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体外循环后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及抗氧化剂效应

来源 :上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jun0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常温部分体外循环(CPB)后肺内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CPB组、CPB+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CPBPDTC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CPBPDTC组在CPB前30 min腹腔注射PDTC 100mg/kg.转流量为100 ml·kg-1·min,时间为60 min,之后再观察60 min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胸腔镜心脏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施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50例。分别于术后
直肠绒毛状腺瘤的体积会逐渐增大,其恶变成有侵袭性肿瘤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此,切缘阴性的完整切除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目标.目前,对于直肠绒毛状腺瘤,有许多治疗方法可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持续输注(CI)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用药剂量以及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官腔镜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学会(ASA)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