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学校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调查是必由之举。学生体育健身情况从侧面也能反映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状态,本论文设计主要是对郑州大学学生参与运动健身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影响郑州大学学生参与健身行为的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参与健身行为的因素,获得结论之后提出能够加强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行为的措施,并且提出如何正确的进行体育健身行为的方法,进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在校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影响因素 现状
一、研究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并且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人民总体健康水平同样的也水涨船高,但是还远远不够,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民总体健康水平”评估报告中显示,我国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排名在144位,虽然现如今我国国民总体健康水平在国际上的排名略有提升但还是有待加强。2012年2月21日举行的第九届大运会新闻发布会传达出的一个信息却更加不容人们忽视——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多项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2月21日在天津说:“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他说,如果普通大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提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无从谈起。
所以加强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健康水平不仅仅和体育参与有关系,但毋庸置疑,体育参与率的提高是提升国民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体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低,体质下降的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健身行为的调查与分析,通过改善不良影响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加强学生参与体育健身锻炼行为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学生们的体质,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保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在校生,随机的在学校中找了160个同学来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数是154,有效率96.25%。其中男生90,女生64人。

2.数理统计。它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其概念规律性(即统计规律)。通过spss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百分比,这样更显著的能看出数据的一些规律。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性别
在随机发放问卷并回收之后统计结果显示性别比例显示女生所占比例越小些,其中男生93,女生67人。女生比例是41.875%,而男生所占有的比例是58.125%,这应该是郑州大学男女生比例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二)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来,男生从不参与健身锻炼的人数比女生从不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少,可见男生参与健身运动的积极性比女生强烈很多,同时也说明了女生参与健身锻炼行为的不足,所以对于增强女生锻炼意识的应该加强重视程度,所以应重点加强女生的运动行为意识的培养。

(三)学生每次的锻炼时间
(四)体育课对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影响
问卷中当我们问及郑州大学体育选修课对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热情的影响时,在154个人中有121人认为体育选修课时有必要的,在这121人当中有31个认为上体育选修课能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中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还有54个同学认为体育选修课能学到很多运动相关的技能,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促进作用,但是还是有33个同学认为体育选修课没有必要,其中有13个人认为是耽搁学习的,有11人认为体育选修课得不到锻炼,
综合说明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男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力量素质,再加上男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以及追求个性的欲望,男同生很显然的倾向于较激烈、有对抗性的大球类以及一些能体现个人技术的小球类项目,并且表现为参与时间长、同时运动量也较大。而女同生则较多的选择运动量小或者有塑身作用的、柔韧、优美、隔网对抗的体育运动锻炼项目,且表現相对运动量较小,时间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的行为的取向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性别和主观倾向。这也与其比较注重自我的主观动机的倾向性相吻合。其中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体育健身运动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并为自己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而进行体能的储备。
2.通过数据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到有体育锻炼者认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原因还有喜爱体育运动、有较好场地设施、有良好运动氛围、从体育中受益、认识到体育重要性、有充足业余时间;所以在体育教学之外的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和完善,进而减少因客观因素而导致学生的主观意愿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消极状态。场地以及同伴是制约郑州大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项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建议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影响因素有:学校体育场地的有限性,以及部分场地还收费、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欠缺、以及部分运动项目在学校难以进行并且场地不面向学生,还有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愿望不是很强大,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主要是通过得体育教学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意愿。
1.在体育选修课中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因认识的提高而产生的对体育锻炼强烈的内在动机,而且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锻炼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且还可以根据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从而进行自我调整锻炼的项目、时间、运动量等,以便达到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受益的目的。
2.在三、四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同时,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和组织措施,督促三、四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为较高年级学生继续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一定外在条件。
3.除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之外,郑州大学还应该对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并且指派教师进行监督管理,多组织一些活动,使同学们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并巩固学生的体育健身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潘国屏,朱健民.大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及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研.2002.23(2):45-47.
[2] 郑李茹,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113-115.
[3] 杨效勇,等.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
摘 要 学校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调查是必由之举。学生体育健身情况从侧面也能反映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状态,本论文设计主要是对郑州大学学生参与运动健身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影响郑州大学学生参与健身行为的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参与健身行为的因素,获得结论之后提出能够加强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行为的措施,并且提出如何正确的进行体育健身行为的方法,进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在校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影响因素 现状
一、研究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并且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人民总体健康水平同样的也水涨船高,但是还远远不够,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民总体健康水平”评估报告中显示,我国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排名在144位,虽然现如今我国国民总体健康水平在国际上的排名略有提升但还是有待加强。2012年2月21日举行的第九届大运会新闻发布会传达出的一个信息却更加不容人们忽视——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多项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2月21日在天津说:“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他说,如果普通大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提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无从谈起。
所以加强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健康水平不仅仅和体育参与有关系,但毋庸置疑,体育参与率的提高是提升国民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体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低,体质下降的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健身行为的调查与分析,通过改善不良影响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加强学生参与体育健身锻炼行为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学生们的体质,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保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在校生,随机的在学校中找了160个同学来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数是154,有效率96.25%。其中男生90,女生64人。

