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样,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经济学内涵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精髓运用到我们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的一个重要理论。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开展了积极的宣传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从经济学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的经济学研究来看,目前还是初步的,既不充分,也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第一,主要停留在“要不要”、“为什么”运用“三个代表”理论进行经济学创新方面,对“三个代表”的经济学理解比较肤浅和表面,缺少认真的解读。第二、对“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结合起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缺少必要和充分的论证。比如,有的文章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并没有讲清楚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发展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有的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永恒价值,却并没有讲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哪些具体的基本原理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有的则在一般的方法论上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缺少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分析。有的甚至没有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对“三个代表”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特色不明显。比如,对新时期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仍然停留于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解上;对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共产党组织的问题、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新的财产观的认识、传统的“剥削”理论的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囿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解释牵强附会,说服力不强。第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未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现状考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基本矛盾和问题,并探求解决之道比较少见。我们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依据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变化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前在经济学研究上,必须要形成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学科,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深化中国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提出的新课题,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强调马克思研究的方法,有的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批判的精神,还有的干脆把马克思认为理论的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这些说法并未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既不是全部言论也不是个别结论。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本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而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也是一定时代和环境条件的产物,但它是在很高层次上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其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跨度比较大。
  认真解决如何将生产力发展落实到“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的问题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理解言不及人,较多的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其实,在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不是简单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是人(主要是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也是第一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劳动者这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联系的关键环节来实现的。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不仅强调了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科技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科技是以人为主导的,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表现。现在我们讲先进生产力,不是一般的科学文化,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体力、智力以及精神的因素。所谓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核心是要培养和塑造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先进科学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劳动者新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在人际关系和精神层面上促进社会的进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理解,这里既有文化科学的要求,更有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社会的文明进步,确实需要较多的文化科技知识,但不能简单讲某人的文化知识多、科技知识多,就是有较多的先进文化。不然,在很多方面我们可能都难以自圆其说。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是先进的文化,反之则不是,这种认识可能过于庸俗和片面。在今天的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应更多地具有社会和精神的因素,比如人们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精神境界等。它在一定程度上要解决如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的问题。它应该包含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既尊重客观存在的个人利益,又坚决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极端个人主义;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应遵循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受到侵犯的特殊场合,要能挺身而出,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有先进的理想信念追求;要勇于实践,勇于创造,以自己的努力满足利益需求,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们应注重自身的形象,遵守公共道德,维护社会形象;等等。在一定文化科学基础上所产生的先进性,将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力量,并引领前进的正确方向。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为人民服务方面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至于人民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但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密切的关系,凡不是有意违背社会发展,不是有意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这样的主体都应该纳入人民的范畴。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执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否则,执政党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和条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由谁来作为“上帝”和“救世主”,向人民作施舍和慈善,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看作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关键是创造一种环境氛围,通过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以高效、廉洁、平等、民主、自由及和谐来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卫东
其他文献
爱克发吉华集团成立于1867年,是印艺、医疗以及特殊材料的行业领导者。爱克发吉华集团于1999年在布鲁塞尔上市,总部设于比利时安特卫普。2014年销售总额达30亿欧元,全球共计1200
球虫病与黄白痢病常形成原发、并发、继发感染,导致该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困难.球虫病主要对哺乳期仔猪造成发病死亡的影响,是对仔猪养育行业有严重影响发展的一种动物寄生虫疾
高压断路器是电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500kV枢纽变电站中,运行中的500kV断路器发生故障或者爆炸,将导致严重的电网事故。近期在一次设备运维过程中,发现并消除了一起由
1.一种新的作弊方法近年的检查和投诉中发现,在出租车中有种作弊方法.其手段是在计价器上安装隐蔽的电源开关,在未载客时即将计价器置于营运状态.当行驶了一段路后,关掉电源,