“捕转养”方向开发就业岗位。46岁的蔡小花从小在渔船上长大,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不过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从下河捕鱼到挖塘养鱼的转变。
  2019年上岸后,蔡小花联合3个合伙人,靠政府贴息贷款60万元,在新市镇釜山村承包了200亩水塘养青虾、螃蟹和鲢鱼,还筹划组建养殖合作社。“包塘有补贴,技术有指导,如果像去年那样的好年景,200亩水塘能挣几十万元。”蔡小花笑着说。
  到2022年,马鞍山计划建6000亩“捕转养”水产养殖基地,直接和辐射带动退捕渔民300户1200人以上有序进入水产养殖业。
  地理风貌上的这段长江转折处,率先吹响了禁渔的号角;而10年禁渔的抉择,也必将成为长江在历史关头的一次关键转折,自此开启生态环境修复、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
  江娜 崔丽 韩超 《农民日报》记者
其他文献
章鱼存钱罐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无比坚定、脚步一往无前。  总展览面积比上届规模扩大近3万平方米;首次设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多次扩容仍“一展难求”;更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亮相展会;一个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进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中国主张  11月4日晚,形如“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盛装绽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
周六下午,我洗了红领巾。  我用脸盆装满水,把红領巾放在脸盆里,等红领巾湿透后,涂上肥皂(zào)。然后,我把红领巾放在浴室的地板上,用左手压住,右手拿起刷子刷起来。可是红领巾很不听话,会移动。这时,妈妈告诉我,应该从里面刷到外面,刷完一次要把刷子拿起来,再放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刷。我照着妈妈说的做,红领巾果然听话了许多。  过了一会儿,红领巾上冒出许多白色的泡沫,脏东西也慢慢地消失了。刷完后,我把它
今天,江老师上数学课说到“倍”,班上的同学分成两种人,一种一听就明白什么是倍,另一种到下课也没想明白倍是什么。  江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播了一段很可爱的兔子的动画,然后说:“小白兔……”我们说:“白又白。”江老师说“两只耳朵竖起来”,我们就接着说“爱吃萝卜和青菜”。然后,江老师和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蹦蹦跳跳真可爱!”说完了,我们都笑起来。  江老师说:“今天,我们的小白兔不吃青菜了,它们要吃萝卜,看,
我的爸爸是一个烟不离手的人。由于长期吸烟,他的手指被染(rǎn)得黄黄的,连他的牙齿也是黄黄的。每天晚饭后,他都要吸一支烟,看他那吞云吐雾的快活样,我只能“望烟兴叹”。  一天,趁爸爸不在家,我偷偷地拿出一支烟,学着爸爸的样子,用打火机点燃后猛吸一口。啊!我忍不住剧烈地咳(ké)嗽(sou)起来,连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哦,烟原来是这种味道!我拿起烟盒一看,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吸烟有害健康”。
悦读时分  《深水传奇》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而又充满浓浓亲情的故事。在美丽的苏格兰海边,住着善良的一家人。一次偶然的拾海,女儿克尔丝蒂在海滩上发现了一颗鱼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和弟弟将它带回了家,并耐心地等待着。没想到,鱼卵孵化出了一只无人知晓的“水马”,被取名为克鲁索。于是全家上下都加入了照顾、呵护克鲁索的队伍。  克鲁索越长越大,一家人不得不为它策划起搬家事宜。从最初的卫生间浴缸,到后院的鱼池
小豆豆最爱吃的是熘肉段,一上饭店,他准得让妈妈给他要这道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校简介:百年名校武汉三中坐落于龟山南麓、鹦鹉洲旁。创建于1705年,初名汉阳府晴川书院,1905年为汉阳府中学堂,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湖北省汉阳高中,1953年定名为武汉市第三中学至今。  学校依托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提倡并践行“学问以人品支撑、业绩靠人文奠基”的人文涵育思想和“土壤文化”的育人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办教育,以人文的情怀育英才,逐步实现了学校
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谈到写生,是说我们要像画家一样仔细观察周边的人、事、物,再用饱含情感的笔墨将之一一描摹出来。那样产生的诗作,从表面上看,和绘画还是不同的。我们的儿童诗中,还真的有具体描画物象的诗歌作品。诗人、评论家们给它们起名叫“图案诗”。请欣赏下面一首。  这是一把雨伞的侧影——斜斜的伞面,细细的伞柄;伞面上好像还有雨滴在滚落;注意最下边的把手:“黑伞”两字,恰似一个弯弯的钩子,妙趣
3月23日是今年全球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的举办日,为了宣传这一活动,让大人们参与到“全球熄(xī)灯一小时”的环保行动中来,3月19日,山东省青岛市宁安路小学的小朋友们动手制作了“地球一小时”宣传海报,走上街头向大人们宣传“环保一起来”。除了熄灯之外,小朋友们还用顺口溜的形式,号召大家过绿色环保生活:周一多吃菜,周二环保袋(dài),周三不开车,周四自带筷(kuài),周五不剩(shèn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