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歌姬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昆曲史上,文人与歌姬始终是两个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阶层。不惟发源地是如此,在流布的区域也是如此。徽州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明代中叶,由于传奇作家梅鼎祚是宣城人,汪廷讷是休宁人,汪道昆是歙县人,加上评论家潘之恒和鼎鼎大名的阮大钺,那里的昆曲演出活动十分兴盛,业内一直有“金陵歌舞诸部甲天下,而怀宁歌者为冠”的说法。八卷信札集《精选当代各名公短札字字珠》(明·许以忠选编)中,收录了汪道昆的多封信札。仔细阅读,从这位风流倜傥的文化人与歌姬间的往来,不难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士的精神追求。
  其一,致信马湘兰。信札说:“顷属雅交,沾沾色喜。归来百合袭人,梦魂中犹然帖君床褥也。鄙人相思种种,不识卿也,博爱时一窃念鄙人否耶?把臂有缘,神交何日,唯卿永言,以慰我心。”马湘兰,秦淮八艳之一。居住地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而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但汪道昆仍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爱慕与思恋,一旦与之有交往,连睡梦里都感觉到她身上的百合香气。不知你在“博爱”时,是否有一丝念头想着鄙人?只有你的言语,才能让我得到慰藉。
  其二,寄书徐翩翩,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汪道昆心目中,这位以色艺擅声的姑苏佳丽,完全是一个下凡的仙女:“步雪西归,梦魂栩栩,觉来只益相思。卿真谪仙中侣哉,何绰绰凌逼人也。汝南飞仙,敢一二屈指乎?偶成《关西夜宿有怀》一首,役中书君介墨卿子,谩录缣彩,苍头持来,顾言常怀,袖里把臂相将载咏,载歌对谈千里,人间世上天然奇观也……卿其煮茗焚香,待鄙人作移日长谈云。”汪道昆坦陈,与她在一起对谈,是享受了人间世上天然奇观。不但再三把玩她画的墨兰,写下了诗句,更渴盼与她焚香品茗,作竟日长谈。
  还有一封是写给刘姓歌姬(未见其名),字字句句书写着浪漫情怀,不是情书,却胜如情书。读来足可令人怦然心动:“……每当凉飕冲帘,斜魄照户,疑足下携杂佩葳蕤荏苒,涉湘江而来也。惜哉,零落委泥沙,使病夫亡赖徒咏香销南国美人尽耳,以其本奉归。明年花发时,傥不相忘,更借幽芬伴我。”
  汪道昆,安徽歙县岩寺镇(今属黄山市徽州区)人。嘉靖四年(1525)出生于一个盐商家庭。三岁时就跟祖父学习古诗,六岁读私塾,聪慧异常,能“授书一目十行下”。十二岁开始读野史和小说,曾试作戏曲。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二十二岁中应天乡试,翌年即考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初任义乌县令,历官南京工部主事、兵部武库司员外郎、襄阳知府、福建按察使、湖广巡抚,最终任兵部左侍郎。
  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时,汪道昆与李春芳、张居正、王世贞、殷正茂、杨继盛等人同榜。这些人后来无不成为明代中期的显赫之士。汪道昆虽稍显逊色,却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他在军事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闽海抗倭和巡边上疏支持张居正的边防政策上。在文学方面,他发起并开创了新安诗派。在明代文坛,作为徽州名闻遐迩的文人学士,汪道昆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精通音律,在戏曲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所制杂剧清新俊逸、诙谐多姿,影响很大。
  无疑,作为出身于富庶家庭的文人,汪道昆自有独特的家传基因,但后天的勤奋和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从他给师友的信札中,不难看出他并非终日沉浸于声曲弦歌,见了歌姬就神魂颠倒,忘乎所以,而是胸中自有机枢。
  比如给王百谷的信札,他这样写道:“……将与山灵拟结一段清缘。日向万卷中作五色蠹鱼,三食神仙字,庶几著述空文托以不朽。所谓生无一日欢,死有千古业。弟或窃道之也。”如果说,这是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宁可像一条书虫似的,终日埋头苦读万卷书的状态,那么写给郭青螺的信札,则是表达了传经典、写雄文、立正学的决心:“丈以班马雄文,发明程朱正学,世笔虽艰,能世眼所仅睹也,敬佩服之,亦何有言私心。愿附骥尾,聊效杨留作颂。”
  写给洪山人的信札,全然是以调侃的口气发出邀请。他说,外面淫雨霏霏,只要山人过来了,哪怕风景很凄凉,他心里也不再凄凉。“淫雨霏霏,连日不开。不佞苦此凄凉风景矣。何当使叔子惠过之,杯酒片言,河山起色。使风景自凄凉,不佞自不凄凉也。叔子其来乎。不佞固一刻而九转脰矣。一笑,呵呵。”他急切地等待着。一刻而九转脰——不停地转动着脖子,作企盼状,很是逗趣。
  这就是生活在明代中叶的文人,热衷于把人生当戏台、把戏台作人生的文人,调笑,讥诮,谐谑,率性,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千万不要指望他中规中矩,恪守风雅。“情投意合”不过是一个被他用滥了的形容词。给歌姬的信札,怎能没有香艳的脂粉气?或许正是如此,昆曲的基因里,先天地种下了软骨病根。
其他文献
刘再复(以下简称刘):我们今天在座的四百位(边上还有三百人在视频上观看)《红楼梦》爱好者,共同面对、讨论《红楼梦》评论史上的一个大现象:有一个人,细细地阅读、讲述、教授《红楼梦》整整三十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讲述了二十九年,之后又在台大讲了一年半),从太平洋的西岸讲到太平洋东岸,创造出阅读《红楼梦》的时间纪录与空间纪录。这个人就是白先勇。  白先勇先生不仅是当代中国的一流作家,还是一流的文学鉴
