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对营造班级文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小让孩子们接受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孩子们口语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我班以古诗文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古诗诵读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古诗诵读;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40-01
  1.创设环境,凸显班级文化
  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爱阅读”专栏的布置以“古诗配图分享”“心得体会”两个版块组成。举办“诵读经典,书香班级”比赛,每位学生读完一个篇目,用写读书笔记或做摘记、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阅读成果,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粘贴给其他同学投票,活动每两周评比一次,获得粘贴最多的学生被评为“诵读之星”。
  早自习和课前是孩子们诵读吟唱的时间。播放一些古典诗词朗诵或背景音乐,鼓励学生朗读、吟诵,用一首唐诗迎接新的课程。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听录音,一起读古诗,一起唱歌曲,一起做动作,还把古诗教学渗透于其它活动中(如:体操队形变化、放学路队集合、课堂讨论结束环节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在“阅读角”投放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发动学生自愿向班级推荐和捐赠经典图书,选好图书管理员,全班学生自由借阅,达到“带一本读多本”的目的。
  2.精选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古诗文內容包罗万象,需选择适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适合中年级学生学情的古诗。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用以下依据来选择相关的作品。
  (1)选择有关季节的作品,如:《春晓》、《咏柳》、《江南》等,这些诗音韵优美使孩子们欣赏到了一幅幅富有色彩和流动感的画面,感受到了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了审美能力。如初春时节,校园下了一场雪。这时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春雪》。学生边看风景边诵读古诗,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了“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美景。让学生愉悦地感受到了诗歌凝练和拟人语言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又使他们接受理解了古诗,从中激发美好的情感。
  (2)其次选择爱国题材的古诗,如:《从军行》、《出塞》等,这些事包含着爱国主义情怀,孩子们在诵读时体会到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体会现如今和平的珍贵。从而热爱我们的祖国。
  3.多种通道,拓展活动形式
  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孩子们的古诗诵读活动,切不可忽视他们的兴趣、经验和能力,不能采用呆板单一的模式进行学习,而应将单向的语言知识的传输变为互动的多通道学习,从而使孩子们在古诗诵读活动中有情、有趣、有感受、有共鸣,不仅得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熏陶,更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1)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或范读,带读,引读;或分学习小组、男女小组对读;或让老师领读;抓住难读的地方多读。
  (2)将理解背景出处加入诵读之中。让学生从诗人身世、时代背景理解诗的含义、品味诗的韵味、体悟诗人抒发的情感。读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时从诗人的背景入手,体会青年时代李白的华贸风采和潇洒情怀。再通过对比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多角度理解诗人的人物性格,让诗人在学生眼中更立体丰满,拉近诗人与学生距离。
  (3)将歌曲带入诵读之中。如在学习《梅花》时,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一段民乐,再欣赏梅花傲立雪中的画面,在音乐旋律中学习欣赏诗词一起吟诵。
  (4)将图画、情景表演带入诵读之中。中华古诗包含深远的情景,给人想象的余地,所以诵读时重现诗文中的画面十分有必要。在学习古诗时,我还让孩子们用动作表情来体验作品。如学习《采莲曲》,让孩子们合作“划舟”、“采莲”体会诗歌情感。从字词入手,朗读中理解诗的意象体会诗的情感基调。例如《过故人庄》引导学生从“绿树”、“青山”中体会农村美好风光。让学生在朗读中透露诗人拜访老友愉快的心情。在高适的《除夜作》中学生从“寒灯”、“双鬓”中体会到诗人思亲及面对岁月催人老的无奈。让学生通过诗中意象读,读出情感,加深体会。
  4.总结
  (1)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
  中华古诗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读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学生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和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读诗兴趣
  通过大量诵读古诗,首先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形成了诵读古诗的良好氛围。很多学生不满足老师指定背诵篇目,自己找来其它古诗背诵。其次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的故事”、“诗坛轶事”,他们了解的诗人多了,背诵的古诗多了。最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古诗的方法,并能运用与课外自读古诗。
  参考文献
  [1]张昱.书香致远:用阅读打好生命底色——漫谈班级文化与管理[J].教育,2015(49)
  [2]周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歌创作与传播[J].教学与管理,2013(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可以发现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起到巨大的激励和帮助作用。为此,教师需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执教素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其自身的知识认知水平,以及数学教育理念等方面息息相关。故而,教师应当锻炼自己的执教能力,并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提升自己教学素养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分为两个维度,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智慧父母读书沙龙"的形式组织家长教育,旨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使其用正
摘 要:家庭教育是家长为主导对孩子实施教育工作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则是以学校为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了主要教育责任。在开展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单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关联。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把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深知综合素质对自己的重要作用,也明白高中的各种课程都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尤其对语文而言,笔者觉得其除了可以对综合素质进行良好培养,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笔者从自身高中生的角度出发,对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作了分析,希望对我们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意义;策
摘 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一生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本文从有效利用家长会、做好与家长的日常沟通、激活班主任智慧等不同视角重点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会;日常沟通;班主任智慧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广泛铺开,校外活动课程都不应只是学校教育的重复,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只是课本知识的复制,而应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更应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外活动课程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校外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
摘 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这也是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地方,因此在校园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也在进一步与家长建立深度联系,追求实行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利用家长来管理学生在家庭之中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情况,而教师来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态度,双方共同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即谈一谈班级教育中共同体建设下的家校合作实践。  關键词:初中;班级教育
摘 要:现今国家发展对幼儿早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家庭阅读环境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重视。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推动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发展,改善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式,提高了幼儿早期进行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阅读环境;幼儿早期;指导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25-01  在国家发展形
摘 要:“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的过程。亲子互动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亲子共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26-01  阅读是幸福的,阅读可以让人视通四海,思接
摘 要:家园共育是幼教工作的改革趋势,为了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统一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合作、互补、和谐的关系。农村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共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综合能力提升,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