2.数理统计。它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其概念规律性(即统计规律)。通过spss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百分比,这样更显著的能看出数据的一些规律。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性别
在随机发放问卷并回收之后统计结果显示性别比例显示女生所占比例越小些,其中男生93,女生67人。女生比例是41.875%,而男生所占有的比例是58.125%,这应该是郑州大学男女生比例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二)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来,男生从不参与健身锻炼的人数比女生从不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少,可见男生参与健身运动的积极性比女生强烈很多,同时也说明了女生参与健身锻炼行为的不足,所以对于增强女生锻炼意识的应该加强重视程度,所以应重点加强女生的运动行为意识的培养。

(三)学生每次的锻炼时间
(四)体育课对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影响
问卷中当我们问及郑州大学体育选修课对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热情的影响时,在154个人中有121人认为体育选修课时有必要的,在这121人当中有31个认为上体育选修课能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中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还有54个同学认为体育选修课能学到很多运动相关的技能,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促进作用,但是还是有33个同学认为体育选修课没有必要,其中有13个人认为是耽搁学习的,有11人认为体育选修课得不到锻炼,
综合说明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男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力量素质,再加上男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以及追求个性的欲望,男同生很显然的倾向于较激烈、有对抗性的大球类以及一些能体现个人技术的小球类项目,并且表现为参与时间长、同时运动量也较大。而女同生则较多的选择运动量小或者有塑身作用的、柔韧、优美、隔网对抗的体育运动锻炼项目,且表現相对运动量较小,时间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的行为的取向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性别和主观倾向。这也与其比较注重自我的主观动机的倾向性相吻合。其中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体育健身运动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并为自己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而进行体能的储备。
2.通过数据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到有体育锻炼者认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原因还有喜爱体育运动、有较好场地设施、有良好运动氛围、从体育中受益、认识到体育重要性、有充足业余时间;所以在体育教学之外的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和完善,进而减少因客观因素而导致学生的主观意愿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消极状态。场地以及同伴是制约郑州大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项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建议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影响因素有:学校体育场地的有限性,以及部分场地还收费、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欠缺、以及部分运动项目在学校难以进行并且场地不面向学生,还有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愿望不是很强大,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主要是通过得体育教学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意愿。
1.在体育选修课中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因认识的提高而产生的对体育锻炼强烈的内在动机,而且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锻炼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且还可以根据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从而进行自我调整锻炼的项目、时间、运动量等,以便达到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受益的目的。
2.在三、四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同时,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和组织措施,督促三、四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为较高年级学生继续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一定外在条件。
3.除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之外,郑州大学还应该对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并且指派教师进行监督管理,多组织一些活动,使同学们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并巩固学生的体育健身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潘国屏,朱健民.大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及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研.2002.23(2):45-47.
[2] 郑李茹,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113-115.
[3] 杨效勇,等.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