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史编著方兴未艾,成果蔚为大观。据近现代学人统计,目前已出版的文学史著作至少有一千种。然而总会有遗珠。2018年8月,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浦江清《中国文学史稿》(四卷本,以下简称《史稿》)。此前十年内,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浦先生《中国文学史讲义》的“宋元卷”、“明清卷”部分。此次北京出版社又将“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整理补入,首次以“通史”面目问世。  浦江清
1949年8月5日,在国民党全面败退台湾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白皮书的最前面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7月30日给杜鲁门总统的信,着重说明编写的经过、宗旨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白皮书长达四百零九页,连同附件共有一千零五十四页,公布了1844年以来特别是1944年至1949年间一系列中美关系的外交档案,披露了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援蒋内战的若干真相,讲述了这些政策在于遏止
中唐女诗人、女道士李冶(?—784,字季兰)与著名诗人刘长卿,曾经联袂合作过一则黄色笑话。据唐人高仲武在他编选的诗歌集《中兴间气集》里讲述:“(李冶)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讬。’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这番对话,为何会引得“举座大笑”呢?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的《李冶:寄校书七兄》一文解说了缘故:  原来刘长卿生的“阴重之疾”
一  在楚人的词汇里,“无陂不成镇”与“无绍不成衙”一样,内涵十分丰富,只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一文化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裴高才推出了系列乡贤“史记”作品之后,才让人们明了“无陂不成镇”的来龙去脉、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名人俊彦光风,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共鸣。同时,从中不难窥见:作者笔下的乡贤“史记”,即是荆楚文化研究及其文学创作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尖黄陂,狡孝感,又尖又狡是汉川。
晚清时期的“乌托邦想象”,呈现于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也呈现于如《新法螺先生传》那样的宇宙遨游,甚至呈现于如《女娲石》那样聚集了女科学家和女革命家的“女性乌托邦”,但其基本格调依旧充满了“感时忧国”的民族国家情结,并没有真正拥抱人类情怀和共同价值。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不得不在满世界流亡,然而他的乌托邦想象,则超越了家国的界限,走进了全人类的视野中。  早在1902年,康有为就完成了他的乌托邦理论著
一  光绪三年(1877),大清国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想的憧憬,顶着强大舆论压力和唾骂来到英国就职。  这天晚上他在英国寓所里做了一梦:“夜梦至城西老屋,所居西室下房,宽敞逾倍,中设四榻,南向一榻为予卧榻。比入,则西清叔已寝其上,余二榻不详何人。”紧接着,郭嵩焘拿出写给曾国藩的挽联给他们看,“同生世上徒苦悲,独立天涯谁与
狗是居住在亚欧大陆的居民最早驯化的动物。据生物考古学的学者研究,这个时间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年前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狗为代表的驯化动物和人类社会一起成长,人类与它们的关系仿佛如自身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们是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属性的动物。神圣世界中的狗  中国古代的《周礼》记有“六牲”:牛、羊、豕、犬、雁、鱼;有“六畜”:马、牛、羊、豕、犬、鸡。据此书记载,这些动物主要用来食用和祭祀,也各有职官。如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我没有格外兴奋的感觉。十多年来,我只在等待一个人拿这个奖,他就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 觟mer,1931— ,因为他的译名很长,下面有时简称“托马斯”)。去年我终于愿望成真,兴奋的感觉至今仍在,这种偏爱无疑是任性的。这几年来,我在香港浸大开设的新诗创作课,都以他的短诗做教材(主要教《黑色明信片》、《哀歌》和《四月与沉默》几首)。暑假前在校园
曾有自题小像,录于此:抬眼栏杆,低眼栏杆,管什么月牙儿挂在那山梁上。踱回到书房,俯身在桌旁。画一个醉眼和尚,题两行歪斜文章。涂一匹烈马,腿儿又颤弯弯,勾几位侍女又丑得不像样。不觉夜已尽,星落光,且喜得几张拙作挂在粉墙上。罢了,罢了。伸一会儿懒腰,打几个哈欠汆汤,做一团跌睡在藤椅上,又谁知斜阳早透进了碧纱窗。  《古本山海经图说》,有一种叫类的兽,样子像野猫,吃了它的肉,人不知妒忌。这野味,如今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